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庚喜:为了那万家灯火

2022-06-23白歌通讯员李榕榕编辑杜明俐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22年5期
关键词:秦皇岛电缆检修

■本刊记者 白歌 通讯员 李榕榕/ 编辑 杜明俐

一身灰色工装透出干练,一副大大的眼镜透露着知性,讲课时嗓音洪亮而富有磁性。这是近日在秦皇岛南山电力培训学校,张庚喜为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所有电缆专业人员授课时的场景。“公司里的专家”“电缆专业的大拿”“技术顶呱呱”……提起张庚喜,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张庚喜,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电缆运检二班技术员、高级技师,先后获得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2021 年河北工匠年度人物、河北省能工巧匠、河北省职工道德模范,全国电力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优秀技能选手等荣誉称号。

1993 年,从北京电力技工学校毕业后,张庚喜就在秦皇岛供电公司扎下了根,与电缆结下了不解之缘。

29 年来,无论是寒冬酷暑,还是风霜雨雪,张庚喜始终奋战在电缆运检第一线。从一名小学徒到技术员,再到高级技师,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用热情、汗水和钻研、创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炼就“上天入地”本领

张庚喜脚踏实地、辛勤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负责地开展工作。29 年来,累计巡线46000 千米,攀爬杆塔5000 基,参与事故抢修320 次。每天早晨,张庚喜都会和同事们早早到达工作岗位,对全市67 座变电站不停歇地巡视、维护和抢修。

“电力维修涉及高空作业时,一般的电线杆高达10 米以上,电力维修工人要靠脚扣这个简单的工具登上高空。”回忆自己上班之初的工作场景,张庚喜仍然记忆犹新,“刚开始上杆作业我们还要负重,要先在杆上就位,再把角铁横担拎上去组装,就靠一个人。那时候我年轻、瘦,真是拎不动,真往下滑呀,身上的汗立马就湿透了,真是有点害怕。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基本功,是需要一点点练出来的。”

“有时候电缆要在沟道里面巡视,进入沟道以后必须要通风,进行有毒气体检测。我们的工作有登杆登塔作业,还有沟道作业,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所以说,工作时间长了大家都有一种‘上天入地’的感觉。”张庚喜笑着说。

电缆线路一旦出现故障就是大事,早一分钟修好就少一分损失,丝毫不能懈怠和马虎。正是凭着这样的想法,哪里有电缆故障,张庚喜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哪里。

张庚喜所在部门负责巡查、维护的变电站有很大一部分在山区与荒郊,路不仅难走,而且缺少标识。“刚开始,我也经常走错路,本来一个小时的车程有时会用多出一倍的时间。为了记清道路,我会留心注意转弯处或分叉路口有什么特殊的标识,把每条路熟记于心。”张庚喜说。

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让班长兼司机的张庚喜成了班组里的“活地图”。班组成员小李说,“张哥脾气好,做事细心、认真。夏天巡视路上杂草疯长,很容易迷路,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会打电话给他,他总能给指出一条正确的路。”

勇攀创新实践高峰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秦皇岛地区110 千伏及以上的高压电缆线路越来越多。张庚喜创新利用钳形电流表对110千伏及以上单芯电缆护层进行接地电流检测,来判定单芯电缆护层绝缘是否破损,用这个方法,发现并消除了110 千伏孟五Ⅰ线、220 千伏港孟Ⅱ线电缆等十多条线路的单芯电缆护层破损缺陷。他编写的110 千伏及以上单芯电缆护层绝缘故障查找及修补典型经验,入选了国家电网带电检测典型经验案例库。

张庚喜电缆头制作技术堪称一绝。电缆头制作的时候,0.6 毫米的外半导层,需要用壁纸刀轻轻地划开,还不能划透,全部要利用手头的感觉,还要给它导成一个坡度,如果划透了就会损伤里面的绝缘层,将来耐压试验就会不合格。这个手艺必须反复训练,没几个月是练不出来的。

张庚喜善于积累、钻研,勇于创新。在电缆检修过程中,他设计研发的电缆弯曲工具,操作简便灵活,降低了作业风险,提高了安全可靠性,解决了在狭小的开关柜内安装电缆头时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安装困难的问题。他研发的线路塔用电缆检修梯,有效提高了安全可靠性及检修效率,解决了检修人员攀爬110千伏及以上线路铁塔检修电缆终端的难题。这两个工具均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研制的创新工器具“电力智能孔洞安全检修装置”,获得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2020 年职工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能源化工系统职工创新成果三等奖,不仅已经应用到电缆孔洞检修作业中,而且还可以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石油管道、自来水井等地下各类竖井施工中,极具推广价值。

张庚喜还参与研发了两种单片绝缘子吊装装置,这种装置包括链环、螺栓、柱形支架和柱形顶杆,设计十分巧妙。以前,在安装单片绝缘子时,主要是通过拴系绳索将其送至高空作业点,需有作业人员在高空将绳索打开,然后安装单片绝缘子,由于是高空作业,存在安全风险。而通过使用张庚喜他们研发的这两种吊装装置,作业情况大为改观,方便了单片绝缘子的安装,提高了作业人员高空作业时的便利性和可靠性,两种装置均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2015 年7 月,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成立电缆物资质量抽样检测试验室。张庚喜勇挑重担,克服自己部门人员少、任务重等困难,兼任了试验室技术领头人。面对新技术、新设备,他从零开始,认真学习钻研试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操作,仅用了1 周时间就熟练掌握了试验设备操作、数据分析的要领,使得试验室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和冀北电力公司的专家领导验收。检测试验过程中,试验室发现了部分电缆厂家供货的电缆产品质量不合格,从源头上为企业把住了产品质量关。之后,张庚喜主编的两份电缆检测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指导录制的检测试验教学视频,通过了冀北电力公司专家评审,在冀北公司范围内全面推广执行。

2021 年,作为技术专家,他多次前往北京冬奥会云顶滑雪公园赛场对临电项目电缆线路进行隐患排查和诊断性试验检测,利用专业优势现场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为北京冬奥会的圆满成功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电力保障。

在取得每一次荣誉和成果之后,张庚喜心里的声音更加清晰: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就是生产力。正是这种声音激励着张庚喜一直奔走在自发学习、自我更新之路上。

传道授业播“火种”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集体的力量才是无限的,所有职工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了,集体的检修能力才能提高,设备的效率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安全生产、高效生产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张庚喜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20 多年来,他毫不保留地“传帮带”,不遗余力地播撒科技“火种”。

“坚持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全面提升队伍素质为核心目标,大力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推出了大量优秀创新成果和先进工作方法,提升了职工业务技能水平,促进了电力科技生产力转化,成为了公司强化创新最基础、最活跃的重要力量之一。”这是国网秦皇岛供电公司领导对张庚喜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评价。

工作室自2016 年建立以来,作为领军人物,张庚喜充分发挥劳模的领跑优势,实现从“个人效应”到“集体效应”转变,以工作室为平台,以相互合作为方式,以项目课题研究与应用为载体,为公司全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张庚喜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骨干成员既是党员也是高学历人才,他制定了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工作方法,围绕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主题,组织开展创新研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科技、生产、管理人才队伍。

张庚喜尤其注重对青年职工的培养,充分发挥传帮带、师带徒的作用,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能绝活,使每名青年职工迅速提升一专多能的素质,尽快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近3 年来,“张庚喜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企业节省资金约205 万元,减少了安全隐患,减少了停电时间,减少了客户投诉率,为企业优质服务及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目前,工作室共获得国家专利5项,全国能源化工系统职工创新成果三等奖1 项、冀北电力公司优秀科技成果奖4 项,所在班组荣膺冀北电力公司输电精益化管理先进班组、秦皇岛供电公司工人先锋号。

张庚喜在带领身边同事提高技术的同时,还把科技创新的“火种”播撒到了更大范围。从2009 年开始,他先后对秦皇岛供电公司下属各单位电缆专业检修人员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连续多年被公司评为职工教育培训优秀兼职教师。2010年至2022年的十几年间,连续受邀作为培训讲师,对冀北电力公司下属的5个地市公司进行电缆专业鉴定前理论与技能培训。2013年和2014年,两次受国家电网冀北管理培训中心指派,作为技术专家,对国内首个运维一体化仿真培训系统电缆专业教学模块的研发进行了测试指导。2020年10月,张庚喜又作为教练员,带领冀北电力公司代表队参加了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电缆技能比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张庚喜收获了越来越多属于他的“荣耀”和“芬芳”,被大家誉为“电缆运检一线走出的钻研型人才”。

“国家现在大力提倡工匠精神,落到个人层面,就是一种认真精神、敬业精神,作为一名电力一线工人,虽然每天风餐露宿,但看到安全畅通的电网,我就感觉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我要把这种工匠精神一代一代地传给他们。”张庚喜说。■

猜你喜欢

秦皇岛电缆检修
海中“透视眼”快速定位海底电缆故障
浅析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中电缆的应用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秦皇岛煤炭价格行情
变电检修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2019《中华诗词》第16届秦皇岛·金秋笔会在秦皇岛举行
雨中检修
检修
小猫被困电缆井阿姨喂它一年多
西安问题电缆有太多“?”要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