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生活化思维的实践探寻

2022-06-23朱芳红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2年20期
关键词:生活化思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朱芳红

【摘要】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初中教育的目标不再局限于单纯的课本知识讲授,而是更加重视对初中生综合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培育,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初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实践行。文章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切入,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生活化思维的策略进行探索,以期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思维

生活化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思维,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日常,以期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生活化思维的必要性

生活化思维的教学模式,指的是教学要立足学生的生活日常,注重学生现实生活能力的培养和日后的个人发展,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真正做到教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生活化思维,顺应了我国新课程改革和“双减”政策的要求,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的尝试。

首先,生活化思维的教学模式,一改传统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固有角色,教师加强了对学生需求和学生生活的关注,从实际生活的视角展开教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其次,教学融入生活化思维,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打造生活化的教学场景,改善学生的课堂体验,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最后,生活化思维教学模式的应用,让课堂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体会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有助于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学效率,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教学目标偏重理论学习和知识掌握

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带有深深的应试教育的烙印,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提高课程考核成绩。对成绩的过分关注,导致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需求和情感的重视,以及对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得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课堂上,教材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占据了教学的大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熟练记忆以提高考试分数,而不是对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学生生活联系较少

初中生,处于从儿童向青年的过渡时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处于青春发育阶段,尚未形成稳定成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自身需求和发展方向迷茫不定,容易受到外界错误价值观的误导,进而养成不良的学习态度和生活习惯,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设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并没有体现对学生个人需求和生活状态的关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学生的生活实践起到真正的教育意义。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生活化思维的策略

(一)以生活化思维制定教学目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充分考虑新课改对于课程提出的要求,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脱离生活的教学目标设定对教学过程根本无法起到任何的指导作用。教学目标应当源于生活、立足于生活并指导生活,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会实践的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对日后学生在人生道路中的个人成长发展有所助益。例如,在对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课《交友的智慧》进行教学时,教师在带领学生一起领会朋友的意义和友情的力量的同时,应当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交友观,掌握结交朋友和与朋友相处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在当今互联网发达的时代进行网上交友的利与弊,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积极并充满正能量的朋友圈中快乐地成长。

(二)以生活化思维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固有内容的讲解,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生活日常,将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通过对身边日常的回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理论性较强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课程的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案例,增添了课堂的生活化气息,强化了学生的课堂体验感,对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锻炼生活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对人教版初中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点滴,将自己得到亲人关爱的具体事例讲述给大家听,在分享的过程中学生对亲情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地认识,打造了生动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以生活化思维革新教学方式

以生活化思维对传统课堂进行改造,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结合生活案例,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到教学内容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从而达到“增效”“提质”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对人教版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课《与世界紧相连》进行教学时,教师要从多方位、多角度向学生展示当今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结合“北京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双奥之城”的大事件,让学生展开讨论,以发展的眼光评价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的重要意义。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回顾新闻时事的方式将课堂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祖国的强大,进而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使命感。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生活化思维,对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将生活化思维的教育模式引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在日后的人生道路上健康全面地成长,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切实践行。

参考文献:

[1]訾如美.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6):21.

[2]董清海.生活化思维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2(01):10-11.

[3]苏元平.基于生活化思维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1):107-108.

猜你喜欢

生活化思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对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探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思维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