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深度学习的高中化学学科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构建
2022-06-25喻婷婷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教学需要向开放性和综合性的方向发展,学生需要深度学习,增强知识迁移能力。在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融合,使学生乐学、善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完善学科知识架构。分析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的构建目标,结合高中化学教学改革理念,探索实践教学方法。
关键词 深度学习;高中化学;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翻转课堂;微课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2)17-0129-03
0 引言
高中化学学科以实践和应用为基础,需要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化学知识辅助决策。基于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将静态的文本加工提炼,使其形成动态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并引入其他的网络资源和媒体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交互性作用,让学生形成深度学习,构建完善的知识架构,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1 面向深度学习的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概念阐述
1.1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美国学者最早于1976年提出深度学习和浅层学习的概念。我国的黎加厚教授曾经对深度学习进行研究,界定了深度学习的概念。深度学习建立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这种学习过程是一种批判性的理解,学习者需要对信息进行整合,主动建构知识,掌握迁移运用的方法,并且还需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1]。
1.2 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
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是指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技术的作用,将信息技术、网络媒体、计算机技术、互联网资源全面整合起来,使现代信息技术形成常态化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教育发展。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掌握视频剪辑、课件制作的方法,满足教学需求。此外,教师还需要对教学观念进行整合,从学生的学科认知、能力、情感态度出发,全面加强信息技术的渗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价值体验。
2 明确构建目标,理解学科课程概念
2.1 理解教学改革热点中的理念
2.1.1 重视学生发展,淡化选拔甄别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已经到了关键时期,教师需要明确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理解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全面关注学生发展。化学以实验为基础,从生活中产生,是推动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生存能力的重要学科。化肥和农药的生产、粮食产量的提高、新能源的开发等,这些都和化学学科有着紧密关联,是对化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化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比较广泛,如生物学、海洋化学等,都需要以化学学科作为基础。基于这样的学科特点,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淡化选拔与甄别,让学生拥有较强的科学素养[2]。
2.1.2 重视个体差异,培养学习能力
教学改革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重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个性化,希望学生发挥自身特长,形成正确价值观念。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科学探究、动手实践放在突出位置,用先进的学习方法启迪学生,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化学的能力,从而在未来社会中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2.1.3 重视综合评价,强调参与互动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化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现代生活,不断提高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适应性,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基础[3]。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对学生开展综合评价,将评价作为激励学生、发展学生的手段,强调质性评价,融合定性和定量评价,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充分发挥评价功能。基于课程改革,综合评价需要注重参与互动,使评价主体更加多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 明确教学模式的构建目标
2.2.1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面向深度学习的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致力于全面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体验相结合,加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在深度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知识原理,通过实验等方法进行学习,利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通过构建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所学内容中,对化学知识充满好奇,从而对知识内容进行钻研,提高学生的学习独立性、批判性,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情境,用真实情境作为驱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2.2.2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面向深度学习的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需要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作为重要目标,增强教师对各类信息技术的驾驭能力,提高教学的现代化、数字化。针对高中化学教学而言,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支架,从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充分发挥支架的作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具体问题中。学生的深度学习需要建立不同知识间的关联,提高学习的结构性,形成知识迁移运用,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能力。化学教师需要将深度学习作为根本导向,全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支架下完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深度思考、实验等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带动学生,促进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提高。
2.2.3 推动教学方式变革
面向深度学习的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需要将教学方式变革放在重要位置,利用多种教学技术的优势,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提高化学课堂的开放性、协作性,通过信息技术共享知识内容,推动教学方式变革。基于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提高整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实现操作能力、思考能力的全面提升。
3 分析化学学科教学困惑,寻找新教学模式构建的突破口
3.1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很多学生认为化学知识比较抽象,尤其是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等,课堂学习缺乏动力,处于被动听讲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发挥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的优势,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用真实情境调动学生思考,设计关联性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求解。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必须考虑学生的真实需求,关注课堂的技术需要,从实际出发,让每一种技术都充分发挥作用,面向学生的深度学习,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提高化学课堂的吸引力。
3.2 课堂缺乏师生交流
师生交流、互动、合作是高效课堂的重要标志,学生会在交流和互动中对化学知识进行深度思考,进一步增强学习效果,将新知识与以往学习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成效。在以往的课堂中,师生交流不足,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探讨,互动停留于表面,学生无法形成深度学习。因此,教师需要高度关注化学学科中的重点问题,应用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的深度交流,构建现实生活与课堂教学问题的关联,通过连续性的问题为学生制造认知冲突,调动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全面加强师生互动。
3.3 学生缺乏思维深度
在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复习课和习题演练比较多,学生只能形成机械化记忆,学习方式以碎片化学习为主,难以形成完善的化学知识架构。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化学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让学生融合宏观辨识与微观层面的本质分析,全面加强学习体验,提高思维深度。深度学习要求学生针对化学知识和化学问题进行全方位思考,充分应用已有的化学知识经验和现实生活经验,解决更多的化学问题,完成知识迁移,这是教师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重点。
4 融合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理念,确定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点
4.1 应用翻转课堂理念把脉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的认知、目标与内容层次
为全面打造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学习和群体学习,用个体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学生的化学基础,用群体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加强生生交流,全面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运用翻转课堂理念,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明确本节化学课的学习重点,加强自主学习效果。在教学“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时,教师需要精心制作微课视频,视频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用于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在视频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搜集关于食品的图片,然后融合相关教学情境,为学生介绍视频中的有机化合物,包括乙醇、油脂、蛋白质、乙酸等,让学生充分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明确有机化合物的作用、性质,提高对有机化合物的认知。
在应用翻转课堂理念时,教师需要从本节课的课程目标出发,划分出不同教学环节的目标,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4]。如针对“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课程目标需要从乙醇、乙酸等化合物的组成、性质、转化关系入手。如乙醇,学生需要联系日常生活中含有酒精的饮料,通过实验掌握乙醇的主要组成,理解它的性质和应用途径。在学习糖类物质时,学生需要掌握淀粉、葡萄糖和乙醇、乙酸的转化关系,深入了解这几种糖类物质的组成、性质等。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教师需要将个体学习与群体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个体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发现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进而通过群体学习实现探究思考,增强学习能力。教师要将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探究学习巧妙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架构,形成深度学习。
4.2 应用精准教学理念实现面向深度学习的精准教学设计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全面把握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面向学生深度学习开展精准教学设计,增强课堂教学与学生的适应性。如教学“盐类的水解”,教学重点是盐类水解的本质、盐类水解对溶液酸碱性的影响,本节课的内容需要通过化学实验来呈现。通过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实验盐溶液酸碱性,进而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思考盐溶液酸碱性与溶液中H和OH大小的关系,强化生生交流。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实验探究,全面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对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检测[5]。
在实验探究中,教师提出问题:“CH3COONa溶液为什么呈碱性?”在该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首先需要了解这种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和离子,分析哪些离子能够共存,哪些不可以共存,书写离子方程式,探究反应的本质,分析反应结果。在实验探究结束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让学生对已习得知识进行迁移运用,提出迁移问题:“NH4Cl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什么?”鼓励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探索,让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应用,提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验了解盐溶液并不一定都显中性,有些盐溶液经过实验检测呈酸性,有些盐溶液呈碱性。
4.3 基于多技术融合应用提出“教—学—评”策略
在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必须做到完整、流畅,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有机会真正应用化学知识,全面感受化学的奇妙,增强学习动力。教师可以打造“教—学—评”一体化评价模式,用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了解自身在化学方面的不足[6]。
如教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时,教师可以应用翻转课堂理念,提前为学生制作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视频完成线上自我检测,增强自主学习的质量。通过网络平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视频观看情况和问题解答情况,收集学生的错题,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掌握学生在旧知识上的遗漏,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小组合作情况、实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在课后评价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叙述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鼓励学生对自己进行评价,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创建完善的评价机制,摆脱以往落后的评价模式。
“教—学—评”是一种紧密连接教学、学习、评价的模式,能够让课堂教学环环相扣,增强教学效果,教师当堂评价,学生当堂掌握。
5 结束语
深度学习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面对困惑和问题不折不挠,充分应用以往的知识基础进行独立思考和钻研。为全面打造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使学生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完成深度学习,增强化学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明确当前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抓住化学课堂的痛点,把握多技术融合教学模式构建的关键方法。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应用翻转课堂理念,创建精准的教学设计,构建“教—学—评”模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 经志俊,徐光静.基于素养导向的高中化学教学主张[J].化学教学,2021(9):35-40.
[2] 赵宗芳.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化学教学,2021(7):23-26,38.
[3] 毕华林.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和理解[J].化学教学,2021(1):3-9.
[4] 刘自庆,王光彦.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9(24):108-110.
[5] 曲晓萍,钟喜魁.高中化学课程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9):68-72.
[6] 张雪泳,陈良坦.运用信息技术提升高中化学教学[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0(S1):202-204.
作者:喻婷婷,江阴市第一中学,中教一级(2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