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部委机关内网的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研究与实践
——以国家图书馆海关总署分馆为例
2022-06-24朱蓓
朱 蓓
(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1 部委分馆平台服务现状
为中央国家领导机关立法与决策提供文献信息支持保障,是国家图书馆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职能[1]。以1999年成立的原国家图书馆人事部分馆为肇始,截至2019年7月,国家图书馆先后建立了17家分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变化发展,部委分馆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用户对数字化服务的需求尤为突出。以传统参考咨询为核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国家图书馆服务部委分馆的方式,从单一化的参考咨询服务逐步形成了集培训、讲座、展览于一体的分馆服务新模式。
以2008年立法决策服务平台发布为标志,国家图书馆正式开启了面向部委分馆的数字图书馆平台服务。服务鼎盛时期,开通了包括人社部分馆、宏观院分馆、财政部分馆、民航总局分馆、中央社院分馆、国家行政学院分馆等在内的20家机构用户。2018年底,平台重装改版后,又继续为全国两会、民政部分馆、团中央分馆等机构提供数字信息平台服务。
针对部分中央国家机关用户特殊的内网办公环境,2011年,国家图书馆以民政部分馆内网平台为试点,将外网资源以镜像的方式加载到用户内网中,从而有效地克服了因用户内网与互联网隔离而造成的服务瓶颈,内网平台也是国家图书馆部委分馆中首个嵌入用户办公环境的服务平台[2]。在民政部内网平台服务的基础上,2015年,在为人民法院分馆的服务中再次提供了内网平台服务,这也是国家图书馆部委分馆中,首个面向全国实现垂直性服务的分馆,实现了国家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形式的又一次创新[3]。海关总署分馆于2019年成立,国家图书馆通过为用户搭建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实现数字资源的建设及相关服务,平台在海关总署内网运行,支持全国海关管理网用户在线使用。
2 海关总署用户需求分析
用户需求分析是产品开发工作的前提,由用户需求确定的产品定位,将决定产品的主要功能、服务的用户群体以及产品的发展目标。国家图书馆通过与海关用户沟通合作意向,捕获用户业务需求,找准产品在用户心中的形象,把握产品的建设目标和基调,最终开发出解决用户需求痛点,实现用户使用目的的个性化数字图书馆平台。
2.1 海关分馆概况
海关总署是国务院下属的正部级直属机构,统一管理全国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关境监督管理机关,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目前全国海关共有47个直属海关单位,关员近5万人,海关总署机关内有员工千余名[4]。海关总署数字图书馆在全国海关系统内建立起了以海关期刊资源为基础的专业智库,为全体海关关员、干警提供了电子资源阅读、决策咨询服务数据检索等综合服务,海关总署分馆依托海关总署数字图书馆面向全国三级海关提供服务。
2.2 用户需求分析
2.2.1 建设现代海关文化的需要
海关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海关职业特色的行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海关行政管理的灵魂,是海关行政体系的隐性结构[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也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6]。在总署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上,海关总署党委书记、署长倪岳峰也强调“‘十四五’时期,全国海关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奋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海关,实现新作为”[7]。建设现代海关文化,正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海关的建设指明方向、激发动力、凝聚力量,进而保证海关履行职责、完成使命。
提高公务员个体素质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关键举措,也是构建与服务型机关相适应的海关文化的要求,提高修养的关键是学习[5]。海关总署分馆用户具有自主决策能力强、文献需求与数字资源需求并存的特点。在当前数字图书馆服务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用户希望图书馆能够利用新技术、新环境开展创新服务,把国家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推送给机关的每位干部,吸引和调动关员的求知热情,更好地满足海关关员精神文化需求。数字图书馆平台的构建,将促进学习型机关的建设,对提高海关队伍整体素质,培养海关队伍的核心价值观都具有积极作用。
2.2.2 克服封闭网络环境的需要
在中央国家机关建立内网的过程中,因内网中的内容常常为内部信息甚至是涉密的敏感信息,所以安全保密问题一直是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国家明确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相联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以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8]。因此,一些部委分馆处于与互联网完全物理隔离的办公网络环境中,使其无法获得在互联网环境下提供的平台服务。早在2011年,国家图书馆就通过数据摆渡的方式,将资源以镜像的方式加载到分馆用户信息中心内网中,克服了这一限制带来的问题,使国家图书馆的服务真正嵌入到部委用户日常必需的办公网络中,开创了“外网推资源,内网推服务”的二元化信息服务立体新格局[9]。
2.2.3 垂直领导体制优势的需要
2015年国家图书馆在与人民法院分馆的合作中,通过人民法院分馆平台既向最高人民法院提供了服务,同时也实现了对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系统提供垂直化服务。海关系统与法院系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有从中央到地方的若干级垂直系统,因此,在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上,有条件成功复制人民法院分馆平台的建设模式。通过部委信息中心的内部网络,以点带面、服务全国海关的干部职工。
通过直接与部委信息中心合作,将分馆平台的数字资源辐射到部委内网,覆盖部委各级下属机构的全体工作人员,实现部委分馆数字图书馆垂直化服务。通过以一个平台的单次集中建设和集中运维,实现覆盖全国垂直下属机构的垂直化服务模式,可谓是以最小的资源建设成本,服务了最大的用户群体。
3 平台建设
3.1 建设原则
进行数字图书馆平台设计前,应充分考虑部委分馆用户特性,在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
3.1.1 安全性和可靠性原则
信息系统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石。为推动海关报关业务的电子化建设,提高海关行政执法效能,降低行政成本,海关系统内部开展了一系列信息化建设工程。经过多年的数据整合,海关内网数据库总量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各数据库之间可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大数据带来的安全隐患,对数字图书馆服务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策略提出了挑战。国家图书馆在平台建设中严格遵守部委信息中心的信息安全标准和保密要求,及时调整数字图书馆的技术路线以适应用户现有信息环境。此外,还充分考虑到系统运行时的应变能力和容错能力,保证系统7×24小时安全可靠地不间断运行。系统后台管理模块也具有访问控制机制,不允许随意登录使用系统后台。
3.1.2 易操作性和易维护性原则
一切以用户为向导。工作过程必须满足操作简便性需求,易学易用,同时系统易于维护,用户端登陆后全部实现可视化操作,管理端完全通过WEB方式完成,降低维护的技术难度,同时减少人为隐患的发生。系统功能设计和流程简要不繁琐,标签定义明了。
3.1.3 运行维护低成本原则
中央强调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带头过紧日子。面对部委分馆财政预算大幅削减、项目复杂性逐年加大、项目实施中用户需求不断变化、项目预算划拨不足以支付最终成品的现状,成本问题在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了。在保证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后期运维成本,是项目实施前应重点考虑的方面。增强系统的可扩展性,软件选型、开发技术上既要满足当前的业务数据处理要求,又能符合长期发展的需要,不使用落后的产品与技术,避免投资的浪费[10]。
3.2 平台设计
为在海关总署内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升海关干部职工的文化素养,进一步加强海关文化建设,国家图书馆依托文献信息资源和服务保障的专业优势,为海关总署定制个性化信息平台,提供业务技术指导、专题数据库建设及数字化服务等方面的保障。数字图书馆平台的设计,主要包括内容设计和功能设计两方面的内容,如图1所示。
Fig.1 Functional framework of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Branch Library platform of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图1 国家图书馆海关总署分馆平台功能架构
3.2.1 资源遴选与推送
根据海关总署的需求及工作特点,遴选电子图书、电子报纸、讲座视频等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为海关总署内网系统提供数字资源服务支持。
选取与用户工作内容相关的新闻类资源,通过轮播图模块和热点关注模块,在首页醒目位置分别以Flash形式和新闻列表形式,展现从海关总署官网动态抓取的重要新闻、通知等内容。
从思想道德、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心理健康、法制教育等多个分类中,选取符合用户需求的电子图书提供在线阅读服务。提供国内主流报刊的在线阅读服务,实现按字序、分类、地区多维度的浏览方式,并且每日更新。为海关用户挑选涉及古今中外、多学科纵横贯通的部长讲座视频,根据每年讲座的开展情况,以年为单位更新和补充。讲座视频库集历史与现实、思想与智慧、全球视野与战略思维为一体,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前瞻性,是领导干部提高素质、增强本领、做好工作的重要助手。
作为数字图书馆资源的重要补充,汇聚接入了智库报告、省情概况两个自建专题数据库。智库报告是国内唯一系统收集海外智库中国研究报告的专题数据库,汇集了2012年之后海外著名智库和研究机构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报告,以供海关总署用户及时了解国际上对中国问题的最新动向。省情数据库包括全国27个省(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的行政区划、省级主要领导、省会概况、历史概况、文化事业、地方名人以及历史事件等内容。
3.2.2 资源利用与服务
平台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既有利于面向对象的设计,又便于用户对功能的理解与管理,方便今后功能的扩展。其中主要有两个面向用户的模块,分别是展现层模块和应用服务层模块。前台展现层将数字资源信息传递给用户,实现海关用户在浏览器端对资源和服务的访问使用,主要包括首页轮播图、热点关注、电子图书、电子报纸、讲座视频、智库报告、省情概况七个资源模块。后台管理人员可以在应用服务层对首页轮播图模块进行增、删、改等操作,对热点关注模块中的文章进行增删、编辑、排序等操作。
3.2.3 资源控制与统计
为保证平台的稳定运行,需实现对各地区子平台资源访问流量的控制。通过对系统每次的数据请求进行判断,实现不同IP对应不同的系统连接带宽和并发数的策略。规定一些地区的IP访问可以不限制其与系统连接的带宽和并发数,而一些IP访问则需要先检查服务器当前带宽使用情况,以及当前链接服务器的流媒体播放器数量,然后根据服务器空闲带宽,将部分空闲带宽用于提供流媒体数据的缓冲。
为方便用户对各子平台访问量进行统计、了解各资源使用情况,系统还提供了访问统计服务功能。统计主体包括IP归属地(即用户)和栏目(即资源)两个方面,统计条件可指定日期及时间,统计结果包括“分区域访问统计”“分栏目访问统计”“区域访问各栏目统计”“栏目被区域访问统计”这四个维度。
3.3 关键环节的实现
3.3.1 数据更新
因需每日更新电子报纸数据,为保证外网数据采集的及时性和内网应用的安全性,平台由外网采集服务器(对外接入局域网服务器)、内网应用服务器(业务管理网服务器)和数据摆渡工具(数据同步)三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Fig.2 Network structure design of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Branch Library platform of National Library of China图2 国家图书馆海关总署分馆平台网络结构设计
第一,外网采集服务器:与互联网相连,部署在海关对外接入局域网中,用于每日采集报纸数据。
第二,内网应用服务器:与互联网物理隔离,部署在海关管理网中,搭载平台系统所需的数据库及系统应用,在内网提供网站服务。
第三,数据摆渡(数据同步)工具:将外网采集服务器采集到的报纸数据进行处理,同步导入到内网服务器的相应位置,该工具也可以使用海关内部的网闸代替。
互联网报纸采集服务器运行时,在本机进行报纸的源地址采集工作。报纸采集完成后,通过海关的网闸系统,将报纸的实体物理数据传输到海关管理网中的应用服务器中,服务器获取到实体数据后,进行报纸热区的动态切割并完成报纸数据入库,最终将报纸展示在平台系统中以供查阅。系统使用现有对外接入局域网及海关管理网服务器的网闸功能,不涉及防火墙的端口策略。除上述报纸更新方式外,还可借助海关管理网中的平台服务器进行人工定时更新。
因用户内网与互联网隔离的网络环境,需提供多种方式的数据更新服务,上述通过数据同步工具实现的数据自动更新服务,主要用于满足实时报刊资源的每日更新需求。除此之外,还有工具不定期更新服务及手动更新服务这两种数据更新方式。如省情概况、智库报告等资源,需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不定期地更新,通过自动化的更新工具,完成数据的导出及导入。而对于数据实时要求不强且文件实体比较大的资源,一般采用不定期的手动更新方式。如部长讲座视频资源、电子图书资源,因对象数据量较大,需由工程师到用户现场,手动更新数据至平台服务器以完成服务。
3.3.2 系统集成API
XML文档结构在很多方面可以方便地反映对象的结构,这也是其适合面向对象的软件技术的一个关键点。使用XML对数据源的数据进行处理,它起着接口层或者封装的作用,这样不同应用程序、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都可以交换数据,使用XML作为数据交换工具还可以解决异构数据库之间的集成。针对本平台系统中涉及的数据转换、分析、处理等问题,开发专用的数据接口,采用XML技术作为数据交换的页面描述规范。
XStream是Java和XML相互转换的工具,使用简单并且可以自定义转换,有了这个组件,可以不用考虑具体一个Java对象和XML之间的问题。
4 未来展望
数字图书馆平台在海关总署平稳运行近两年的时间,取得了预期的服务效果。为进一步完善部委分馆数字化图书馆服务模式,尚需在技术手段运用、个性化服务意识、数字资源建设等方面有所提升。
4.1 紧随流行技术步伐
新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文化服务的转型与创新,为立法决策服务开辟出一个崭新的服务维度。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App正在成为数字交互的主要形式。大量移动端数字图书馆平台的成功案例和基于移动端成熟的资源访问策略,都为今后向海关用户提供移动服务提供了技术可行性。使用移动端方式呈现系统,也有助于提高平台在网使用率,更加有效地推动全员阅读。此外,还需紧跟大数据、云计算、AI、区块链、智慧图书馆等数字图书馆前沿技术的发展,提高为部委分馆数字图书馆服务的科技含量。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正式进入商用阶段,依托5G技术传递信息及时准确、安全可靠的特点,图书馆可以提供更快的响应速度、更丰富的业务内容、更智能的应用模式和更加极致的用户体验。AR是一种将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巧妙融合的增强现实技术,广泛运用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跟踪及注册、智能交互、传感等多种技术手段,该技术将计算机生成的文字、图像、三维模型、音乐、视频等虚拟信息模拟仿真后应用到真实世界,两种信息互为补充,从而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11]。VR是一种综合多种科学技术开展起来的计算机领域新技术,它创造一个高度逼真的虚拟环境,使用户的听觉、视觉、触觉沉浸其中并与虚拟世界产生交互,以达到身临其境的体验[12]。图书馆在开展服务时,可以加强对上述两种技术的融合应用,让用户在5G+AR/VR的环境下,通过超清场景互动,享受生动的沉浸式全新文化体验。
4.2 加大数字资源支撑力度
以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为出发点,依托国家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依靠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国家图书馆陆续推出了国情概况、省情概况、世界遗产、智库报告、部长讲座视频等自建专题数据库。自建专题数据库具有产品定位清晰、内容覆盖面广、信息准确可靠、更新频率稳定等特点,是服务部委分馆必不可少的数字图书馆产品。未来应注重加强各类数据资源的采集与保存,发掘与梳理用户服务过程中产生数据所含的信息价值,为今后专题数据库资源的建设发展和用户服务策略的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然而,自建专题数据库并不能完全满足部委分馆用户对数字资源个性化的使用需求。以往的服务过程中,出现过用户需要而国家图书馆并未采购,或因版权费用过高、应用场景严格限制在馆区内,导致无法提供个性化资源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图书馆资源采购部门,需适当考虑将部委分馆用户所需数字资源纳入采购计划;另一方面,可继续通过数字资源联采模式,实现国家图书馆与中央国家机关信息服务机构资源的共建共享。这一数字图书馆服务形式,不但通过降低采购费用,节约了资源采购成本,而且还通过将数据库运维管理委托给资源提供方,降低了用户的管理成本。用户所采购的资源通过部委机关内网平台实现一站式访问,由第三方负责后续的运维工作,从而缓解了分馆人力不足的管理压力。
4.3 加强个性化服务意识
虽然当前在部委分馆数字图书馆平台的建设上,是以每个部委需求为基础,尽量依照用户的工作特点和重点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数字资源的选择与系统功能的设计,但在提供用户个性化服务上仍存在明显的不足,距离一馆一平台、馆馆有特色的服务目标也有一定的差距,在提高数字图书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针对这一问题,应以研究用户特点为基础,向分馆用户提供立法决策服务,通过获取更多的用户知识,全面准确地把握用户的职责定位,从而对用户环境及相关利益机构进行全方位的策略研究。同时还可以通过对用户的交流访谈记录、运行维护记录、个体兴趣偏好等信息进行分析,梳理用户对信息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使用方式与习惯,构建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流程。
5 结束语
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为各级政府机构提供决策参考和信息咨询服务是全媒体时代赋予图书馆的责任[13],面向部委机关内网的数字图书馆平台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近年来,全球信息技术不断加速发展,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持续走向落地。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不仅在信息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应用,也正加速与各行各业深度跨界融合。这一时代机遇为国家图书馆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创造了可能性,但来自各方的外部威胁也正不断向处于传统文化服务领域的图书馆发起多方面的挑战。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我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都产生了巨大冲击。后疫情时代,公共图书馆应更加重视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扩充数字资源储备,补足短板,健全符合本馆自身发展的数字资源馆藏体系。处在万物互联的时代之中,数据洪流借助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很快会造就一个智慧型社会[14]。图书馆行业唯有通过自我革新,才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紧随其他行业的步伐迈入智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