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共同富裕
2022-06-23刘红梅
刘红梅
共同富裕不是单纯的物质富裕,还包括精神富足、生态美丽,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社会和谐和睦。生态环境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也没有任何物品可以替代的公共产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再。青海省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文化特色区,虽然已经整体脱贫,但致富的基础较薄弱。青海省不少区域远离中心城市和城市群,交通不便,自然生产生活条件差,经济发展起点低,历史欠账多。为此,青海省必须立足生态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以生态富民为切入点,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促进富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面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青海省有必要厘清共同富裕与生态文明的内在联系。
一、生态文明建设拓展了共同富裕的客体旨向
(一)共同富裕和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两大主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绿色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架构在绿色发展上的富裕。过去,中国走过一段重发展轻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虽然物质生活富裕了,但生态破坏带来的恶果也让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打折扣。同理,没有物质基础的优美环境也只是“穷山恶水”,无法让群众过上美好生活,青海省农牧区生态环境优美,但群众生活水平有待提高。实践证明,失去生态支撑的共同富裕和失去经济支撑的生态文明都将不可持续,是无法令人民满意的。
(二)共同富裕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让全民共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
物质层面的富裕是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诉求,但共同富裕不能缺少生态维度。良好的生态环境不只是为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前提的隐性存在,还应是共同富裕的显性要素。如果富足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享受建立在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基础上,那这种共同富裕少了一份享受、多了一份煎熬,不全面也不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环境就是民生。”坚定直观地说明,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不可替代的刚性需求,恪守生态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保障和改善生态民生是不可推卸的政治责任。生态融入民生,这是民生理念的进步。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是民意,也是当代中国最大的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不能缺席。坚持和发展生态生产力,就能让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充盈生态底色,能让全民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三)实现共同富裕和生态文明的关键在于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
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问题,是实现共同富裕和生态文明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在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上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先富带后富不充分等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制约着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不对等性尤为突出,总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距离共同富裕还有不小差距,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推动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全方位融合,深入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让良好生态环境成青海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使青海民众生活富裕富足,是“国之大者”。
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嵌入
(一)以双碳目标为指引,加快打通价值流通渠道
共同富裕和生态文明存在价值转换的关系,生态是资源和财富,是我们的宝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必由之路。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转化成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指明了实现发展和保护协同共生的新路径。特别是在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3060”总体目标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共同富裕的到达程度。当前,青海省需加快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高质量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为共同富裕提供内生动力。同时,要打通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跨区域流通渠道,加快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依据《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一方面推动三江源优质生态产品向东部沿海地区流通,另一方面需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等价交易等创新方法,让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建立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根据自然保护地规模和管护成效加大保护补偿力度,推动三江源优质水资源向下游供给的同时,受益地区也应全力支持青海省的经济社会建设。在此过程中,要站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政治高度,牢固树立全局意识,特别是克服地方利益保护主义,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双向转化。青海省作为低人口密度的省份,工业企业数量较少和人烟稀少在生态补偿市场化过程中有着天然的优势。一方面,可以继续发挥农业、畜牧业等传统绿色行业的生态优势,在较小的阻力下实现低碳经济。另一方面,在碳交易市场上可以加大青海省政府和企业的参与力度,通过把一定比例的碳排放权有偿售卖到市场上直接转化成经济来源,解决一部分由于受地域限制,比如:运输成本高、人才匮乏、信息滞后等原因所产生的发展问题,在全国碳贸易领域逐渐突破自我。青海省青山绿水逐年增量,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为未来拓展了广阔的碳交易空间。虽然全球林业碳汇交易目前还较少,但碳汇的交易机制证明了生态价值可以通过市场手段实现转化,为社会提供生态公共产品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态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内在效益,响应国家正在实施的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为建立后续生态效益补偿机制起到作用。
(二)绿色生态产业大力发展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优化国土资源结构,合理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三江源国家公园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拥有大面积、原真、完整的生态系统。
1.引导当地居民绿色发展转型,创新特许经营模式。优先考虑当地居民或当地企业参与国家公园的特许经营项目,支持当地居民在适宜的区域从事林下经济、农事体验等经营活动。
2.把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充分融入经济发展规划中,推动青海省进入新发展阶段。高效生态农业是在全部生产过程中,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地膜、激素与转基因种子,在加工过程中不用化学防腐剂等化学添加剂的农业产业,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非常可观。青海省要通过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让高收入人群的现金流流向生态环境良好但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让农牧民的腰包鼓起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先富带动后富。
3.退耕还林方面,加大对绿色植被的种植,开展农牧业活动以替代传统工业。青藏高原有近50%被草场和森林覆盖,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吸收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并将剩余部分储存在土壤里,从而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碳汇,既能解决本地的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能保护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增加有利因素。同时,能源结构的升级和向新能源转变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高原的日照时间长,空旷的地方多,开发太阳能、风能则非常具有优势,尤其在目前,新能源企业在碳市场上比传统行业占据着更多主动权,应该让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扮演着重要角色,从而改变现有能源结构,推动相关新兴行业如水力发电、光伏发电、氢能源等行业快速发展,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化。
(三)发挥各民族优秀生态文化的积极作用
推动青海省高质量发展,实现各族群众共同富裕,离不开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参与。生态文化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认知与行动自觉。应充分尊重和利用好各民族优秀的生态文化,从中汲取生态文明建设的智慧和经验。教育和引导群众增强生态环保意识,共同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目前,青海省生态文化的系统整理与挖掘研究还不够深入,群众性参与活动还不够广泛,今后需要采取多种举措增强生态文化自信。要系统整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关于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要深入推进青海省雄浑壮美的自然风光与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紧密融合,加快发展生态文化产业;要积极创作民族曲艺、舞蹈等文艺作品,加大对民族生态文化的推介和宣传;要大力支持生态村、绿色校园、绿色企业、绿色社区和文明城市建设,把生态文化建设与人居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打造宜居环境,持续增强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