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建筑消防改造探讨
2022-06-22周寒北京德英消防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00
文/周寒 北京德英消防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引言:
单纯拆除重建老旧公共建筑,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而老旧公共建筑改造再利用更能符合实际的需要。尤其是老旧建筑消防系统的改造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是城市更新的重要路径之一,更是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对经济资源的合理利用[1]。
1、公共建筑消防改造中消防系统常见问题
1.1 改造后的耐火等级判定不准确
当前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基于已弃用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编写的。对此,在对公共建筑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与现有的规范设计背道而驰,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在确定公共建筑的耐火等级时,通常根据建筑物内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来评判,GB50016-2014中对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有详细规定。需要满足不同耐火等级建筑中的各种功能,要准确判定整座老旧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安全疏散的后续设计和消防设施的安装至关重要。
然而,影响公共建筑耐火性能的因素是多重的。例如,一些公共建筑的结构是使用年限久远,其中的结构构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定的老化和局部损坏。还有些建筑中,主体增强构件不足,风化后混凝土保护层难以提供相应的防火和承重效果,还有就是楼板厚度不足或局部损坏,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部件的耐火性产生负面影响。对于一些钢结构建筑,如果采用钢结构防火涂料保护,钢结构防火涂料保护层长期使用可能会老化甚至脱落,从而失去原有构件的耐火性能[2]。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准确确定原始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变得更加困难。因此,需要仔细检查建筑物的原始结构和组成部分,进而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综合判决。此外,由于一些设计单位缺乏高度责任感,对建筑的原始构件没有进行细致的跟进和了解,而是仅仅凭经验和猜测来确定整体结构部件的耐火等级,导致与实际的结果产生较大的偏差。同时,不可小觑的是,老旧建筑的二次装修和改造将严重影响建筑的防火等级。如果出现如上情况,设计单位必须准确确定建筑物的原始和修改后的耐火等级,对消防系统设计进行综合性的统筹判定。
1.2 防火系统方案设计的不合理
设计单位在公共建筑的消防改造设计时,如果考虑不周全,就会出现各种乱象。例如,设计单位只关注公共建筑本身的防火设计,而忽略了其与周边建筑的防火分隔和防火通道。因为历史原因,一些老旧公共建筑可能更接近住宅区,而这些公共建筑在最初建造时,消防规定并不像现在这样完整和清晰,且未经新时期新标准的核验,到目前为止依旧在投入使用。还有一些公共建筑的原始设计和施工地点,正是位于当今城市中心,靠近住宅的人口稠密区。改造后,原有建筑的功能和特点发生了变化,对防火分隔街道和防火通道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这些公共建筑与中心城区周边建筑的关系,大多难以满足现行法规的要求。在改造公共建筑消防系统时,将防火分区、防火单元的划分也不合理。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将现有建筑改造成大卖场、购物中心或休闲娱乐场所的改造项目中。要知道,一个商场有不同功能的分区,这些区域的防火分区标准也不尽相同,但一些设计单位忽略了每个区域的防火分区标准差异,而采用统一划分指数。不同区的防火分隔设置不合理,严重违反了相关的规定。一些公共建筑的消防改造安全疏散系统设计也存在缺陷。安全疏散是确保人们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安全疏散的主要方式,在消防设计理念中意义非凡。
1.3 消防设施的设置无法满足现有需求
不同用途和规模的建筑,对室内外消防用水量的要求也不同,在公共建筑消防改造过程中,增加自动消防设施的问题也需要迫切得到解决。然而,一些设计单位只注重在建筑物内部增加防火,而忽视了对室外管道网络的检查。原有的室内消火栓系统管径和流量不达标,消防能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新增的自动消防系统可能缺少相应的水源和电源,原有的室内消火栓系统无法满足改造建筑的需要。此外,防排烟设计也经常出现问题。一些改造工程的设计单位在考虑自然排烟时只考虑了排烟窗达到开阔区域的设计,而忽略了开启方向和开启角度的校核。在设备的运维阶段,必须对整个消防系统和设备的信息进行集中的存储管理,并需要经常检修。如果维护不当,一旦发生火灾,势必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2、老旧公共建筑改造原消防设计的对策
2.1 确保防火间距
在公共建筑的消防改造过程中,可以通过安装防火墙、防火水幕、甲级防火门窗等技术措施,解决火灾间距不足的问题。无限制防火间距或缩小防火间距等措施,改造后的建筑与周边建筑应符合防火间距要求。关于消防车道问题,一些公共建筑的消防车道应形成环形,如因地理条件限制,可沿两侧长边形成一条消防车路。在山体结构较多的城区,公共建筑大多位于市中心,消防车道通常坡度较大,曲折陡峭。消防车往往是从市政道路上通行的,部分市政道路单靠本身的力量是达不到8%的要求的。考虑到这种情况,建议在当地街区红线8%以内设计为工程或消防车自用,或与相关部门合作进行部分改造[3]。
2.2 营造良好消防扑救场地环境
一些公共建筑本身的隔间很窄,《建规》之前的技术规范只规定了结构场地的长度要求。对救援现场的连续安装,以及其宽度和坡度没有明确的要求。针对公共建筑的现实状况,部分公共建筑救援场地的空间设置不足,导致无法连续部署救援工作。消防救援通常使用市政道路。消防救援场地大都存有大树、电线杆、路灯、花坛等影响消防救援的障碍物,不能满足消防要求。在不改变公共建筑结构的情况下,尽可能与市政部门合作,优化扑救场地的设置。开发商协调市政当局优化消防场地周边的市政道路。按规定要求设置扑救场地坡度,清除影响消防救援的障碍物。对于特殊地形的地带,消防改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从历史和现实来看,按照现行规定盲目搭建救援场地是不现实的。建议增加救援现场及辅助救援设施,确保改造后的公共建筑消防救援工作能够发挥出实效。
2.3 改造建筑结构,提升建筑耐火等级
老旧公共建筑经过长期使用,建筑物内的承重结构、梁、楼板和隔墙的耐火等级不能满足现行规定的要求。此外,公共建筑在消防改造过程中需要增加部分设备和机房,以及在安装专用机房和特殊场所时增加了防火分隔措施,都对防火等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结构的抵抗力。对于老旧公共建筑耐火等级的提升,首先要保证整栋建筑的结构安全,其次再考虑更多优化措施,满足建筑防火分隔和耐火等级的求。由于公共建筑的地基无法改变,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基础之上,尽可能使用新型轻质加强结构性能,通过增设材料铺装,提高承重耐火性结构、梁和楼板耐火性。
2.4 增设消防设施,更换设施系统
针对那些产权复杂、建筑结构受限区域,尽可能与周边建筑物协商共用消防水池,保证火灾所需的消防用水量。对于需要改造的公共建筑,无法与周边建筑共用的,可以通过在公共建筑的部分楼层安装中转水箱来增加屋顶的水箱容量。亦或是将生活水池转为消防用水,保证建筑物防火用水。针对消防泵房位置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在公共建筑改造过程中,可能会改变消防泵房的位置。如遇技术条件或产权复杂的问题,改造期间泵房选址方案不变。针对老旧公共建筑消防设施老化、消防设施联动不足等问题,建议对所有相关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更新,保证消防系统的规范正常运行[4]。
2.5 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及防火单元
设计单位在进行公共建筑改造消防设计时,应根据使用功能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和消防单元。如图1所示。例如将公共建筑改造成商场时,应将商场不同功能的区域集中布置,再根据使用功能划分为独立的防火分区和消防单元。此外,用于分隔不同功能场所的防火门和隔断墙也应参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根据场地位置的不同,场地面积、耐火等级等条件的相关规范可能会有所差异,要根据具体情况仔细分析。所选构件的材料特性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类别,参照有关规定来确定。安装防火墙时,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合理划分,同时考虑现有建筑物本身的结构承载能力,防止因安装防火系统而损坏建筑构件。
图1 防火分区
3、消防改造施工质量控制
建筑消防施工工序比较繁琐,涉及的部门较多,因此施工的很多环节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这不仅要求施工人员加强责任意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而且还需要一支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对施工进行全程动态化管理,使各项施工工序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化操作。一是要建筑消防施工工序比较繁琐,涉及的部门较多,因此施工的很多环节稍不注意就会影响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这不仅要求施工人员加强责任意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而且还需要一支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对施工进行全程动态化管理,使各项施工工序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化操作。二是要对施工材料的选用加强管理。施工材料的选购要有专人负责,出现质量问题要有相关的人员来承担责任。只有责任落实到位,才能有效约束相关人员的行为。采购施工材料首先要明确各种材料的数量和型号,以防购买有出入,影响施工使用。采购人员还要深入建材市场,开展调研,广泛进行对比,找出性价比较高的材料生产厂家进行合作。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管理人员要对材料进行再次的审核,审核通过后才能为施工人员使用。对于那些审核出现的问题的材料要坚决做出退场处理,防止浑水摸鱼进入到施工使用阶段。三是要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人员的具体施工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能使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现在很多建筑物的楼层较高,安全隐患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加强施工管理,每个施工环节做好相应的施工任务,步步为营,最终会整体提高建筑物的质量。
结语:
公共建筑消防改造设计时,除了对质量的把控外,还要注意疏散设计,以便人员在发生危险情况时能够快速有效地疏散。要规范操作程序,合理选用施工材料。根据实际情况规划防火分区,严格按要求执行人员密度、疏散人员、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的设计和变化。同时,对消防设施的改造和设计,要结合经济技术要求规范,合理设置的消防设施的位置。消防栓、自动报警器、灭火器的组合,这是公共建筑消防必备的客观条件。除了消防设施的改造外,还要加强消防管理,以及消防设施的换代更新,不仅能提供较高的防火保护,而且成本相对较低,对现有公共建筑的影响小。公共建筑要立足现有条件,建立健全的消防组织和完善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提高公众的防火意识。还要加强日常的规范检查,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将火灾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