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趣味性提升策略探讨
2022-06-24娄晓婷
娄晓婷
摘 要: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对小学生成长发展尤为重要,要重视小学音乐课程的趣味性教学。本文阐述了趣味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小学音乐教学的积极作用和教学现状,提出了开展趣味性小学音乐教学的具体途径,旨在促进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趣味性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多方面的教学内容是趣味性的基本前提,将趣味性充分融入老师所讲解的音乐知识点中,利用无形的音乐知识内容和有形的课堂教学手段,逐步渗透和展现音乐课堂的趣味性,能够培养小学生在小学音乐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好奇心。
一、趣味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基本内涵
趣味性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表现出明显的亲和力,可以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趣味性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让小学生通过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学习感受到知识技能和学习乐趣,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音乐学习进行更深层次探索的热情,促使小学生被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所吸引。趣味性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小学生理解和接受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基础内容,对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进行培养和提升,为小学音乐课堂营造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另外,趣味性主要以“活跃、轻松”为基本原则,目的是指导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并且培养小学生音乐学科的艺术素养和艺术能力。因此,老师应该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改变以往的教学手段,营造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情境,促使小学生感受到音乐学习的快乐,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推动小学音乐逐步朝向趣味性教学发展。
二、音乐教学活动在小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一)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艺术素养
音乐作为小学教育中的艺术类课程,在长期对小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和音乐教学的影响下,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艺术素养。音乐教学需要老师向小学生讲解歌唱技巧和音乐理论知识,引导小学生对歌曲的演唱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在学校活动中表演歌曲节目,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在音樂教学活动中的胆量和信心。通过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带领小学生欣赏优秀艺术作品,可以培养小学生对歌曲的欣赏能力,丰富小学生的音乐内涵,促使小学生建立科学的音乐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有利于实现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二)有利于减轻小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压力
小学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不言而喻,学校、老师以及家长对于小学教育水平、教育状态十分关注,这也是小学生存在文化课学习压力的重要原因。在小学教育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影响下,虽然小学生的学习模式和知识体系有所改变,但是仍旧存在较重的文化课学习压力,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则有利于减轻小学生的文化课学习压力。音乐教学活动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实现小学生身体和心理的放松,为小学生带来不同文化课教学的学习感受和学习乐趣,在减轻小学生文化课学习压力的同时保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
优秀艺术作品中都蕴含着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经验,同时也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思想情感和道德品质,在小学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指导小学生在成长中建立积极的价值意识。小学生的思维意识比较活跃,同时小学也是规范其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需要向小学生渗透积极的优秀艺术作品,在欣赏的过程中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对道德素质有正确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在以音乐表达的形式下规范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相对来说更加易理解和易接受,在小学生成长中具有重要的道德素养提升作用。
三、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缺乏先进的音乐教学设施
由于音乐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较低,大多数学校并不重视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其中缺乏先进音乐教学设施的问题尤为突出,直接影响了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部分学校因为资金短缺问题,并没有在音乐教学中投入合理的资金用来采购教学设施,而是将资金投入语文、数学等在考试中涉及的文化课教学中,所以部分学校并没有钢琴、多媒体设备等开展音乐教学活动的基础设施,导致现阶段的音乐教学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标准。农村小学的教学设施缺乏更为严重,小部分学校甚至都未设立音乐这门课程,直接剥夺了小学生接受音乐教学的权利,不利于小学生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艺术素养的培养。
(二)音乐老师专业性较低
现阶段小学音乐教学之所以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因为音乐老师的专业性较低,无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向小学生讲解和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音乐技巧,因此难以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不专业的音乐老师无法提高小学生音乐教学质量,学校对音乐课程的忽视导致缺乏专业化的音乐老师,部分学校不仅不愿意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投入资金来采购教学设施,也不愿高薪聘请具备专业教学能力和音乐素养的音乐老师,所以大多数音乐课堂中的老师都是由文化课老师兼任。因此,小学学校需要重视音乐课程的重要性,组织音乐老师进行专业性学习和培训,为小学音乐教学活动提供专业的音乐老师,打造高质量的音乐教师团队。
(三)小学音乐教学目标偏离小学生实际发展
部分学校在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时,并不关注音乐教学质量,那么小学音乐教学目标就会偏离小学生实际发展,无法有效培养小学生对音乐技巧的学习能力,也无法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小学生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大多数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只是形式主义,并不关注小学生在课堂中对音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重要歌曲的演唱,未将“促进小学生艺术培养和能力发展”作为小学音乐最终的教学目标,更有甚者,将音乐课堂当成小学生自由娱乐、自主学习的课堂。
四、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趣味性的具体措施
要想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就要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具有先进性和趣味性的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提高小学生对音乐课堂的认识和好奇,从而充分挖掘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乐趣。根据音乐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将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应用在音乐教学中,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加直观地欣赏和感受优秀音乐作品,引导小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结合音乐知识点和信息技术的同时,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速度和掌握程度,保证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爱唱歌的小杜鹃”这一课时,老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的教学优势,为小学生播放小杜鹃在森林中“歌唱”的音乐和视频,先让小学生对小杜鹃的叫声有所认识和了解,吸引小学生对本节音乐教学课堂的注意力和好奇心;接着引导学生对小杜鹃的叫声进行模仿,营造轻松的音乐教学活动,并且能够提高小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参与性;最后根据范唱带领小学生对这首歌曲进行学习,在让小学生感受到本届音乐课学习乐趣的同时,主动对小杜鹃的叫声和这首音乐模仿和学习,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乐趣。
音乐作为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对小学生艺术素养和思想道德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优化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手段,选择有趣的音乐课堂导入形式,有利于促进小学生音乐学习效果和音乐艺术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瑛. 小学音乐教学趣味性提升策略探讨[J]. 互动软件,2021(02):206.
[2] 黎志红.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趣味性[J].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1(02):120.
[3] 许英丽. 趣味性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应用方式[J]. 魅力中国,2021(05):311.
(责任编辑:罗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