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高校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
2022-06-23易文
易文
【摘 要】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立足于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价值引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已经初步形成了重点明确、以研促教的教学机制创新,紧跟时代发展的课程内容创新,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培养创新,与东盟国家新闻教育合作创新,多主体共建的实践教学平台创新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地方性高校
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位置,是我国面向东盟国家开放合作的窗口,肩负着中国与东盟双向沟通的重要使命。随着我国与东盟国家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入,培养高素质的国际(主要是面向东盟)传播的人才,不仅是广西对东盟传播的需要,也是广西高校新闻传播院系义不容辞的责任。
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首先起步于国际传播的科研平台和师资队伍建设。从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开始,学院就开始将东盟传媒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后,2011年、2012年学院先后有两位老师的博士毕业论文就是有关东盟国家的新闻传媒研究,并有两位老师获得了以东盟传媒和中国对东盟传播方面的国家基金社科项目。同样也是在2011年,学院成立了“东盟传媒研究所”;2012年,学院在研究生中开设了“东盟传媒研究”课程,正式把对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落到实处。2018年,根据时代的变化和新要求,学院将“东盟传媒研究所”更名为“东盟传媒暨中国—东盟区域传播研究中心”,东盟传媒研究成为学院的重点发展方向,而对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是学院研究生培养的方向之一。
综上,从2011年开始至2021年,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实践已历经十年,学院依托课程改革,顺应时代需要,不断升级培养目标,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下简称“马新观”)为价值引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已经初步形成重点明确、以研促教的教学机制创新,紧跟时代发展的课程内容创新,国际化师资队伍培养创新,与东盟国家新闻院系、区内国际传播媒体等多主体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创新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价值引领,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
以马新观为价值引领,不仅是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定盘星”[1],也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定盘星。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是未来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和中国形象的塑造者,要在今后的国际传播工作中站稳中国立场,不迷失方向,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局势,认识中国历史文化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影响,正确看待今后国际关系的趋势以及人类命运的走向。
自2014年“部校共建”以来,马新观教育成为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点打造的特色和亮点。学院开设了相关理论课程,多年来坚持组织围绕马新观的“读书活动”,成立了全国高校第一家马新观书屋,从理论到实践,用马新观“铸魂、励志、导向”。在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课堂教学中,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用发展的、辩证的、全面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向东盟传播真实的、立体、全面的中国,塑造可信可亲可敬的中国形象;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东盟国家的一些媒体上对中国的“一带一路”的质疑、担忧,以及夸大和扭曲中国现阶段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的负面报道,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总体真实、本质真实去反映事实,而不是孤立、片面、静止地只看到单个事实。
二是引导学生在今后的传播工作中注意传播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人民至上的理念。大多数东盟国家和中国一样,都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共产党反腐、扶贫的做法和成效,都是东盟各国关注并赞赏的,在东盟媒体上都有较为正面的报道。这些共同点不仅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体现,而且能有说服力地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三是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导学生尊重和包容东盟各国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关注东盟各国的诉求,树立平等、包容、互利共赢、相互尊重的国际传播理念,增进共识,提升共情能力,求同存异。同时批驳西方在国际关系中奉行的零和思维,警惕西方凭借技术和渠道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信息传播时从观点到内容的倾销。
二、根据时代需要升级培养目标
基于广西地方高校的地理位置和辦学目标,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从初始就明确定位为“面向东盟”,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东盟传媒,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和广西对东盟的传播。随着中国—东盟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广西已经形成了政治、经贸、文化等多领域中不同层次,从政府、企业到个人等多主体的全方位的立体传播体系,需要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熟悉东盟情况、知晓国家政策和具备跨文化传播技能的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与此同时,随着融媒体和智能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介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也要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重视培养学生的全媒体采编技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教育部和中宣部于2018年9月发布了《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其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高素质全媒化复合型专家型新闻传播后备人才”。这也应视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标准。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了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因此,学院把面向东盟的复合型国际传播人才素质和能力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有着深刻的对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体悟;二是有世界历史的眼光,熟悉中国—东盟关系,掌握东盟各国(特别是重点国家)的国情,特别对其媒介制度和法规、受众接受习惯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掌握新闻传播规律;三是有互联网思维和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三、创新构建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点明确、以研促教的教学机制创新
要了解东盟各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以及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关系等,需要时间的积累;加之学院的研究生来自全国各地,对东盟的基本情况了解不多,因此设置课程时,一是要处理好丰富的内容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二是在有限的课时既要进行通识教育同时又要提升学生研究能力之间的矛盾。经过摸索,学院确定了突出重点、以研促教的教学方式。
突出重点是指根据东盟国家的影响力以及与中国的关系選择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6个国家进行重点介绍和讲解。
学院把教师的科研方向或科研项目与教学结合起来,以研究专题的形式,由点及面进行教学,一边深挖,一边拓展,学生跟着老师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学习,既有普遍知识的获得,也有进行深入研究的乐趣与挑战。即便课程结束了,学生还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从课程论文,到毕业论文,连续关注研究同一个领域;反过来,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为今后师生们的讲授、学习和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不仅能始终保持对最新的东盟主流媒体动态的关注,还为东盟传媒研究领域贡献了案例,形成良性循环。
以研促教还体现在邀请国际传播的学界与业界的专家来校做专题讲座。专家们的讲座贴近时事热点传授研究方法,特别是讲授如何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时,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国际传播的热情和兴趣。
(二)紧跟时代发展的课程内容创新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要求必须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紧跟时代的发展。 学院开设“东盟传媒研究”这门课时,正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后不久,当时课程内容主要是以“了解东盟各国传媒的现状,为与东盟进一步的合作和交流打下基础”为主。
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印度尼西亚时,郑重提出“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此后,东盟国家陆续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日益紧密。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同年8月,中国政府批准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2020年11月,中国正式签署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同年,东盟历史性地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1年是中国和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根据形势的变化,学院在课程讲授中加入了相关内容,重点关注东盟各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反映和诉求,以及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内容的新闻报道。
(三)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培养创新
打造一支既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又有全媒体传播技能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关键。经过十年的努力,学院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其“东盟传媒暨中国—东盟区域传播中心”团队近年来不断吸纳新生力量,目前已有11位教师,且东盟十国都有对应的教师进行长期跟踪和研究;团队中半数以上的老师都有在国外访学或参加国际会议并进行发言的经历,其中部分有在东盟国家学习、访问或做孔子学院教师的经历。
学院在2018年就制定了带团队成员分三期走访东盟十个国家主流媒体和新闻院系的计划(因为疫情的原因只实行了一期)。团队大部分老师都有较强的语言能力,除了英语,有的教师还学习了越南语、泰语等小语种,对东盟国家有着亲身的感受和获取第一手资料的能力,并且长期跟踪关注这些国家的主流媒体。学院还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去媒体挂职,熟悉和掌握当前融合媒介特征和综合性采编技能。
此外,学院还吸纳具有国际关系学、小语种学历背景的人才、有计算机技术背景的老师及东盟各国新闻院系的教师加入,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质量。
(四)与东盟国家新闻教育合作创新
十年来,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教学、科研等方面,充分发挥地缘的优势,积极开展与东盟国家新闻院系的合作。
2011—2012年,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连续两年和越南国家大学人文社科大学新闻系签订了合作培养本科生的协议,培养机制是“2+1+0.5+0.5”的方式,即先在越南两年,到中国一年,最后一年中有半年在越南实习,半年在中国写论文和进行答辩。另外,十年来,学院先后招收了一批来自越南、泰国、老挝等东盟国家的留学研究生,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直接的实践对象。
为了更好地加强与东盟学生的相互了解和沟通,学院采取东盟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跟班学习,对本科生还采用了“一对一、一帮一”的方式,使东盟留学生更快适应在中国的学习与生活。在研究生课堂上,学院请东盟留学生们介绍本国的风土人情、传媒情况,并布置一些小专题让他们介绍或问答。这种方式对培养国内学生的全球视野、体会和包容多元文化、提升共情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院还积极拓展与东盟国家新闻教育的合作。2018年6月,先后走访了越南、老挝和马来西亚3个国家的新闻院系和主流媒体,此后也接待了老挝国家电视台等老挝媒体、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行政学院下属新闻宣传学院的来访。2019年7月,学院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东盟传媒与新闻传播教育国际研讨会暨中国—东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系主任)论坛,有8个东盟国家的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系主任)参加,通过这些活动,学院与这些国家的新闻院系和一些主流媒体建立了友好联系。特别是与越南胡志明国家政治行政学院下属新闻宣传学院商谈了初步合作协议,双方将会从师生交流、科研项目合作以及成果的相互体现等方面进行合作。
(五)多主体共建的实践教学平台创新
开拓学校与媒体平台、政企联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为全媒体时代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广西日报》东盟报道部、广西北部湾之声、广西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东盟博览》杂志以及中新社广西分社、新华社广西分社、《光明日报》广西记者站等广西主流媒体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的关系,与其中一些媒体签订了实习协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一方面,邀请这些媒体的负责人、编辑记者到校为学生讲课,及时传达行业前沿动态,分享他们在国际传播实践中的新做法和新经验,同时还聘请其中的佼佼者担任学院的校外合作导师,对学生进行日常学习和毕业论文指导;另一方面,每年学院都有学生到这些媒体实习,还有不少学生到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中国—东盟信息港股份有限公司等政企单位实习,积极参与到国际传播的实践活动中。
四、结语
通过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实践及经验可以看出,培养国际传播人才应把握服务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紧跟时代要求,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及国际合作培养等多个层面进行创新探索,并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人文素养的卓越国际新闻传播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01.
(编辑:黄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