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创新思维,激发思维活力
2022-06-26王蕾
王蕾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我在学习开展思维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努力突破自己固有的传统思维模式,充分发散思维,不断创新,不断寻求新的思维方式;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改变非此即彼的僵硬的思维定势,努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使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断优化、不断拓展,收获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思维效果。经过多年摸索,我在教学中采用如下几种做法。
一、比较异同思维训练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比较就是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就是找同中之异、异中之同。比较能帮助我们找出事物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启迪思维,深化理解,不失为培养创造思维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总结出了思路比较、中心比较、线索比较、语言比较、结构比较、写法比较等方法。
如在教学精读课文第八册古诗三首《江畔独步寻花》《寒食》和《泊船瓜洲》教学中,通过比较,找出三首诗的相同点都是描写春天景色的。《江畔独步寻花》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人描写了在四川成都锦江独自散步时,所见到的春天花枝繁茂、蝶舞莺歌的景象,全诗描写动静结合,有声有色,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的思想感情。《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翃写的,这首诗描写了春天京都长安城寒食节的景象。 这首诗首先描写春天长安城的景色:暮春临近,全城处处花絮纷飞。寒食节时,东风吹过,皇家花园的柳枝随风飘拂。接着写夜幕降临,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却正忙着传点蜡烛。诗人描绘寒食节景象,由白天写到夜晚,重点写夜晚,以汉喻今,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写的。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停船在瓜洲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钟山,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在结构上,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这三首同样写春天的诗结构上各具特色,风格迥异。分析这些异同,有助于打开思维的闸门,点燃头脑中的火花,从而获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效果。
二、逆向思维训练
苹果落在牛顿头上,牛顿由此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因为他运用了逆向思维进行思考:为什么苹果往下掉而不往上掉?实践证明,对某些问题利用正向思维不易找到正确的答案,一旦运用逆向思维,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这说明逆向思维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小学生的最大优点在于他们不甘于墨守成规,具有独创性,敢于独树一帜,大胆创新。但由于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他们不可能像鲁迅先生那样目光犀利地攫取“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的材料,用沉雄老练的笔法酣畅淋漓地描述。对中学生来说,表达方式上的逆向思维就是以独特的、超常的材料给人以“新”的感受。
如《邯郸学步》中的邯郸学步者没有学到理想的步法,又忘记了原来的步法,只好爬回燕国,成了千古笑料。这笑料实际上是一具面纱,有很多人不愿也不敢向别人学习,于是对“邯郸学步”加以嘲讽,这嘲讽就成了为自己开脱的面纱,而且是温情脉脉的,这些人没有胆量更没有胸襟,所以就只能永远守着自家的一点香火发呆。如果总是害怕忘了自己原来的走法,又怎能学到新的走法呢?矫枉却不敢过正,甚至害怕过正,那是一种扼杀新意的思维方式,是地地道道的蜗牛哲学。夜郎自大使中国落后,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学会了用刀叉而忘记了使筷子,学会了开小汽车而忘记了怎样推独轮车,学会了人家的电脑而不会舞弄自己的算盘,要有邯郸学步的精神和勇气,不要再为不敢学新、不敢创新而找借口。
在作文教学中同样如此。我们都懂得“说谎是可耻的”这个道理,但把这个观点当作写作的内容,就缺少创新,论述流于一般。如果从相反的方面提出论点:说谎也能表现人的高尚品德,那这种见解就新颖、独特。
三、发散思维训练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對同一件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就有不同的看法,体现出不同的思想意义。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某一问题提出多种解答思路,然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去进行发散性思考和理解,以另辟蹊径,求取新解。魏书生说过“世界上任何一件事都有可能有一百种做法”,小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重要特点就是敢于大胆想象。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常规,启发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想象、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我们在语文课上分析课文内容时,让学生说说从中体会到什么,或者还有别的答案吗,只要学生思路正确,回答有道理,老师就应该给予肯定,答案可以百花齐放。
例如在教《乌鸦喝水》时,老师这样问:“乌鸦真聪明,想出好办法喝到了瓶子里的水。我们小朋友更聪明,我们一起来动动脑,想一想,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能让乌鸦喝到水呢? ”小朋友们踊跃发言,各抒已见。有的说:“我有一个更好的办法。 乌鸦可以找来一根塑料管,插进瓶子里,就可以像我们喝饮料一样喝到水了。”有的小朋友说:“乌鸦可以在瓶底啄开一个小洞,把嘴伸进小洞里,水就可以喝到了。”
在练习中,我不仅仅满足于学生答案的正确,更要激发学生去寻找多种答案。如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 的金鱼、( ) 的贝壳,大部分学生都填“美丽”“漂亮”。 这两种答案是正确的,但显示了学生词汇的单一和贫乏。 我并不到此为止,而是提示学生:“除了‘美丽’和‘漂亮’,还可以填上更好的词吗?从颜色、形状、姿态等方面想一想。” 在老师做出示范之后,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活泼的金鱼、可爱的金鱼、机灵的金鱼、五颜六色的贝壳、各种各样的贝壳、千奇百怪的贝壳……丰富多彩的答案不断地涌现出来。通过这样的训练,既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想象思维训练
想象是在头脑中创造新事物的形象,或者根据口头语言或文字的描绘形成相应事物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思维可以通过情节续写、内容扩写进行训练。
比如在教学生字时,可引导学生根据字音、字形或字义来编字谜、猜谜。如:学生在记“灿”字时,可以设计字谜:火山爆发;用“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上方,中间秃宝盖,几字在下方”记住了“亮”字。比如在教“束”字,教师可以这样说:“有一个老农,上山打柴,他砍了很多树枝,用绳子绑得结结实实的,所以‘木’表示很多枝,‘口’表示用绳子捆树枝时的样子。”比如学习《坐井观天》后,可让学生续编故事结尾:想想青蛙最后有没有跳出井口去看外面的世界?如果跳出去了,它会怎么说?怎么做?如果它不肯跳出去,会发生什么事情?这种类型的想象活动,经常进行,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他们的思维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 思维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只要善于挖掘,就会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把培养思维能力的方法渗透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到知识,更增长了智慧。
(547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金城江区第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