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

2022-06-24胡伟华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2年9期
关键词:耦合度山东省耦合

苗 鑫,胡伟华

(内蒙古师范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已经成为指导我国保护生态环境、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实现飞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研究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情况,将会对山东省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991年,格鲁斯曼(Crossman)和克鲁格(Krueger)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指出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呈现“倒U型”关系。随后,多名学者发现曲线呈现不同的形态特征,“倒U型”“正U型”“倒N型”“正N型”等[1,2]。当前,许多学者对经济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诸多研究采用了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发现,30个省份地区的环境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属于初级协调阶段,经济发展为主要制约因素[3],中部地区、除重庆外的西部地区与河北省属于经济、旅游与生态环境基本协调发展地区,其他省份均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阈值[4]。部分学者转向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北京市经济—生态—旅游耦合协调度整体呈上升态势,但仍然濒临失调[5]。宁夏旅游业与经济发展两系统正处于协调发展阶段[6]。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旅游业与环保产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以及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水平逐渐提高,东北三省旅游业与环保产业协调发展情况逐渐好转[7-10]。关于黄河流域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情况,整体呈现“拮抗—磨合”的演进态势,区域差异比较明显,上游和下游省份协调发展情况较好,而中部省份相对滞后[11]。

基于已有的文献分析,学者们对我国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有了较多研究,研究方法多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区域经济为主,京津冀地区的研究颇多。但作为人口、农业、工业和海洋大省的山东省来说,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笔者在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选取适当的指标对山东省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进行测度评价,来分析山东省经济与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寻找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的短板,为实现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数据来源于2004年—2018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确保了数据的可获得性与真实性。为了分析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关系,参考现有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指标体系进行统计考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相关指标,结合山东省地区的特点及本文研究的要求,筛选出可以全部量化且能获得的24个具体指标,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各12个指标。类型“+”“-”分别为正/负向指标,表示指标对此系统的影响为正/负向作用。

1.2 数据标准化处理及赋权

标准化处理的步骤如下:

(1)

(2)

第i年份中第j项指标的权重Qij:

第j项指标的信息熵Sj:

计算评价指标的熵权:

(3)

1.3 耦合协调度模型

假设U1,U2,…,Um表示评价经济发展系统的m个指标,V1,V2,…,Vn表示评价生态环境系统的n个指标,那么综合评价指数为:

(4)

(5)

其中,f(U)、g(V)分别表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U′、V′分别表示两系统标准化处理且经过平移后的值,ai、bj分别为各系统中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

本文使用的耦合度模型如下:

(6)

(7)

T=αf(U)+βg(V)

(8)

其中,C为耦合度,且0≤C≤1,C值越大,表明两系统的耦合性越好。耦合度通常反映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大小,但很难反映出两个系统之间的整体效益与协调水平,因此,为了描述两系统的发展水平,需要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见公式7)。其中,D表示耦合协调度,D越大表明两个系统的发展水平较高。T表示经济发展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反映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整体效益水平,α为经济发展水平权重,β为生态环境水平权重,假设经济发展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因此取α=β=0.5。

此外,参考单良[12]的分类标准,划分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等级分类:0

2 实证分析

运用熵权法,算出两系统中各个指标的权重(见表1)。在已知各指标权重的基础上,算出两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将综合评价指数带入耦合协调度模型,得到耦合度和协调度,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区域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表2 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分析结果

2.1 综合指数时间演变分析

由表2中数据可知,从时间演化来看,2004年指数有所下降,2008年—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增幅减小,随后,经济蓬勃发展。整体来看,山东省经济发展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整体呈飞速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0.081逐渐上升至2017年的1.000,这表明近年来,山东省经济高速发展,经济规模扩大,经济结构逐渐优化,经济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提升。

从生态环境系统来看,自2003年以来,山东省生态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一直处于波动状态,2003年—2006年期间,指数逐渐下降,在此期间,山东省圆满完成“十五”计划目标,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上,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着工业耗能的增加,再加上人口规模变大,废弃物排放量递增,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此阶段,山东省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任务艰巨;2007年—2010年,生态环境水平有所提高,随后两年出现短暂下降;2014年—2017年,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的补偿作用逐渐明显,十八大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强对环境的修复与治理,同时,人们更加关注生活质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因而,近几年生态环境水平逐步回升。

整体情况来看,15年间,山东省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水平并不稳定,表现为上下波动,近年来有所好转,生态环境情况依然严峻,经济与生态环境的整体效益水平由2003年的0.318上升至2017年的0.760,增幅为138.99%,整体效益水平稳步提高。

2.2 耦合协调度分析

根据表2,从时间演化来看,山东省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度呈现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趋势,2004年经济与环境系统处于拮抗阶段,大量资源投入经济,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2003年和2005年处于磨合阶段,经济进一步发展,由于生态环境的制约作用,大量资源投入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得到改善;2006年以后,两系统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两系统的相互影响显著。2004年,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处于失调衰退阶段;2003年、2005年和2006年,处于濒临失调状态;2007年以后,耦合协调度逐年提高,由勉强协调发展提升到2017年的良好协调发展,整体来看,山东省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态势良好。

2.3 滞后情况讨论

如果f(U)/g(V)<1,则表明山东省该年处于经济发展滞后期;如果f(U)/g(V)=1,则处于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时期;如果f(U)/g(V)>1,则处于生态环境滞后期,具体情况见表2。

据表2可知,山东省先后经历了经济发展滞后期和生态环境滞后期,2003年—2011年,山东省经济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整体水平不高,经济发展滞后;2011年—2017年,滞后类型转为生态环境滞后,较快的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2017年相比2016年,情况有所缓解。当前,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山东省应提高森林和绿地覆盖率,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增加投资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提高环境质量,实现向优质协调发展的转变。

3 结论与对策建议

3.1 结论

基于山东省2003年—2017年的相关数据,笔者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实证分析了山东省经济发展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变化,并对其形成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①从时间演化来看,山东省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稳步上升,经济发展迅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在0.45的水平上下波动,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一般,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②从时间演化来看,山东省经济与环境两系统的耦合度由2003年的0.502上升到2017年的0.949,经济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程度增强;耦合协调度由2003年的0.400上升到2017年的0.849,两系统属于良好协调发展。③从影响山东省耦合协调的因素来看,2003年—2011年,经济发展滞后,2012年—2017年,生态环境滞后,由此可见,山东省应重点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力度,以突破现在的僵局,实现向优质协调发展的转变,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3.2 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中首次加入了“美丽”,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政府和人民日益关注的话题,要发展经济,更要关注生态问题,天蓝、地绿、水清成为我们的美好追求与目标。近年来,山东省经济发展迅速,保护生态环境尤为重要。

3.2.1 加强生态修复,保护生态环境。按照“依法治理、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自然修复”的原则,创新生态修复机制,推进重大生态修复项目顺利进行,加大财政投入,保护森林、水域,提高森林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

3.2.2 节约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按照“保护优先、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发展低碳经济,合理控制工业和居民生活产生的“三废”,降低环境压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科技提高“三废”的利用率,加强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3.2.3 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第三产业。将生态与经济联系起来,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提高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水平,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按照“国家总体指导、省级统筹推进、各市具体落地”的工作模式,各级各部门合力绘制山东省生态图,相关部门制定近期的生态目标,加强短期治理,做好长远规划,深入经济内部,涵盖城乡居民生活、工业、服务业等各个方面,促使山东省经济与生态环境优质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耦合度山东省耦合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山东省即墨市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
多星座GNSS/INS 紧耦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