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00 后接棒职场,老一套的管理办法还跟得上吗?

2022-06-23刘振思

上海工运 2022年1期
关键词:一代人职场管理者

刘振思

22年前,1771万千禧宝宝响亮的啼哭向世界宣告:00后,来了!2022 年,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 万,千禧青年将步入社会。

和很多的80后、90后不同,00后大多生于物质条件更加富裕的成长环境,他们不仅仅为了生存而工作,所以,这也意味着传统的薪资福利待遇不再成为00 后这代职场人的最重要考虑因素,他们更多关注“自我认同”和“价值的实现”。

00后初入职场:工作太简单会辞职

00 后出生在一个物质生活相对充裕的年代,他们是从小没怎么“吃过苦”的一代人,也是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尽管没有哪一代人愿意被轻易定义,但00后仍不可避免地被打上了“个性强烈”“思维活跃”“享受生活”等标签。如今,踏入职场的他们,又有何不同?

不久前,中青网的“求职话题”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选择企业,高度重视公司的发展速度和个人的成长,重视职业挑战;毕业生对薪水和升职的期望随着年龄增长,对于个人发展速度的期望也呈现上升趋势。

在00 后求职者看来,公司发展、个人成长、工作氛围、弹性办公都是他们非常看重的就业因素,他们更愿意跟着公司一起“坐火箭”。

薪水低不再是00 后辞职的唯一原因。工作太过简单、不能实现自我价值,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人也会选择辞职。

在某些程度上来说,00 后和95 后的职场新人整体特点相似。对于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而言,他们对于成功的愿望和动机,更多受个人兴趣影响,强调自我驱动,注重成长速度和价值实现。当找不到兴趣点时,会表现得很“佛系”,纵有外界的“鸡汤”也很难激发他们的热情。当取得阶段性成果时,他们需要获得及时的反馈激励,以满足个人价值感的需要;他们在意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注重私人时间,工作之余会充分享受生活,较反感工作与生活的重叠。

“如果单纯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这样会让我觉得很无趣。”即将毕业的小琴自称是一名非典型的00 后,在她看来,其实大众没有必要给他们“贴标签”,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方式而已,且各有不同。“工作固然是为了经济独立,但在经济独立的同时,选择一份有认同感的工作、志同道合的团队,或许才会让自己更满意。”

工作不是单纯的“饭碗”,自我成长才是永远的命题。比起挣钱,他们更在意成长空间和价值体现。

忙碌于新一届校招的Selena,最近正在和人资团队重新规划和优化新人培训计划。作为企业的HRPD(人力资源业务合作伙伴),她明显感受到,近年来的职场新人对于项目的参与度兴趣在不断提升,单纯的岗位介绍,已经很难吸引更优质的人才。“在工作任务上来说,他们对于手头工作项目更加强调参与感;在无具体信息背景的情况下工作会感到反感,‘为什么做’‘有什么资源可以匹配’是他们更加关注的点;而且开会氛围更加活跃,有自己的想法和发言。”

与其说是管理好95 后、00后,倒不如说,是要引导好这些职场新人。上班,他们更加强调个体体验,包括视觉、听觉、味觉和触觉等,如公司的办公环境、工作氛围、协同效率、沟通方式和公司福利等。良好的氛围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新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使他们增加内驱动力、引发更多创新与思考,从而提升工作动力和问题解决力,还能提升安全感和归属感。

从刚性到柔性的管理模式

人变了,管理的模式自然也要随之变化。

管理学博士、中信银行总行合规部高级经理蔡宁伟,对于如何管理蓄势待发的00 后职场新人有自己的理解。在他看来,最根本一点,雇主和雇员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在人力市场上,买方市场正在向卖方市场倾斜,劳动力短缺更加速了这一变化。

马斯洛需求理论早就告诉我们:当底层需求满足以后,更高层次的需求将会极大刺激人们的动力。或许,企业管理是时候从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了。刚性管理以制度为核心,以制度约束行为;柔性管理以人为核心,进行人格化管理。人格化管理的标志是激励重于控制、实质重于形式。蔡宁伟认为,从观察到的管理实践来看,柔性管理最大的困难不是该如何操作,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其最大的问题来自于管理者自身。他建议,面对年轻一代的职场新人们,管理者要放下较强的控制欲,从内心出发以员工为本;从企业角度出发,构架对于人才创造潜能的激发。“中国的管理者大部分从绩优员工提升而来,绩优不等于会管理,管理技能与领导力培养还需要加强。”

“对于职场新人的管理痛点,最直白的一点来说,以前的惩罚措施越来越难发挥作用了。”作为上海一家科技软件企业的HR 冯敏深有感触。“科技软件开发人才难得,又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你越约束他们,他们越和你反着来,不论是业务条线、还是销售条线,他们各有特点,以前的规章制度也在不断优化。”冯敏举例说,针对开发软件项目的研发人员,在作息上给予充分的弹性安排,在绩效考核时侧重创新创意的积累;而针对销售条线的新人,出于职业操守等考量,则注重牢固纪律观念,但又在晋升、培训上多花功夫,提升企业认同感。

“在对年轻员工的访谈中,我们发现90 后员工有创意,有活力,懂是非,对于他们认同的目标,会付出超过想象的努力。”蔡宁伟思考,对于管理者来说,沟通可能是管理的第一步。即便存在这样那样的情况,对未来我们还是保持乐观,因为现实会倒逼管理者作出改变。

00后也将改变职场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田丰认为,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趋势来看,00 后有着80 后、90 后无法比拟的优势。00 后是接受高等教育比例最高的一代人,同时还是自带创新基因的一代人。

田丰解释道,00 后这一代年轻人,从小就把兴趣爱好作为学习和求知的原动力,也天然掌握了网络等新技术的使用手段,眼界开阔、乐于实践、追求创新,新时代赋予了00 后放飞梦想的可能和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在00 后步入职场的如今,企业和社会更多需要思考的,可能还是如何塑造有助于00后实现自我、创新成才的职场空间。田丰建议,对于初入职场,依然棱角分明、有待磨砺的00 后,社会大众“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而应更多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兴趣,激发起他们自我实现和自我创新的内驱力。

时代在发展,步入职场的00 后,大部分更自信和勇敢。他们只做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会对很多大家习以为常的事情提出质疑和挑战。他们更加清醒,他们会认真工作,但是大部分都仅限于8 小时内。看到他们,我们依稀会想起刚工作时的90 后和80 后。他们都曾经也这么青春和勇敢,不过岁月在他们很多人身上,侵蚀出了职场特有的圆滑和温顺。

但是我们能够在00 后身上看到他们更不容易被改变的希望。假使这样的00 后的占比超过了某个阈值,职场将不会改变他们,而是被他们改变。

猜你喜欢

一代人职场管理者
一代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每一代人都被质疑“垮掉的一代”,但每一代都没有垮
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歌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我们那一代人都崇拜毛主席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