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德鲁克视域看国企青年创新管理

2022-06-23王志超张淼田庄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2年2期
关键词:德鲁克创新管理青年

王志超 张淼 田庄

摘要:从德鲁克对企业创新的定位和国有企业特点出发,提出国有企业青年创新管理要尊重时代特点,以时代解构推动坚持科学有效的创新方法训练。尊重首创精神,坚持物质共享和精神共享并重的增益反馈机制并及时反馈,进而形成开拓进取的创新文化等,让国有企业青年会创新、想创新、能创新,有效释放青年创新活力,进一步助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德鲁克;创新管理;国有企业;青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们党执政和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中也是起支柱作用的[2]。依靠科技创新提供动力和支撑,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开启我国第二个百年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4]。青年在国有企业创新发展中占据重要核心地位,有效激发青年创新创效活力,是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的重要命题。

一、德鲁克视域对企业创新的定位

现代企业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指出,管理不是科学,不是艺术,而是一种实践[5]。他认为,创新是企业实践中最重要的活动,通过创新有效激活企业资源并为企业创造效益[6]。他全面总结企业的创新活动,从企业为什么要创新、企业如何创新及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定位等方面总结企业的创新活动,为众多企业成功进行创新管理提供了思路。

德鲁克系统化创新实践重点包括七大來源,包括意外事件、不协调事件、程序需要、产业和市场结构等四个企业内部触发来源,以及新知识、人口结构变化、认知变化等三个企业外部触发来源[7]。其中,企业内部的创新实践活动主要为自主发展的需要,如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创新、流程再造管理、满足管理要求及发展过程中碰到的企业意外情况。企业外部触发的创新实践,是同世界同步发展的需要,如新知识的产生会对现有技术及产业造成重大冲击,20世纪末发生的信息技术革命即是如此;人口变迁也会导致创新的发展,如交通、人口结构等;而人们的认知也会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较大影响,如品牌形象等。由此,企业不断保持创新,就需要紧密贴近世界、贴近市场、贴近用户,紧抓机遇认真分析,并着手行动,通过明确的目标导引,提升创新的成功率。

二、尊重时代特点,坚持科学有效的创新方法训练

(一)时代特点是推进创新实践的重要前提

创新因时代而不同,伟大的创新就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精华。时代性,是创新工作开展的典型特征。坚持辩证唯物史观,科学准确地把握时代特点,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前提[8]。尊重时代特点,就是要牢牢把握时代的本质,从时代的需求、时代发展的阶段特征出发,通过科学有效手段来实现创新的目的。正因为如此,伟大创新成果都是伴随着时代发展而生。例如,苹果手机是一项重大创新,十几年前的诞生,是在3G网络通信能力大幅提升、多点触控技术取得突破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创新是企业活动的一种实践,是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一项工作。牢牢把握时代特点,就是坚持辩证唯物史观,有效总结过去和经验,突出当前时代的历史性和现代性的辩证统一,进而推动创新活动的开展。创新实践的整个过程,包括创新机会发现、创新项目立项、创新过程管理、创新成果转化等。德鲁克指出,创新机会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意料之外的事、不一致的状况、工作流程所需、产业结构的改变、人口的变动、认知的改变以及新知识等[7]。项目立项,则就需要创新人员把握创新机会,并可以向组织说明创新项目的价值,以取得成功立项。创新过程管理,就是确保创新项目能够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攻克难题,形成创新成果的过程。创新成果转化,则是将创新成果通过产业化的形式为企业带来效益。由此,创新实践必须以时代特点为前提,尊重当前时代的知识体系、普世价值观、人口结构、产业生态、制造能力等。

(二)时代解构是系统创新方法训练的重要路径

创新实践,是需要对时代进行解构的。著名哲学家德里达在海德格尔“在场的形而上学”的基础上提出解构主义[9],他指出对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他强调用分解的观念打破对象[10]。由此,西方哲学最终发展出还原论,乃至成为经典科学方法的内核。创新过程的时代解构,就包括创新机会发现、创新立项、创新过程管理、创新结果运用等。每个过程的分解和分析,都是一个科学方法训练的过程。

按照创新实践的整个过程,需要对企业青年进行科学有效的创新方法训练。创新机会的发现,往往需要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面对市场、客户、业务等工作最终要求,需要在了解并熟悉整个业务流程的前提下,思考业务过程是否合理,流程节点存在的意义,对创新机会提高警觉,发现有价值的创新机会。发现创新机会后,系统分析及研究创新机会并结合组织发展的方向评估创新的价值,也是需要有一个训练的过程,确保能够向组织说明创新机遇的价值,以取得组织资源的支持。创新过程管理,需要梳理创新活动的最终目标以及可能存在的重点难点,必要时还需要提供增加资源支持其创新结果的达成。最后就是创新成果的转化,则需要将产业化的思想同创新成果相结合,并注重各个环节的成本效益,最终面向市场和客户,能够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让企业获得成功。

三、尊重首创精神,坚持互利共赢的创新机制打造

(一)首创精神是培育国企青年创新精神的重点

企业依靠创新发展,必须尊重创新者的首创精神,建立一个互利共赢的创新机制对于企业持久的发展至关重要。德鲁克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联系起来,将其视为企业持续成功的最重要两个因素。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将企业家精神定义为五层含义: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精明理智、事业心。首创精神,已经成为企业家精神的第一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以来,为不断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弘扬企业家精神,鼓舞着广大企业家更加积极进取、奋发有为。首创精神的培养,是新时代青年创新发展的重点,是未来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

(二)物质共享和精神共享并重的增益反馈机制

企业依靠创新发展,归根结底必须建立互利共赢的创新机制。尊重首创精神,就是让创新者在实现创新发展后获益,尊重创新者为组织为企业所释放的企业家精神。互利共赢的创新机制,既包含物质共享,也包括精神共享[11]。创新者的实践活动,为企业带来效益后,企业需要及时反馈,让创新者体验到创新的收益,并在组织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新时代的青年创新者,往往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创新成果形成示范的初期,物质对创新者的获得感比较大,但随着产业的推广和发展,精神方面的获得感会渐渐成为主要方面。因此,尊重首创精神,建立物质和精神互利共赢的创新机制,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

新时代以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及时反馈成为当代青年各项活动的一个特点。由此,创新机制的打造需要建立在物质反馈和精神反馈的双重增益中,并且需要及时反馈。最终,让创新者能够在取得创新成果后,及时地得到物质奖励,及时地享受到精神尊重,带动其他创新者持续努力,形成一个良性的创新机制和氛围。

四、尊重主体地位,坚持开拓进取的创新文化形成

青年往往是创新的主体,企业重视青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塑造强大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青年的思想、价值观也与时俱进,创新文化也必须紧跟时代不断更新。德鲁克说,企业雇佣员工的时候,雇佣的是整个人,而不是他的一双手或是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创新文化,本质上是创新主体尊重、认可、舒适、放松的一种人文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创新者能高效发挥其长处、进取心、责任感和能力,为企业创造价值。

开拓进取的创新文化,是以创新主体为核心的创新环境体系,包括多学科交融的机会和氛围、相互尊重的平等地位、独特个性发挥的空间、对价值评估的远见卓识、对首创知识的保护、攻坚克难的精神等,都是组成创新文化的要素。企业要保持打造并及时更新创新文化的敏感性,从企业自身情况出发,定期或不定期评估创新的全生命周期过程管理是否有利于创新实践的开展,并持续更新创新文化软实力,促进创新成果不断助推企业发展。

五、结论

创新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青年是国有企业创新的主力军。本文从德鲁克对企业创新的定位和国有企业特点出发,提出国有企业青年创新管理要尊重时代特点,坚持对时代的辩证唯物史观,牢牢把握时代解构的重点,形成创新要素,并以此来分解创新全过程,让青年会创新。尊重首创精神,既是形成良性创新机制的需要,又是打造创新文化的需要,而物质共享和精神共享并重的增益反馈则是现代创新机制的必要组成部分。由此,尊重主体地位,坚持开拓进取的创新文化,必然形成良性的创新驱动循环,让创新者成为企业的亮点。新时代以来,国有企业依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共识,良好的创新管理机制,就是讓青年会创新、想创新、能创新,有效释放青年创新活力,解决卡脖子技术,共同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22.

[2]慎海雄.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23.

[3]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5.

[4]《雷锋》杂志主编.新时代雷锋精神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08.

[5]肖新平.中国基层公务员考核管理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9.

[6]任俊宇.创新城区的机制、模式与空间组织研究[D]. 北京:清华大学,2018.

[7]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8]荆蕙兰,任晓伟.新时代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必然逻辑、价值指向与实践进路[J].长白学刊,2021(6):33-39.

[9]高斌,段鑫星.我国省域创新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J].统计与决策,2021,37(12):70-73.

[10]张庆熊.在与现象学的对照中解析德里达的解构主义[J].哲学动态,2021(2):102-112,129.

[11]张武科.基于接受者视角的亲社会消费与幸福感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8.

(作者单位: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德鲁克创新管理青年
到底什么是“坚持初心”
未来可以预测吗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企业创新管理的思考
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