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民初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分析

2022-06-23马云静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堂教科书文化

马云静

(北京市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北京 海淀 100089)

随着清末民初教育革命的开展,教会学校、洋务学堂等新式教育机构纷纷出现,教育的首要目的发展为普及大众教育,使普通民众得以接受基本的基础知识教育。教科书作为承载新式知识的重要载体,在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将新知识、新思想、新技能纳入其中,成为学校的必备教材。回望清末民初教科书波澜壮阔的演进历程,可以将其发展划分为引入、完善和规范三个阶段。

一、清末民初语文教科书发展的三个阶段

“鸦片战争后,在‘中体西用’思想的引导下,新式教科书从内容到形式极力吸收现代知识,近代中国教科书开始发生转变。”[1]38

(一)西学引入阶段

西学教科书的翻译引进阶段大致为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这一时期引进的西学书籍几乎都是科学技术类,成为中国早期教会学堂的主要教材,主要由教会学校和洋务运动主导的机构编译和出版。引入的书籍都是各领域内最新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著作,如墨海书馆出版的《光论》《数学启蒙》《谈天》《大英国志》,美华书馆的《英字指南》《法字入门》等。广学会以及学校教科书委员会等组织为西学引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使得前沿的研究成果迅速传入中国。此外,自然科学知识的引入也对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物理学、化学元素周期表以及光学、热学等知识,通过传播,既成为先进社会人士新知的主要来源,也满足了新式学堂教学的需要,客观上为中国教科书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自编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是在引进西学书籍的基础上,自行编写的阶段,并由自编教材逐渐取代引入教材。20世纪初,我国新式学堂迅猛发展。1897年,南洋公学自编教科书《蒙学课本》最为有名;上海三等公学堂主张将新式教法推行天下,编写《字义教科书》作为蒙学用书;无锡三等公学堂1901年完成《蒙学读本全书》七编;商务印书馆审时度势,于1903年启动大规模适应新学制的教科书编写工作,出版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套教科书——《最新教科书》[2]23,将大量的新知识和新事物呈现在学生眼前,同时覆盖了学制要求的所有科目。正因为现代新知识、新技能的引入,使教科书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依据发展普通教育、教以日用普通文化知识的原则,图文清晰,内容明了,使新教科书一出版就广受欢迎。在中国近现代教科书史上,“留日学生群体登上舞台,编译大量中学教科书,使得文化启蒙体系逐渐完备,早期教会学校和洋务学堂引进的多为自然科学,而留日学生进入日本学校后,涉猎学科范围十分广泛”,[3]78-79大范围地引进了科学、文明、宪政、法制、经济等新知识、新理念,影响和刺激着中国文化的变化发展,也促进了中国文化推陈出新。

在社会和教育的大背景下,自编自创的教科书逐渐取代引入教科书。至清末,教科书要素日益完善,既适应了新学堂的发展需求,也体现了知识精英们力求用新思想启蒙群众的强烈愿望。

(三)教科书规范阶段

清末民初时期实行新政,推行改革,明令兴办学堂,教科书的编纂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02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通令全国遍设学堂,新学教育体系初具规模,发展势头强劲,此后教科书发展进入兴盛时期,逐渐走向规范化阶段。”[2]4清学部建立了教科书最重要的制度—审定制,根据国家统一的教育宗旨,国家、地方、民间个人都可以编写教科书,由国家统一审定后发行。民初教育部不断完善审定制。辛亥革命后,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推出全新的教育宗旨、课程标准、学制系统,掀起了教科书变革大幕。世纪之交的教科书如洪水般涌来,中华书局的《中华教科书》《新制中华教科书》、商务印书馆的《共和国教科书》等,其宗旨适应共和新体制,其内容、方法贴合社会实际,规模大,知识全,在教科书中随处可见现代发明的介绍,科学与民主知识把中国人的科学理性启蒙引向高潮,为民主科学理念在中国生根发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清末民初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的基本内容

教科书的发展历程,是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继承优秀的文化的过程,树立了基本的文化选择取向,为培育国家人才而指明方向。清末民初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科学知识、民主政治、中国传统文化。

(一)科学知识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科书建设开始被迫进行文化选择。

随着口岸开放,西方人成立了教会学校,并译注了大量书籍,墨海书馆出版的书籍中,数学、物理、天文、历史等科学知识占比较大,如《光论》《数学启蒙》《重学》《谈天》等。在大批救亡图存的爱国志士的坚持与努力下,洋务学堂教科书大量引进和翻译西方的先进科学,使新知识、新思想、新文化迅速通过教科书涌入中国。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大力引进最新的现代知识,且以科学技术知识为主,这在《万国公法》《算学课艺》《化学鉴源》《地学浅释》等教科书中可见一斑。商务印书馆于1903年出版的《最新教科书》条目众多,覆盖新学制所要求的所有科目(见表)。

表商务印书馆《最新教科书》部分概况

(二)民主政治知识

鸦片战争后,国人不断反思积弱之源,开明知识分子在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开始接触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西方国家的政体和国体等有关知识被引入教科书,最早反映在《瀛环志略》《地理全志》《万国公法》等教科书中,如小学相关的课文有《国体与政体》《共和政体》《政党》《宪法》等。甲午战争后,新式学堂和个人编写教科书开始兴盛,民主政治内容渗透到教科书中。1901年的《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名为识字课本,实际上有大量民主政治概念深入其中。1904年,商务印书馆印发的《最新国文教科书》编入专门论述民主政治的课文,为谋求中国独立与富强,还编写了大量引导公民自治活动的课文,如《自治力》《自治》《地方自治》《选举》等[3]63。

(三)中国传统文化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与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但教科书编写者意识到有必要重视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传承与坚守传统文化,1905年成立国学保存会,将我国五千年之学术精要重大者,融会于教科书中,其志向要编写《国学教科书》。“这五种教科书即经学教科书、伦理教科书、中国文学教科书、中国地理教科书和中国历史教科书。”[3]109-110这些书供高等小学、中学教学使用,在国学教科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勤俭节约、乐于奉献、知礼守礼、团结友爱等优秀传统美德在教科书中得到反复强调;仁、义、礼、智、信一直是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修身类教科书中不断提及,教科书中始终涌动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德为中心,清末民初教科书十分注重传承情感体验的作用,书中编写了很多爱国主义篇章,如《男儿第一志气高》《黄河》《中国男儿》等;在追求现代价值观时,也编排了大量的如《俭徳》《惜物》《节俭》《廉洁》等强调勤俭节约的文章;1907年出版的《修身教科书》第一册阐释了礼仪的重要性,注重民族礼仪的源远流长和实践。这些都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清末民初的教科书中,传统文化价值观并没有在西方文化冲击之下而消亡,而是在开放性中走向了新的历史时期,展现了文化自觉与自信。

三、清末民初语文教科书文化选择原因分析

教科书是文化传播与发展最实际的工具,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通过教科书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影响清末民初教科书文化内容选择的因素众多,但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与思想觉醒、文化进步。

(一)社会文化思潮

“1840年,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船坚炮利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由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之前的教育,单就思想上来说,主要受传统文化思想,特别是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而社会性质的变化使得一部分先进分子开始反思中国的教育”[1]37如林则徐主张的“睁眼看世界”,魏源主张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戊戌变法等。新式学堂的迅速发展,对教科书的需求变得迫切。

19世纪60年代开始引进的西方翻译教科书大多为科学技术型书籍,此时已无法满足教育需求。新式学堂纷纷编写教科书,如南洋公学编写的《蒙学课本》最为有名,无锡三等公学堂所著《蒙学读本全书》是同期最优秀的教科书,上海澄衷蒙学堂编写有《字课图说》《本国地理教科书》等优秀教科书。与此同时,民间书坊各式各样的教科书相继出现,如《蒙学科学全书》《中国教科书国学讲义》《中等化学教科书》《广州府中学堂文学课文》等。

(二)关键文化事件

清政府颁布的《奏定新学堂章程》确立了教科书审定制,国家、地方、民间及个人都可以多渠道、多层次编写教科书,再由国家统一审定后发行。

1901—1904年新学制颁布实施阶段,《最新教科书》出版发行,是中国第一套现代意义的教科书,其要素齐全,很快就取代了西学教科书。

五四新文化运动席卷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使教科书的编写追求科学性、民主性。伴随着新文化运动,小学白话文教科书取代了文言文编写的教科书,逐渐普及。

语文教科书中的文化构成是多样复杂的,但语文教科书编写也需要照顾和平衡好各种类型的文化,求得文化比例的均衡与和谐。清末民初教科书的文化立足时代背景,选取优秀文化内容进入教科书,这对现今教科书编写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学堂教科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备急千金要方》:中医急诊教科书
谁远谁近?
藏起来的教科书
对一道教科书习题的再探索
被藏起来的教科书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