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始于初心 臻于匠心
2022-06-23余璇通讯员董艳芳王勇编辑曲艺
■本刊记者 余璇 通讯员 董艳芳 王勇/ 编辑 曲艺
“其实,在我们工区还有很多同事都比我优秀,我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员。”眼前这位身高1.87米的男人,刚刚完成了一场紧急检修任务,身上扛着十几斤的作业工具。
弧光电流间,他的多重身份在不停切换。他既是凭借纤细索线攀援在百米高空进行作业的“电力医生”,也是废寝忘食只为跨越一个个障碍、解决一个个难题、优化一个个细节的“电力工匠”,还是同事们眼中爱琢磨、敢创新、不怕难的“技术导师”。他就是国网河北衡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副主任李宁。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李宁选择长期工作在输电线路检修生产第一线,不怕吃苦,勇于创新,工作18年来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
勤学苦练 门外汉成长为技术能手
“能到线路工区工作,我特别兴奋,因为这里走出了许多劳模和先进,就是我心里的‘梦之队’。”2004 年,从部队退役的李宁来到当时的衡水供电公司线路工区(现输电运检室)工作,成为一名普通的输电线路工人。直到今天,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的情景,李宁依然难掩激动之情。
可是现实总会给人当头一棒。到了班组,他发现无论是领导,还是工友,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且工作那么枯燥、单调和危险。大家穿着土里土气,一天到晚在野地里风餐露宿,不是走十多千米去巡视线路,就是爬上十多米甚至更高的杆塔进行检修、维护,冬天一身土,夏天一身泥。因为专业知识不足,他工作起来也并不顺利,常常巡线都跟不上老师傅的脚步。
“那时候真的挺担心的,这个集体这么优秀,我很害怕拖后腿。”他说。
慢慢地,李宁跟工友们熟悉起来,每天忙忙碌碌、早出晚归,他也开始利用各种时间学习专业知识。
可是,李宁还是觉得自己和老师傅们不一样,但究竟哪里不一样,他还真有点说不上来,直到经历了那次抢修……
那是个大年初七,天气异常寒冷,地上的积雪已经将近10厘米厚。中午时分,正在休假的李宁突然接到了电话,一条退运的35 千伏线路发生掉线事件,导致交通中断。不到1个小时,线路工区就已组织20 多名作业人员赶到了作业现场,当时,天上还飘着鹅毛般的大雪,雪融化后,一脚下去,鞋就湿透了,路上的车已经堵了几千米,抢修车辆在距离抢修点1000 米的地方就再也走不动了。一下车,李宁刚想发牢骚,只见带队的副主任李树平说了句“大家注意安全”,就率先戴上安全帽,背起抢修工具,深一脚、浅一脚地向现场走去。见此情景,大家也丝毫没有犹豫,整理好工器具跟了上去。
看到这群戴着安全帽、扎着安全带、背着工具,一步一滑走向现场的人,李宁突然明白了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差距。
于是李宁暗下决心,一定要学出个名堂来。每次去工地,他都会随身携带笔记本,把当天遇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再自己查书籍、资料寻找答案。日子久了,他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学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
凭着永不褪色的军人品格和永不服输的精神,李宁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国家电网公司技术能手”“河北省劳动模范”“国家电网公司特等劳动模范”“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等荣誉称号,成了名副其实的专家型人才。
信念使然 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在所有的参赛选手中,我是年龄最大的,理论基础和实操技能都不算出色。说实话,一开始我也没信心。但我们输电专业就有这个传统,越是觉得不行的事儿越要试试。不畏强手,敢争第一。”2014年那个夏天对于李宁来说印象格外深。为了准备“国家电网公司2014 年220 千伏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理论知识准备、团体项目配合、个人项目强化,每一个环节他都不放过。正值酷夏,室外气温高达39 摄氏度,但是每天早上天不亮,他就准时出现在训练场,身上布满擦伤和淤痕也不曾停下。白天超负荷训练,晚上还要继续学习理论知识,2个月的时间,李宁的体重骤减20多斤。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操作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李宁带领参赛团队勇夺个人第一、第二名,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
比赛时敢打敢拼,工作中同样精益求精。作为高压输电线路的守护者,为确保优质、高效完成线路运维及检修任务,李宁在充分总结常规线路巡检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以专业+属地巡视为基础,创新开展通道巡检,结合无人机巡检和在线监测两项新技术,构建实施“3+2”模式立体化巡检体系,全面提升线路巡检管理水平。在他和同事的共同努力下,衡水供电公司负责运维的3200余条线路实现了连续25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2017 年,国家电网公司组织人员奔赴西藏阿里地区帮扶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李宁作为技术骨干,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奔赴阿里地区参与电力项目建设。
在5 个月的时间里,他忍受着高原反应的种种不适,积极开展工程物资管理工作,确保阿里地区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顺利实施,按时投产,圆满完成了西藏阿里地区电力帮扶任务。
在他的带领下,衡水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室先后有3 名员工奔赴阿里地区参与长短期帮扶任务,把输电人坚实的足迹印刻在雪域高原。
匠心传承 百花齐放铸就共同梦想
“爱琢磨,干活动脑子”是同事们对李宁的一致评价。只要工作中觉得有不顺畅、不安全的地方,李宁都会不断创新,努力提高工作质量与水平。
“就拿我们发明的这个防震锤复位器来说,第一代复位器研制出来以后应用效果很好,可随着施工工艺的不断改进,就出现了一些问题。于是,从2018年6月开始,我们对复位器进行了升级,解决了很多难题,才有了现在的第二代复位器。现在的工具材质更轻,操作更简便,安全性也更高,很多单位都在推广应用。”于李宁而言,创新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创新也要与时俱进。
李宁先后主持、参与改进作业工具、材料178件,攻克生产技术瓶颈20 余项。其中6 项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 项成果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参与研发的2 项成果获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金奖,2 项成果获中国(合肥)专利技术成果交易会金奖,2项QC课题获全国优秀质量小组称号,3项QC课题获河北省科技质量成果奖。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8年李宁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李宁开始把自己工作多年的经验成果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年轻人,并根据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和技术攻关中的热点问题,制定工作室中长期和短期的攻关课题。
2020年,李宁创新工作室获河北省总工会、河北省科技厅授牌,并获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第三批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工作室先后研发创新成果236项,培养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3人,国网河北电力优秀专家人才12人,有5项成果获省部级职工技术创新一、二、三等奖,4项QC课题获河北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特等奖和一、二等奖。
星光不负赶路人。李宁择一业,修匠心,以奋斗诠释初心,以执着成就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