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年全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基本功展示舞蹈单项比赛改革初探

2022-06-22黄妥

河北画报 2022年18期
关键词:表现力剧目舞蹈

黄妥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全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展示又称五项全能比赛,是由教育部体艺卫司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共同联合主办的,由各省、市、区教育部门进行组织、选拔、最后组团参赛。主办方一般会选择综合实力与硬件设施较强的高校承办,所以,这项展演活动也代表了我国音乐教育专业规格最高的赛事。这不仅是对音乐教育专业质量的集中考察,同时也推动了新一轮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教师教学改革,更是对我国的美育工作要求的实践给予回应。在展演开幕式中,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万丽君对办好这次活动和加强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重要要求,她指出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学校美育的重要指示,深刻认识学校美育直接关系到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深刻认识学校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塑造学生美好心理的重要作用,对建设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自信,对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作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创新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万丽君表示,希望参加基本功展示的师生进一步提高对活动定位、宗旨、价值、意义和功能的认识。

笔者作为此次舞蹈单项比赛的指导教师,有幸观摩了整场比赛的全过程,欣赏了来自我国不同地区高校参赛的63个舞蹈作品,体会到此次大赛对今后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导向性,同时,也发现了赛制的不足之处及学生出现的普遍问题。故笔者针对这次大赛进行了回顾与思考,为提升将来音乐教育专业舞蹈人才的培养及发展,提出关于此次大赛中舞蹈单项比赛的改革初探,望得到广大同仁的批评指正。

一、比赛给学生带来的益处

作为全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赛事,比赛的性质不仅仅是为了尖子生的展示,而是重在提升选手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通过取得的比赛成绩从而影响全国其他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正如万丽君副司长所说,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学校美育所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全面成长的,有美好心灵,有深厚的民族情感的,拥有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加强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力度

参加全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展示的学生均来自全国各省市区高校,包括师范类院校与专业类院校,因为比赛包含的项目较多,所以比赛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学生需要各项成绩都优异才能够获得全能奖项,即便是单项成绩再优异也无济于事,这就对高校的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向有了导向性,只有提升高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强调主修专业教学到综合素质培养的转变,才有加大高校对学生综合性培养的重视,学生也能更全面的涉猎到更多领域知识,提升自我综合素质修养。

(二)提供相互学习的好机会

在大赛中,来自各个高校的参赛选手在空余时间可以相互观摩,相互切磋,增进文化交流,有很多来自少数民族的学生非常乐于交流与沟通,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还能增长见识,从而为学生的自身发展与自我提升建立了非常的难得的学习机会。

(三)查漏补缺,弥补不足

通过比赛,学生可以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从他人身上“取齐长处补己短处”,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建立心中的“榜样”目标,在比赛中不断超越自我。再者,也让学生认识到在今后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课堂教学内容,还需要有参加比赛来进行实践的意识,这样才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查漏补缺,弥补不足,从而让自己全面发展。

二、舞蹈单项赛制中所存在的问题

笔者发现与2018年10月广西师范大学基本功大赛舞蹈单项相比,本届指导教师对参赛选手在舞蹈单项比赛上的培养更为重视,本届的比赛选手较上一届的选手有突飞猛进的进步,不论内容形式、服装道具和学生身材条件来说,逐渐趋于“专业化”。笔者认为本届63个选手的比赛剧目也是相当出彩,整体比上一届难度与精彩度都提升很多。但是因为大赛制定的要求中未对舞蹈作品形式、内容、风格及原创与非原创进行限制,所以我们看到的学习剧目还是居多。笔者回忆起在广西师范大学那次大赛中,获得舞蹈单项一等奖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男学生,因为他的剧目是原创蒙古族舞蹈,不同于其他舞蹈学习剧目,是指导教师为他量身定制的舞蹈剧目,动作大气、流畅、音乐优美动听,用心且投入的表演让人一瞬间忘了他是学音乐的孩子,所以这个剧目至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笔者建议大赛组委会应将比赛要求更加详细化,让参赛老师与学生有所准备。

(一)赛制的划分应更清晰

在我国专业的舞蹈大赛中,赛制大多分为学习剧目组与原创剧目组,分别进行比赛,因为原创剧目组相较学习剧目组更多的是看重编导的编创能力及演员的能力水平,所以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大赛评委会结合编导的舞蹈结构构思、框架处理、服化道的设计给出合理的分数,然而,若将原创剧目与非原创(学习剧目)在同一场进行比赛,这样对于原创的编导与参赛选手都不够公平,除非所呈现的比赛剧目非常成熟,毫无瑕疵,又未标注“原创”,容易被看成是“半成品”。其次,评委组应多鼓励原创作品,为原创作品设特有加分值,如此设置将激励参赛选手与指导教师对创作原创舞蹈剧目的探索与挑战,同时原创剧目不论编的好坏与否,师生勇于挑战自我的态度也应该得到起码的尊重与鼓励。

(二)不能“胡创乱编”,要“量体裁衣”

原创性舞蹈的可贵之处在于勇于摆脱已有的舞蹈创作观念,敢于开辟新思路,表现舞蹈新空间,当他们真正放弃了对舞蹈固有的机械式理解时,也就会为新的舞蹈创作打开了新的艺术语汇大门,在这个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都是对舞蹈感知与意义的新的探索。在原创的探索中,舞蹈编导不能“胡创乱编”,作为一名舞蹈编导,不仅要具备一定深厚的舞蹈基本功,还要有一定的创造力、想象力,一旦选择某一种题材进行编创,必定要经历一段艰辛的探索与实践过程,艺术形式的展现与表现手法的创新都是需要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与独到的审美意识所提供的支撑。因此编创出的作品不仅要有文化作为支撑,体现编导的艺术修养,同时还有一定的创新性。其次是编导对学生的“量体裁衣”,顾名思义,学生是编导艺术呈现的载体,学生的表现直接影响整个作品的效果,若是将傣族舞蹈放到一个未曾接触过傣族舞蹈甚至不会表现“三道弯”的学生身上,出来的效果必定不如人意。深度了解学生是选择剧目的前提条件,编导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背景,身体条件进一步甄选出适合的舞种,若学生身材纤细,四肢修长,肩部腰部柔韧度强可以选择傣族舞蹈,突出灵动感;若学生体型乖小,但肢体协调,表现力强,可以选择苗族、维族等舞蹈,突出活泼感;若学生高大威猛,铿锵有力,可以选择蒙族藏族舞蹈,突出大气、豪迈感。当然除了民族民间舞还可以选择跳古典舞、现当代舞蹈等,所以编导选择题材还是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条件来编创。

有区分制度的舞蹈单项比赛可以增强舞蹈教师对今后课程原创性的重视,提升自身舞蹈编创能力,学生也会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创新,对于增加学生在舞蹈领域的开拓与认知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选手在比赛中所暴露出的问题

(一)剧目选择难度与学生条件不符

正如笔者上文提到,要“量体裁衣”,选手们都想在赛场上展现有难度的、有表现力的舞蹈作品,但如果没有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选择合适的舞蹈剧目,学生在表演时的效果就达不到理想的状态。笔者在观摩整场比赛中发现到一些选手在选择蒙族舞蹈作品时,肩部动作问题未解决好,舞台上所呈现出的就是乱动肩膀浑身乱用力。包括软手、柔臂,这些最为基础的蒙族舞蹈动作在前期都未解决好,就很难表现出蒙族舞蹈的豪迈、优美,更难得到理想优异的成绩。这一现象也暴露了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对蒙族硬肩、硬腕的动作的理解)未及时处理和解决,老师应该在教学中强调这个民族的地域风格、文化特点等,先让学生了解到蒙古族是生活在大草原上的民族,是马背上的民族,肩部、腕部、臂膀动作都是与骑马、劳作、草原生活息息相关的。有了对动作的基础认识,再让学生学习动作形态,强化学生对动作的理解。老师应耐心的指导和示范有难度的动作给学生观摩,逐渐让学生有了动作“标准化”的认识。除了蒙族、还有维吾尔族最有代表性的“移颈”“绕腕”等动作,现当代舞中的“踢腿”“下腰”“旋转”等动作训练,学生若没有一点扎实的基本功基础,连最具民族代表性的动作都做不准确,那么老师应该思考这个学生是否适合往这个方向的舞蹈发展。

(二)缺乏艺术表现力

这个问题对于学习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是一个普遍性存在的问题,他们不仅缺少舞台上的锻炼与打磨,也缺乏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因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的舞台普遍都在教室讲台上,他们要面对的也不是形形色色的观众,而是认真听讲的学生,所以,表现力在他们的意识中相对薄弱。笔者认为舞蹈单项的比赛就是为了提升这些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增加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设置的,很多学生对舞台表现力、对舞蹈动作表现力缺乏深入的研究与理解,导致在舞台上的呈现由如“白板”一块,毫无色彩可言,表现出的动作也如味同嚼蜡,毫无滋味。例如此次比赛中的一些现当代舞剧目,这类舞蹈更需要选手饱满的内心情感表达,举手投足间都应该充满了丰富的内容与含义,但由于教师前期对学生的艺术表现力重视不足,导致学生在舞台上的表演呆若木鸡,毫无情感可言。笔者认为,若选择这类舞蹈,教师更应该启发学生内心的世界,使学生领悟每一个动作的意义,准确表达出舞蹈的故事性以及对音乐的理解,有效激发学生表现力。学生作为舞蹈表现的载体,在舞台上的展示效果直接映射出老师的精心编排,如果这个学生表现力不足,是否需要在教学前期先解决表现力的问题是值得所有舞蹈教师思考的。

四、可行性建议

据笔者调查了解现如今我国师范类院校在音乐教育专业基本都开设了舞蹈相关课程。例如笔者的学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仅有一年的时间接触到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课时安排较少,学生只能通过短暂的课程时间粗浅学习到一些民族舞蹈组合,但是比赛的要求是一个完整性的舞蹈剧目,区别于课堂上的单一组合练习,若想在比赛中获得综合好成绩,舞蹈课程的课时量与学习民族舞蹈类别均需增加。因为音乐教育专业招生人数较多,每个班的学员人数也偏多,比赛只从中抽选出一位选手进行舞蹈单项比赛,随机性非常强,再加上学生多是从小学习音乐,大多未学习过舞蹈知识,所以被选上的学生舞蹈基础薄弱的可能性非常大。笔者认为若在比赛前一至两年就开设一门“舞蹈培优生”课程,类似“声乐培优生”“钢琴培优生”课程。这样就可以从每一届的学生中选出一些热爱舞蹈的学生主动加入“舞蹈培优生”课程,从而进行“小班化”授课,教师能够有针对性的实施剧目教学,量体裁衣,增加剧目学习难度,专心服务于比赛。或者,在临比赛前先进行一次模拟测试,将五项总成绩排名靠前的同学集中在一个班,进行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到面临真正的比赛时,有了这样的过渡期,不仅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有帮助,学生也不会感觉到太困难,有了一定的前期集中性训练,后期就不会产生抗拒心理,不断强化拔高,这样培养出来的效果必定会事半功倍。与此同时,也能让学生对每一项参赛内容倍感重视,从而增强他们学习舞蹈的动力。不论以哪种形式针对舞蹈比赛进行有效实施与改革,相信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希望学生在比赛期间可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增长见识,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五、结语

全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展示活动为高校未来的人才培养方向提供了一定的指向性,为未来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最高级别的展示空间,这项活动的舞蹈单项比赛环节更是增加了高校对美育的认知与普及,可见舞蹈教育在高校未来美育教育发展中将会占据重要的位置。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如何采取措施将成为舞蹈教师今后在课堂中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对比赛提出的建议及改进措施初探能够为未来的舞蹈单项比赛带来一些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表现力剧目舞蹈
舞台剧目
学舞蹈的男孩子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舞蹈课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优秀剧目进校园
纤变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