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022-06-26成志强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2年7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成志强

摘要:本文以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为研究对象,结合以前多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因素,从而为我国在未来的节能减排的工作中,优化产业结构、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提供一定的现实依据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CO2;GDP;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

一、研究背景

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城市扩张、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中国的碳排放在今后几十年乃至更长时期内将持续增长。据2016年BP世界能源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在1978年的CO2排放量为14.22亿 t,到2011年增长为89.79亿t,30余年间增长了5倍,而同期的美国1978年的排放量52.29亿t增长到60.16亿 t,增长了15%,全球的碳排放量1978年的190.49亿t增长到2011年的340.32亿t,增长了78%。在2006年,中国的CO2排放量超越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家,在当今世界主要碳排放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国CO2排放量小幅增长或缓步下降的趋势下,中国CO2排放的速度与数量则尤其显眼。2015年中国能源消费增长1.5%。增速不到过去十年平均水平5.3%的三分之一,并且是自1998年以来的最低值。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0.1%。这是其自1998年以来首次负增长,远低于4.2%的十年平均水平,也低于0.1%的全球平均增长。尽管中国的能源消费的增速减缓以及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但是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占全球消费量的23%,和全球净增长的34%。

随着中国的能源结构以及产业机构持续调整和改进,2015年中国煤炭产量下降了2.0%,与之相比,其十年平均水平为3.9%。这是1998年以来中国煤炭产量第二次下降。尽管如此煤炭仍是中国能源消费的主导燃料,消费占比为64%,但是这是近年来的历史最低值,而近年的最高值是2005年前后的74%。其他所有化石燃料产量均有上升:天然气增长4.8%,石油增长1.5%。在环境问题与世界能源日益严峻的今天,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继续致力于能源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进,从而实现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二、研究意义

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能源消耗,但不当的能源使用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对经济可持续增长带来负面效应。其中环境污染的治理,就在消耗经济增长的成果,其结果就是GDP的收益用作环境治理。针对“环境治理、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关系”的研究,其关键在于在于研究我国的能源使用率、节能减排进展以及经济改革动力,为经济持续增长和能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做出实证支持,因此本研究具有实践意义和理论基础。

第一,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常常涉及到社会和谐发展,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把握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

第二,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降低能源强度,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温室气体,是政府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议題。在此,政府应当大有作为,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制定碳税和碳交易量来达到有效的节能减排目的。同时要宣传鼓励倡导新能源,清洁能源,和生物能源的广泛使用。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路径。

三、分析与结论

根据多方资料和查阅文献显示二氧化碳排放量对国内生产总值影响不明显,但在长期中对国内生产总值是起着一定促进作用。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全球变暖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引起人们注意。围绕全球变暖所展开的一系列研究以及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全球变暖的很大一部分压力来自化石能源的燃烧,能源利用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在现今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但是事物都是存在两面性的,能源的利用也不例外,在带来经济的繁荣的同时,能源的过度消耗,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了威胁,能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能源的燃烧释放了大量的有害气包括CO2、SO2、O3等等,这些有害气体破坏自然界固有的生态平衡,造成温室效应即全球变暖,对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同时这些气体的过度排放危害人体的健康。化石能源属于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减少CO2、S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提高现有能源的利用效率,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四、结束语

二氧化碳的排放对环境的确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更好注重经济的绿色发展,走可持续绿色化的经济发展道路,从而让经济增长有着更加活跃的基础动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更加的贯彻我国绿色发展的生态理念,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之一,也是我国更加走向工业强国的道路选择。实现绿色发展就是要大力发挥创新的驱动力,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以改变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最终使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经济水平的高质量提高,以经济拉动我国经济多领域发展,从而推进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我国建设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参考文献:

[1]李忠民,孙耀华.基于IPAT公式的省际间碳排放驱动因素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 39-42.

[2]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裤子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4):

[3]刘翠兰.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论文,2006.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