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模样
2022-06-23陈颖频
陈颖频
有人说,诗就像一个赤裸的婴儿,凭借自己最萌的样子来俘获大家的喜爱。也有人说,诗是用语言来作画,用心情来作曲,需要一点超脱、一些领悟、一份坚持,当然,更要有一定的才学。对于“诗是什么”,女诗人依尼诺·法吉恩曾有过很好的诠释。
什么是诗
依尼诺·法吉恩
什么是诗?谁知道?
玫瑰不是诗,玫瑰的香气才是诗;
天空不是诗,天光才是诗;
苍蝇不是诗,苍蝇身上的亮闪才是诗;
海不是诗,海的喘息才是诗;
我不是诗,那使得我看见听到感知
某些散文无法表达的意味的语言才是诗;
但是什么是诗?谁知道?
依尼诺·法吉恩在诗中说,玫瑰的香气、天光、苍蝇身上的闪亮以及海的喘息等等,才是诗,这些才是诗要给予大家的。
同学们有没有留意依尼诺·法吉恩在诗中所提的“看见、听到、感知某些散文无法表达的意味的语言才是诗”?那么,今天我们就围绕“看见、听到、感知”这三个关键词来讨论什么是诗?如何能写出轻灵灵的、会飞的诗歌?我的答案是:看看同学们是否能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用心探索身边的细小事物,激发孩童特有的灵敏感知,就会蹦出妙不可言的诗。
抬头能望见蓝天白云,一首白云的诗就写在蓝天这张卡纸上;太阳与月亮一直在捉迷藏,看呐,他们写出好多躲猫猫的诗;静静聆听虫鸣鸟叫,鸟儿在树上欢唱,蛐蛐儿更卖力拨弄琴弦,一粒粒音符跳跃出一首首快乐的诗;闭上眼睛能闻到春天里樱花、桃花的清香,萦绕的香气都飞出一首首轻盈的诗!同学们,大自然就是存储诗歌的宝库,只要我们用心,就能快乐地捕捉到变幻的诗,多如泉水,汩汩而流……
诗的模样太可爱了,变大变小,变暖变冷,仿佛跟着心境走!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奶奶的童年,沿着她的诗歌脉络来一次“瞻言见貌”,感受童年的乐趣。
《繁星》(七一)
冰心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朗读这首诗时,我们能看到或听到甚至想到什么呢?瞧,冰心奶奶描述的的童年是多么有趣,多么美好,明月、藤萝都是诗啦!瞧,她还趴在母亲的膝上读着繁星点点,多么温馨的画面!
原来诗就长这样呀!还不赶紧动手寫一写,留住诗的美好,留下童年的痕迹。我们就是诗中的小主人,变出一首童年的诗。
[仿写]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的(),
()的(),
()的()。
[孩子的诗]
雨滴如珍珠般滑落
——读冰心奶奶《短诗三首》有感
任晨维(10岁)
繁星闪烁着
点亮墨水般的夜空
雨滴像珍珠一样滑落762BD941-B24C-4B5A-BA63-6B83AF63F9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