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思政育人的路径研究
2022-06-26徐广
摘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在“三全育人”的战略目标下,对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思政育人是大势所趋,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公共体育课作为高校的重要必修课程,不仅承担着强健学生身体的教学任务,还承载着提高学生品格的重要任务。如何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来实现思政育人的重要目标,使学生在加强身体体质的同时,提升其个人的思想品德与修养,是笔者所研究的重点问题。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思政育人的路径展开研究,提出一些可行建议。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思政;思政育人
一、前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为我国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指明了发展方向,并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公共体育课不仅包含体育项目的技术动作与强身健体的功能,同时还蕴含着体育所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高校公共体育课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思想品德,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思政育人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正确实施思政育人,通过有效路径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公共体育课中去是主要思考方向。基于此方向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笔者深层次发掘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思政育人的有效途径,为高校课程思政发展提供新的策略。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思政育人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阶段,高校公共体育课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需要实施新形式的课程思政,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高校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体育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教学中接受思政教育,更好的健全学生的人格,锻炼其意志品质,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思政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同时,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思政育人的制约因素
(一)体育教师思政教育能力欠缺
体育老师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对学生仅传授相应的专业体育知识和健康知识,以及开展体育学习活动,并未认识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性。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很少涉及到思政教学能力的学习,这就导致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欠缺。况且,许多教师目前还不懂得如何将思政教育与所教授的课程相互结合,更不知道如何在自己的专业技能中实施思政育人,致使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思政育人受到了制约。
(二)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的相关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许多体育教师无法检验通过体育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就导致体育教师不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教学反馈,无法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不能使其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也就不能很好的实施思政育人。
(三)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不完善
目前,许多高校的体育文化建设还不够完善。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现有的高校体育设施与体育活动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这不利于高校公共体育课良好地实施思政教育,其结果也会影响思政教育在整体教育中平衡的发展。
四、高校公共体育课思政育人的路径分析
(一)提升体育教师思政教育能力
高校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主导者,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良好的思想品格,更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教书育人最重要的就是育人,体育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不仅要强健学生的体魄,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培养学生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同时提升体育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对其进行规范化评价,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督促体育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提升其思政教育能力,并且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发掘出体育的思政元素,从而进一步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
(二)完善体育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为保障高校公共体育课顺利实施思政育人,学校应当明确主体责任,建立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体育教师应当将学习效果评价和教学评价从单一维度逐渐转变为社会责任意识、思想道德品质、体育技能与理论知识等方面的多维度评价,从而改变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使其能够真正体现出体育教育的教学目的,促进思政教育的有效发展。
(三)优化体育课程思政教育方式
在实施思政育人的公共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结合思想品德的发展和形成规律,充分发掘体育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以学生的实际需要,将学生的具体情况与个性特征相结合,将体育教学内容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从而增强思政育人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高思政育人的实施效果。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利用网上平台为学生播放体育纪录片,引导学生了解和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共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
(四)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
高校可以通过建立体育文化宣传与交流板块,在校内体育场馆宣传体育名人荣誉与励志事迹,组织学生观看重要体育赛事或为学生提供观看场地,电子大屏幕等方式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与环境,促进体育文化与体育精神的传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修养。
五、结语
高校在公共体育课中实施思政育人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大势所趋。高校想要有效实施思政育人就需要提升体育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重视课程思政,并完善体育思政教育评价体系,优化体育思政的教育方式,并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文化环境,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彰显体育思政的独特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体育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自身修养、道德素质与品格,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宏波,黄大志.对高校公共体育课开展课程思政同向育人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8 (17).
[2]谭晓爽.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04):44-45.
[3]杨福军.“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35(04):65-68.
注 本文系 课题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我校公共体育课增加航空特色体育体验内容的可行性研究》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教学改革立项课题。
作者简介:徐广(1971~),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训练学。B3A3B9D2-1059-4765-B0BD-5591F73E4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