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优秀小学生学习压力分析与对策
2022-06-25曾桂显
曾桂显
摘 要:经调研发现我地农村优秀学生的学习压力适中偏大。贫穷、认知水平、家长期望高、孩子怕失败、忽视心理素质的培养是产生学习压力的主因。笔者认为适度的压力是有益的,调适压力的策略有:一是准确评估学习压力,悲观儿童能转变为乐观儿童。二是孩子们很难理解和处理压力事件,把学习压力变为动力。三是正确面对学习成绩,合理竞争。
关键词:学习压力;优秀学生;农村小学
一、农村优秀学生学习压力的现状
我国中小学生群体规模庞大,其内部分化十分显著,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对学习压力的感受不同。笔者以问卷调查和座谈交流的形式,在广州市北部山区两间农村小学开展了优秀学生学习压力的调研。从调查结果来看,优秀学生的学习压力适中偏大。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空闲时间基本不用做家务,能主动看书或参加体育运动的少之又少。优生忧心成绩,又缺乏刻苦学习的意志;二是家长能力有限,不懂如何安排额外学习任务,没有时间和财力支持孩子找家教或校外兴趣班,但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极高。
二、农村优秀学生学习压力的成因
压力是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并使其应对能力负重的环境和事件(称为压力源)的反应。学习压力是指人在学习活动中所承受的精神负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承受的来自学习的紧张刺激。导致学习压力的成因较为复杂,主要有认知因素、生活事件和日常争吵、社会文化因素。
1.贫穷是社会文化因素中最重要的压力源。农村的孩子中同样不乏非常优秀的学生,贫穷给儿童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贫穷让农村孩子可能经历威胁和不能控制的事件。孩子家里贫穷,会在一段时间内都保持贫穷,他们不应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家庭温饱需求的牺牲品。因为贫穷,农村的学生是“我——学校”单打模式教育,城市的孩子是“我——学校——家——社会办学”全育模式教育。优秀的孩子有拓展知识的冲劲,但在“单打模式教育”的氛围下,所获取的教育資源有限。贫穷会出现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等系列教育问题,这些都给农村优秀孩子一定的心理压力。
2. 认知因素:不是每个学生都把同一事件视为同等压力程度。例如,一个学生可能把一次考试看作一次威胁,而另一个学生或许把它看作一次挑战。对于学生而言,什么事件具有压力取决于他们如何认知、评估和分析事件。优秀学生对于看重看重的表现,在认知、评估和分析事件过程中,无意给自我添加了压力。
3. 家长期望高,孩子怕失败。家长强迫孩子学习,而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优秀学生不愿意失败,家长也不允许他们失败。学生清楚,失败将会被责怪、批评,会遭到邻居、亲戚议论和比较,学生长期在无形的监控下,都会产生无形的压力,给自己背上心理包袱。
4. 忽视了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分数成了衡量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只要学生获知自己的考试分数不理想,想到家长的斥责,自然感到惶恐,因为分数被学生看成是人生的挫折和成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
三、帮助农村优秀学生调适学习压力的对策
如何应对学习压力是孩子情绪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压力,要鼓励孩子使用积极的问题解决策略,不能逃避压力。现有研究分析的切入点大多来自校方课程安排和在校作息时间对学生造成的压力,而忽略了学生个体所能承受的压力。生活中,压力不完全是有害的,我们常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就是说适度的压力和适当的应对可以激发人的动机和意志,有助于人的成长。
(一)准确评估学习压力,做个积极乐观的优秀生
1.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事件具有压力取决于孩子如何认知、评估和分析事件。认知评估即孩子分析生活中损害、威胁或挑战的事件,并决定是否有资源来有效应对事件。儿童感受到压力通常表现为:固执、焦虑、胆怯、生气、焦躁不安等。当损害、威胁或挑战的事件程度大于应对事件资源时,压力可能高;当损害、威胁或挑战的事件程度小于应对事件资源时,压力可能中等或偏低。例如,如果孩子考试不理想,在评估造成的威胁时,他可能考虑老师会不重视他。这时候,老师或父母及时给予孩子支持鼓励,孩子在应对压力上将更有自信。
2. 应对压力每个孩子的反应是不同的,而且会受到个体认知和发育阶段的影响。不要让孩子在不适当的年龄承受过重的负担,同样的考试,差生可能承受不了,优生可能就云淡风轻了。一个学生可能把一次考试看作一次威胁,而另一个学生或许把它看作一次挑战。
3.塞利格曼认为,悲观儿童认为坏事永远有理由发生在他们身上。乐观儿童认为不好的经历只是暂时的。悲观者更可能认为消极经历是由于他们自身天生的特质所导致。通过长辈示范自身调节压力的乐观方式,悲观儿童能被转变为乐观儿童。同样,当悲观儿童畏缩时,教师应该为学生努力方向进行分析和指导,鼓励他们勇敢面对,培养自信心。纠正压力的歪曲分析和指导分析挫败的理想方式是角色扮演和讨论。乐观儿童和悲观儿童面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分析:例如面对好事:乐观儿童会想爸爸喜欢我花时间陪我,悲观儿童会想爸爸心情好花时间陪我;面对坏事:乐观儿童会想我学习不努力得了C,悲观儿童会想我笨学习得了C。
(二)学会压力调适方法,学习压力变为动力
压力是伴随一生的,导致压力的那件事不可怕,可怕的是孩子没有学习应对压力的方法,没有学会与压力共存。孩子喜欢在压力中使用应对策略,在应对压力的时候才能成长起来,自信起来。
1.孩子们很难理解和处理压力事件。心理经验告诉我们,孩子应对压力事件的反应方式,受到家长和老师处理自己的压力事件的反应方式的直接影响。家长和老师首先要懂得压力调适方法,做好榜样和潜移默化作用。其次是通过给予安慰鼓励和日常规律生活来帮助孩子感到安全,要爱他,去呵护他,去宽容他,为孩子营造一个松弛自在的家庭氛围,这至关重要。三是在压力大的时候,孩子会向重要的成年人寻求指导和安慰。成人需要在身体和情感上为孩子们提供支持。时刻关注孩子身心的变化,当孩子找父母倾诉时,认真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发现孩子有不良情绪产生,或者睡眠,吃饭等有不正常的反应时,父母要主动与孩子进行交流,引导孩子说出事件的原委,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想法,开导孩子宣泄情绪,帮助孩子化解心中苦恼,缓解孩了的心理压力。F210F1DF-1D4C-45F3-ADFB-16066015AA9E
2.化解一个压力事件会和其他事件产生化合效应。当孩子同时面对多个压力源时,压力远远超过每个压力事件的总和,甚于压力是成倍增加。即是排除其中一个压力源有助于孩子感到有能力和自信。例如,某位优生在一次考试中语文数学不理想,弱科数学全班第一,这提高了他学习的专心度。这也反过来有助于他应对近段时间与同学不和的焦虑。
3. 学会常用学习压力调适方法。
①转移注意力。当孩子心情郁闷、压力过大时,可以采取转移孩子注意力的策略。既可以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例如带着孩子锻炼身体,又可以让孩子找朋友倾诉等,帮助缓解心理压力,孩子快速走出消极的情绪。例如,小李的成绩很好,没有被老师选中参加竞赛考试。选中的同学去参加竞赛时,父亲看女儿躲在屋里哭泣,埋怨老师偏心。知道她心情不好,为了快速帮助女儿走出消极的情绪,父亲带女儿去白水寨游玩了一天,小李的心理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
②正确对待成败。不为失败找借口,要为成功找方法。③尽情发泄,想哭就哭。④劳逸结合,生命在于运动。⑤学点幽默,以良好的心境应付一切。⑥分解法,罗列压力。⑦知足常乐,立足现实,期望适当,量力而行。⑧一读解千愁。读书最豁达,不惧压力。⑨尽量在22:00前上床入睡,养精蓄锐。
(三)正确面对学习成绩,提高应对压力的策略
学习和成绩是优秀学生的主要压力来源。帮助孩子積极面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找出学习上的优势和差距,提高应对成绩压力的策略。
1.与自己比较,正视成绩。不可取的两种常见对待学习成绩有态度:一是过分放松,学习作业马虎,对自身要求太低,考好考坏无所谓,都不放在心上。二是过分紧张,平时认真学习,有付出必然有收获。有些优秀学生考前会钻“牛角尖”,消极想着考砸了会丢脸,以至于出现考好了,欣喜若狂;考差了,垂头丧气的现象。
2.与同学比较,心态平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要学会辩证地看待考试排名的变化。考试就会有名次的升降,名次退步了实属正常,只要努力就是好学生。一次考试的分数最重要的是找出自己的学习基础与同学的差距,找出自己在前一段时间在学习上还存在着有待改善的地方。
3.与城里孩子比较,天外有天。对于部分很容易满足现状的农村优秀学生来说,要让其知道,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这只是班级只是小范围的竞争。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组织观看城区学校体艺节目,可以组织到城区学校实地参观,可以邀请城区优秀学生介绍自己学习情况、学校情况。让农村优秀学生知己知彼,不骄不躁,努力学习。
关爱儿童,帮助优生应对学习压力事件的流程(举例)
优生小玲父亲因病去世。当儿童经历父母一方死亡,会严重影响他的学业成绩和同伴关系,甚至能引起其对死亡的超敏感化,害怕失去其他亲密的人。如何帮助小玲应对此类压力事件,以下是应对这类事件的一些建议:
●打消小玲对家庭安全和稳定的疑虑。需要做无数次。
●允许小玲重述父亲往事,耐心听她述说。
●鼓励小玲谈论任何烦扰和混乱的情感。告诉她这是发生此事之后很正常的情感。
●帮助小玲理解所发生的事件。例如,小玲可能遣责自己不听父亲话、不相信已经发生的事情、认为父亲只是暂时离开一定会回来。
●保护小玲避免再度陷入害怕的情形和创伤的暗示。不准同伴谈论此事。
适度的学习压力是有益的,把优秀学生学习压力的阀门调到适当的位置,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潜能。未来关于这方面研究应注重现场干预研究,关注压力的积极作用,帮助孩子们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压力问题。
【本文系广州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农村优秀小学生学习压力分析与对策的研究”(课题编号:Gzxy_xx_a208)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楠楠,戴莹.浅析学生学习压力的来源及其疏导策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2):155-156,175.
[2]王陶林.关于农村中学优秀学生资源流失的几点感想[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7(01):97-98.
[3]田野雾.从农民不惜重金将孩子转学县城看农村教育之忧[DB/OL].http://www.dz000.com/a/f6/5764.html,2009-08-30.
[4]吕星.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01):27-28.F210F1DF-1D4C-45F3-ADFB-16066015AA9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