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理念下,幼儿园农耕活动的行与思
2022-06-26丁丽花
丁丽花
摘要:农耕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结合我园农村幼儿园农田环绕的地理优势,本文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传统的农耕活动为载体,从材料、空间、课程体系等方面入手,让幼儿置身更广博的自然天地,在体验式的劳作中,掌握劳动技能,践行劳动教育,根植劳动情怀,让农耕活动回归传统、 回归自然、回归儿童成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验式;幼儿园;农耕活动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活动中从兴趣、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活动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启发幼儿理解,促进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农耕园”作为我园开展劳动教育传播农耕文化的实验基地园,在实践中,我们以农耕体验活动为载体,发挥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动作用,帮助获得丰富的、积极的农事自我体验。让幼儿到自然界,到菜地里,到稻香中去寻觅、探索、发现,在劳作中获得全新的认知。
一、体验式材料——因事而为
在传统农耕活动,逐渐没落的大环境下开展农耕活动,我们从问题入手,多渠道调查收集资源,通过走访、参观、学习交流、实践等形式在材料上做好充足的准备。
(一)人防——因人而宜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农耕活动兼具技术性和科学性。劳动者本身就是活动得以开展的载体。面对幼儿种植经验缺乏,不知如何耕种的问题,一方面利用网络观看如《农作物生长》等动画视频,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的秘密。一方面组织幼儿前往本地的种植园“怡和园”、"来发生态农场园”实地参观,采摘,进行农事初体验,并邀请工作人员手把手的教幼儿耕种的知识和方法。此外我们还亲子组团前往梁溪公园让农业专家为我们实地讲解农作物生长的知识。多途径,多形式,让幼儿了解初浅的农耕技能,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劳动能力。
(二)技防——因时制宜
耕作技术是指采取各种手段,投入人力物力取得最大限度产出的耕作方式。农耕劳动之初面对不同的季节耕种什么农作物?农具如何正确的使用等现实问题。幼儿通过与家长,老师一同上网查阅资料,以“民主票选”班级自留地里幼儿最想种植的作物,请幼儿在家自行准备好秧苗或种子“带苗耕种”,或从园内认领秧苗带回家“送苗耕种”等方式,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土壤、气候、温度、阳光与植物的生长关系。至于农具使用的问题幼儿通过请教园内有些丰富种植经验的保安爷爷,手把手传教的同时让幼儿在亲身的实践和体验中,通过纠错,调整,再实践,在调整中再进一步掌握农具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农作的兴趣。
二、体验式空间——灵活转换
幼儿不仅是体验活动的主体,更是参与空间建构的主体。师幼共同参与、共同开发、共同打造适宜发展的物型空间。在积极的参与和体验中,了解到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我们共同创设,打造了“一馆,一区,一院等全开放体验式场景。
(一)种子博物馆——沉浸式场景
万物的生长都始于一粒种子,种子博物馆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种子展示区”,幼儿通过收集,展示各式各样的种子,了解种子的不同形态和特征。二是“种子记录区”让幼儿通过绘画表征,讲述,照片的形式记录幼儿在采摘,收集种子及种子生长中的有趣事。三是种子创意区,展示幼儿用种子制作的各式各样的创意作品。在安静、亲历的环境中让幼儿全身心的参与到对种子的认知中。
(二)农耕体验区——互动式场景
农耕体验区定期向幼儿展示耕具坊里的不同农具,让幼儿与农具产生“对话”,前期由大班幼儿自行收集资料通过表征的方式介绍该农具的使用方法,在开放式是的观察,互动式的体验和探究中,让幼儿探索农具的科学原理,体验农耕之趣,农人之智。
(三)小院微农场——生活式场景
在农家小院活动区的基础上,根据年段划分菜地,并装置智能灌溉系统,开辟小院微农场,集蔬菜种植,采摘,加工烹饪、家畜饲养……为一体,让幼儿在全开放的状态下,参与游戏,并百分百模拟真实的劳动场景,让幼儿在真正的参与中体会劳动的乐趣,品味收获的喜悦。
三、体验式课程——多元并进
除基础性完整儿童课程外,我园借助农村资源优势已逐步形成相对完善、成熟的草趣特色园本课程。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让农耕活动成为园本课程的一次延伸和扩展。
(一)因时——将民俗二十四节气融于农耕活动
二十四节气是“天气预报”是开展农耕活动最好的时间表,我们通过收集谚语和儿歌,并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让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感受节气的变化与农作物生长的关系。
1.春耕:以二十四节气民俗为晴雨表,紧跟时令,划分班级自留地,开展农作物的种植活动,在劳作中,收获耕种的知识和快乐。
2.夏耘:参与实践对农作物进行观察管理,如拔草、施肥让幼儿在实践和维护中体会劳动的意义。
3.秋收:收获果实,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采摘,收获劳动的成果,体会丰收的喜悦之情。
4.冬享:教师和幼儿以多种形式开展果实的加工,分享活动,品尝劳动的快乐收獲成功的快乐。
(二)取宜——将园本特色课程融于农耕活动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研、观摩等形式确定了“农食、农作、农器”三大主题,开发出农耕活动教材《劳动教育—我是小农娃》并设计了三大板块。
1.农娃觅美食,寻觅家乡的特色饮食文化。
2.农娃趣劳动,在农耕劳作中萌发对自然对生命的感悟。
3.农娃探科学,在使用中,探秘农器的科学原理。
(三)和谐——将种植活动融于农耕活动
农耕活动更关注人于自然的和谐以及劳作的体验。而种植活动是农耕活动的一个分支和缩影。幼儿对植物的生长充满好奇心的同时,用热情和兴趣去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种植更能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引发幼儿与植物建立情感联结,我们将两者互为补充,如前期鼓励幼儿在班级植物角完成农作物的育苗和催芽工作后,将“成熟”的植株匀一些到农耕园内耕种。不仅能激发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更是唤起幼儿对自然植物进行持续探究的内在动机,唤起幼儿对各种植物以及大自然的热爱。
“农耕园”即是大自然的馈赠又饱含幼儿的独特创造,将幼儿与自然与生命紧密的联结在一起。农耕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更自主、更丰富、更生态的沉浸式劳动体验。在全开放,全体验中根植劳动情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艺慧.“农耕文明”儿童体验空间的建构.《江苏教育研究》2018年第10期.
[2]卓传莉.真实情境下劳动教育的项目化实施.以“疏乐园”种植项目为例《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