杠杆实验中有关弹簧测力计调零的若干思考
2022-06-26陈希潘春宵
陈希 潘春宵
摘要:科学教学中涉及许多杠杆,有一些是变形的或不直观的,学生对杠杆的解读需要具备对基本模型的深度理解。在科学中考复习的深度学习中,教学的“作用点”不只是知识的肤浅的广度,而是对知识进行深度的挖掘,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跃迁。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不仅促进高阶思维的发展,还有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关键词:深度学习;杠杆;调零;弹簧测力计
杠杆是一种最基本的简单机械。人们使用简单机械,是为了获得机械利益,比如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或者用较小的力获得较大的力。通过探究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运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用来解决有关杠杆平衡的问题。[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过程中,教材中用钩码作为实验材料,可以非常直观地显示拉力和阻力的大小。而在许多情境中,为了测量出动力和阻力的具体大小,需要用到弹簧测力计。例如当需要研究不同方向的拉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时,或者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测阻力的大小。
有这样一道测试题,引发了笔者对于弹簧测力计调零的深度思考:
【例题】实验室的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5N,超出了铁块的重力,所以小明用木棒、细铁丝等物品改进了测量方案:
1、如图甲所示,以木棒的A处为支点系上细线,在木棒的左端绕上适量细铁丝,使木棒在水平位置平衡;
2、用手指勾住弹簧测力计的B处调零,如图乙;
3、如图丙所示,在木棒左端挂上铁块,右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木棒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
回答:1、步骤二的目的? 。
2、该铁块的重力? 。
根据题干的情境,大部分学生能根据所学推测,步骤二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在这个省力杠杆中,根据平衡条件F1L1=F2L2,又因为L1=3L2,所以动力是阻力的1/3倍,因此阻力的大小,即铁块的重力为6.6N。然而在课后答疑时,有学生提出了疑义:弹簧测力计反向调零后,拉力的大小应该仍是面板显示的值,即弹簧测力计的自重无法通过反向调零而消除。为此笔者在班级里开展了弹簧测力计调零的深度学习:《头脑风暴:调零,没你怎么行!》。
一、在实验中形成认知冲突
設问:出题者将弹簧测力计反向调零的目的是什么?
讲述:出题者希望通过反向调零后,消除测力计的自重,则面板显示的拉力值,就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大小。
实验验证:先将弹簧测力计正向调零,测一个钩码的重力。再将弹簧测力计的秤钩挂在铁架
台上反向调零。在拉环端挂上一个钩码,观察面板读数。
结果:G钩码=0.5N,面板显示值为0.5N。
结论:弹簧测力计反向调零后,弹簧测力计的拉环受到钩码的拉力是0.5N,面板显示读数也是0.5N。若将反向调零的弹簧测力计和钩码一起挂在杠杆的动力端时,拉力的数值仍是钩码的重力0.5N,杠杆的自重是无法消除的。此时,动力F1的大小应等于面板的示数0.5N加上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即F1=F弹+0.5N。所以按照步骤二的方法,作用在木棒上的动力的大小应该是2.2N加上弹簧测力计的自重。因为条件不足,不能用平衡条件求出铁块的重力。
二、实践出真知,探究科学本质
教学过程:
(一)布置实验探究
实验一:持弹簧测力计B的秤钩反向调零后,倒挂在弹簧测力计A的秤钩上。将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B的底部拉环上,观察两个测力计的示数。
实验二:持弹簧测力计B的秤钩正向调零后,正挂在弹簧测力计A的秤钩上,重复实验一。
结论:按以上两种方法,无论将弹簧测力计B正向调零还是反向调零,当弹簧测力计B上都挂一个钩码时,对弹簧测力计A的拉力是等大的。因为两种方案中,因弹簧测力计自重和钩码重力引起的拉力都作用在弹簧上,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所以读数是等大的。
(二)集思广益:
从弹簧测力计的构成出发,想一想怎样调零弹簧测力计B才能尽可能地既消除它的自重,又能在弹簧测力计A上读出总拉力呢?
实验:手持弹簧测力计B的面板反向调零后,将其倒挂在弹簧测力计A的秤钩上,重复实验一内容。
三、以冲突为跳板,进入深度学习
总结归纳得出,当将弹簧测力计B(手持面板调零后)和钩码一起挂在调平后的杠杆上时,面板的读数是0.9N,动力F1的实际值也是0.9N。所以例题步骤二中,如果用手持弹簧测力计的面板调零后再进行操作,则面板上显示的2.2N就是拉力的实际值,这个值已包含了弹簧测力计的自重。用该方法测得的数据代入杠杆平衡条件计算,能更准确地测出铁块的重力。
提问:以上调零方案在探究“不同方向拉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平衡”的实验中是否可用?
分析:不可用。当拉力方向和重力方向一致时可用,即仅用于竖直向下拉。
提问:那么用现有器材,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得铁块的重力吗?
方案:经过课堂讨论,学生们得出,还可以将弹簧测力计正向调零后挂在木棒的右端,支点不变,然后在木棒左端缠上细铁丝,直至杠杆平衡。
分析:这个方法与“用天平测量食盐质量的操作前,只在右盘放入滤纸,再对天平进行调平”的原理相同。按图中的操作调零,可忽略弹簧测力计的自重。此时面板显示的值,就是作用在弹簧测力计上的拉力大小,也是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大小。
归纳概括:有弹簧测力计参与的杠杆调零方案有: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过程中对弹簧测力计的操作(竖直向下拉时) 方案1 方案2
杠杆平衡后,持弹簧测力计的面板反向调零,倒挂在杠杆的动力(或阻力)作用点上。面板显示值就是杠杆的动力大小。 将弹簧测力计正向调零,正挂在杠杆的动力(或阻力)作用点上,再进行杠杆调平。面板显示值就是杠杆的动力大小。
杠杆作为一种古老的简单机械,仍是现代机械的重要基础,人体的骨骼和生活用品中也有杠杆的身影。在利用杠杆平衡的教学环节中,教师根据学习情境开展的深度学习,是学生构建自我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能主动“经历”科学的发现过程,
从而认识科学知识的本质和内涵,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教学主体。
参考文献:
[1]叶笛.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科学课堂重构[J].教学与管理,2019(8):53.
[2]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上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年8月第1版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