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职业院校茶艺课程建设的思考
2022-06-26杨泽旭
杨泽旭
摘要: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创业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重要职责。新的形势下,针对当前职业院校茶艺课程普遍存在着缺乏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深刻认识,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视取证而轻学生能力培养等问题,其课程体系还存在一定着问题。本文从职业院校茶艺课程建设的实际出发,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作出有益思考。
关键词:茶艺;课程建设;思路;创新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截止2020年,我国茶叶种植面积为316.5万公顷,占全球茶叶种植总面积的62.1%,全球排名第一;茶叶产量为298.6万吨,占全球茶叶总产量的47.6%,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茶叶消费市场持续扩大,“盛世兴茶、茶为国饮”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以茶颜悦色、霸王茶姬等为代表的新中式国风茶饮异军突起,社会对茶艺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十分巨大。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型、创业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重要职责。新的形势下,加快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步伐和力度,与时俱进,开设茶艺课程是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国内茶叶消费市场高速发展的需要,更是改革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特色课程体系,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促进创业创新的需要。
1 职业院校开设茶艺课程的必要性和意义
1.1满足茶叶行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消费水平越来越高,“茶叶热”正在全国迅猛发展,茶艺专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得到了快速的增加,以茶会友、茶为国饮的休闲生活方式日益深入人心,更多的人认同茶叶具有绿色健康的保健理念和中国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茶文化精神,茶艺技能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国民必备的基本技能,茶艺行业也发展成高雅、高端、高薪的新兴职业。但是,从我国目前的茶艺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来看,还存在着专业人才缺口大,市场需求的人才与现有从业的茶艺人才不相称等问题,一方面是大多数茶艺人才专业知识不扎实,只注重仪表和基本茶艺操作过程,缺乏丰富的茶文化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是部分学过茶艺知识的人才中理论知识掌握较多,实践茶艺技能和工作能力却相对不足。因此,加强对职业院校茶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适应茶叶市场快速发展,提升茶艺人才实力以及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1.2 培养学生创业创新能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人才培养是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茶艺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学科,学生通过掌握丰富的茶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可以让学生快速的实现就业或创业。云南交通技师学院开设的空乘、汽车营销与服务、休闲服务与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电子商务技术、国际商务等专业的学生,学院把茶艺课程引入课堂,通过传播优秀的中华茶文化知识,注重学生的茶艺实操能力培养,培养真正具备从事茶艺相关工作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达到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育人目标。掌握一定的茶文化知识和茶艺技能,会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就业面和就业率,同时,通过学院的双创基地进行产业孵化,可以快速实现学生新中式国风茶饮的创业就业。
2 茶艺课程存在的问题
2.1 茶艺课程的教学模式重理论学习轻实践学习
茶藝教学应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开展,茶艺课程学习的核心是品茶与茶叶营销,光靠理论学习不能实现能力的培养,品茶和茶叶营销需要较强的实践思考才能得出经验和真知。目前,茶艺的实践教学的设计与社会对岗位的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茶艺课程教学不仅仅要保证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还要注重人才培养与就业创业相结合,它是保证茶艺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更是茶艺人才培养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2.2 茶艺课程师资队伍相对薄弱
大部分职业院校缺乏茶艺专业的教师,进行茶艺教学的教师往往只是经过培训持有茶艺师证的教师,虽然这些教师具备茶艺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但茶艺的实践经验还相对缺乏,容易造成茶文化理论讲授多,茶艺实践操作少,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弱化的现象,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茶艺教学要求。
2.3茶艺课程实践教学资源不足
茶艺课程实践教学必须依靠一定的实训场地开展,大部分职业院校在茶艺课程建设中资金投入有限、设备投入不足,出现了茶艺实训场地或茶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不足的现象,这些都不利于茶艺实践教学的很好开展,也会极大较低了学生对茶艺教学的兴趣。
3 加强茶艺课程教学的思考
3.1 创新茶艺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职业院校茶艺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认真做好院校周边各类茶叶市场、茶楼等服务性企业的岗位需求调研,得出茶艺岗位的就业领域、重点工作任务、流程、标准及岗位能力需求,从而确立出茶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同时,注重开展校企合作,以企业茶艺岗位需求的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导向,以茶艺岗位工作任务和达到能力要求为主线,科学合理对课程结构、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以编排茶艺项目教学为主导,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3.2 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茶艺教学模式
结合茶艺课程性质和特点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如,任课教师以茶楼销售岗位为依据,进行销售工作过程分析,设置茶艺营销工作项目,再以工作任务为驱动设计茶艺课程教学内容。通过“项目教学法”与“任务引领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将茶艺营销工作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完成茶艺营销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茶叶识别、茶叶制作、茶叶冲泡、品茶和茶叶营销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茶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及职业岗位适应能力的提高。
3.3 加强茶艺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
茶艺教学人才培养的效果取决于茶艺教学的师资力量,针对目前茶艺教学师资薄弱的问题,必须通过加强茶艺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来解决。具体做法就是,一是建立健全茶艺教学的专任教师师资队伍﹐加强培训进修﹐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茶艺相关企业进修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到高端茶楼、茶叶营销企业等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服务规程和服务标准,不断提高茶艺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新茶艺教师的实践教学内容,以适应茶叶市场发展的需要。二是可以从校企合作企业、社会特聘经验丰富的茶艺师、茶叶非遗传承人和其他专家来解决师资匮乏的问题,可以从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更广博的茶文化知识和茶艺知识。三是,积极组织师生参加茶艺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茶博会等活动,不断提高师生的茶艺专业实践能力和扩充师生的专业视野。871D0703-EFF0-4BF9-9871-6B855483795C
3.4 开发教学资源
职业院校要在茶艺专业教材的基础上开发校本教材。茶艺校本教材的开发要充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如云南的职业院校编制的茶艺校本教材就要充分体现云南茶叶大省的优势,教材内容上要增加普洱茶、古树茶、名山名寨、少数民俗茶艺和云南特有的茶文化知识,根据茶艺重点工作任务、流程、标准、岗位能力及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等信息,准确选取课程内容,确保校本教材的针对性、先进性和特色,并以茶艺主要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核心,同时延伸新中式国风茶饮等市场潮流中新出现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课程内容。
同时,要强化茶艺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新型茶艺课程的运用和课改打下基础,不断更新和完善茶艺学习资源,不断扩充学生的学习渠道和平台,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自主学和探究型的学习模式。
3.5 创新茶艺教学方法
根据茶艺教学注重实操能力培养的特点,课堂教学主要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展,使茶艺教学模式由传统的从属的、封闭的学习转变成了自主的、开放的学习。理论教学主要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使用多媒体课件、专业教学资源库、学习APP等形式讲授,图文并茂,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学、提问、讨论、作业批改和学习评估。茶艺实训教学使用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引领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开展,教师通过预设教学情景,编排茶艺项目,以任务驱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力求实现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目标,使学生的角色心态发生了根本转变,激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与求知的欲望,通过亲身实践、团队合作、交流沟通,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真正成为一个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3.6 改革茶艺教学评价
茶艺教学评价要重注强化茶艺实践的评价,加强学习过程评价,充分考虑过程评价的各个要素,把学习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评价技术、严密的测评过程和客观的评分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判,充分应用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实习单位评价、顾客评价等方法构建全方位评价机制,通过对学生在茶艺实践学习时的工作态度、钻研精神、实践效果、操作水平等一系列表现进行横向考核与纵向评价,这样才能保证茶艺实践教学效果。
4 结语
茶艺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专业茶艺理论教育,更需要实际茶艺技能的训练,加强茶艺课程建设是达到茶艺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应根据茶叶市场的整体发展潮流,把握社会对茶艺人才的需求状况,实时进行茶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校企合作,充分调动校内外等各方面资源,为茶艺教学提供良好的服务,真正培能养适应行业发展,专业理论素养强,实践技能强的茶艺专业人才,以满足茶艺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湧.茶艺服务与管理(第2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12.
[2]王德福.茶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施[J].交流与探讨,2006.(6).871D0703-EFF0-4BF9-9871-6B85548379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