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幻字体在1960年代美国摇滚海报中的形式与功能
2022-06-22任煜欣
任煜欣
(四川大学)
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使战争后的美国迅速步入消费社会,并呈现出高度发达的局面。年轻一代在相对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成长,他们的心理诉求和心态已不同于旧时代的父辈们,新旧文化的交替和抗争催生了嬉皮士文化与反文化运动的诞生。与此同时,六十年代发生的太空竞赛、新左派运动、民权运动等使得原本安定的社会发生巨变,这加剧了嬉皮士青年的迷茫与不安。
在阿尔伯特·霍夫曼(Albert Hofmann)发现致幻剂LSD后,艺术家们通过药物介入看到了惊人的迷幻景象,他们沉醉于此,以幻象为灵感进行艺术创作。嬉皮士艺术家们认为迷幻剂可以扩展思维和创造力,并试图在艺术中重现服用迷幻剂的体验,迷幻艺术由此诞生。迷幻摇滚与迷幻海报设计成为当时最受嬉皮士们喜爱的艺术形式。
迷幻(Psychedelic)意为“思想或灵魂的显现”,嬉皮士们在LSD的致幻效果中追求神秘的诗意与灵性,迷幻状态下的“视觉爆发”也刺激了创意和想象的涌现。他们一边使用药物一边自由地想象和创作。迷幻摇滚、迷幻海报、专辑封面和迷幻电影为那一代人的精神与灵魂的象征,迷幻文化在世界各地蔓延开来。因此,纸质海报和传单承担了大部分活动与商品的宣传功能,作为嬉皮士文化视觉表达与传播的主要途径——迷幻摇滚海报成为嬉皮士们开办摇滚音乐会的召集载体。嬉皮士们对于艺术设计的反对传统理性美学和极具审美包容性的态度,使得迷幻海报的创作更为自由、不受拘束。
一、摇滚海报中迷幻字体的形成与风格的构建
文字是记载和传播信息的载体,字体设计的首要作用是清晰传达信息,其次还可兼具装饰性和艺术性。不同的字体形式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社会的缩影。六十年代迷幻字体的形成受到了多重艺术风格的影响。
(一)融合多重艺术流派特征的迷幻字体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摇滚海报起初未形成一种特定风格,且海报中大多由高对比色彩的图形图像所构成。韦斯·威尔逊(Wes Wilson)受到维也纳分离派艺术家阿尔弗雷德·罗勒(Alfred Roller)所设计的字体的启发,于1966年定义了“迷幻字体”的概念。他借鉴罗勒的充满神秘性的方形字体(block lettering),加之大胆地夸张变形和流动扭曲等设计后,赋予其动态性,应用在自己的海报设计中。
维也纳分离派与正统学院派艺术和传统美学观决裂,在设计上鼓励融入装饰性的自然元素和几何形状。韦斯将其提取后加之自身对当下嬉皮士文化与迷幻艺术的理解,设计展现到迷幻字体与海报中,同时融入了新艺术运动的自然主义、欧普艺术的空间错觉和达达主义的反叛性等艺术流派的特点。
(二)摇滚海报风格和迷幻字体的定义者
韦斯·威尔逊的摇滚海报设计风格以流动扭曲的字体设计、铺满画面的元素和大胆的色彩闻名,这后来成为嬉皮士时期海报设计的标准。他将神秘的字母填充满每一个可用的空间,探索用字体营造空间错觉,并赋予字体动态性。
韦斯和其他许多迷幻海报艺术家并未接受过学院派学习,他们大多是从致幻剂带来的致幻体验和迷幻灯光秀中获取视觉灵感。“我认为激发我艺术灵感的是致幻剂、音乐和时代,我想做一张人们喜欢看的海报,我想用完所有的空间。”韦斯·威尔逊曾这样表述自己的创作想法。作为比尔·格拉汉姆(Bill Graham)和家庭犬(Family Dog)两大摇滚音乐海报机构的主要设计师,他于1966—1972年间创作了近百幅摇滚海报,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摇滚海报艺术家。机构委托人比尔对韦斯的创作风格十分喜爱,给予他极大的创作自由度,这使得韦斯的迷幻字体及摇滚海报奠定了1960年代的平面设计基调,并对后世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迷幻字体在摇滚海报中的特征——以韦斯·威尔逊作品为例
字体设计与排布在韦斯·威尔逊的摇滚海报中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以对比强烈的迷幻色彩、扭曲震颤的字体形态和特殊的字体编排与版式设计而闻名与盛行。迷幻字体可读性差,难以辨认,但图形化特征与审美功能格外突出。
(一)对比强烈的迷幻色彩
由于致幻剂会对人体生理产生刺激,增强眼球对颜色的承受敏感度,经过致幻体验,人所能感受到的色彩就会更多、更鲜明、更强烈。在韦斯的摇滚海报中,迷幻字体与海报整体形成强烈的、不和谐的色调对比。强烈、大胆、狂放的色彩选取方式与高对比度的互补色并置的设计手法成为迷幻海报的主要特征。颜色选取的数量虽然不多,但色彩的明度与对比度能够给观者视觉带来巨大冲击力,使观者仿佛置身于摇滚音乐节现场。
(二)扭曲震颤的字体形态
迷幻字体的形态是抽象的、卷曲的、模糊的、难以辨认的。
韦斯从新艺术运动的自然主义中提取出涡旋状、蜿蜒的有机藤蔓装饰元素,强化了分离派阿尔弗雷德字体的方形特征,缩短字间距,并将这些特点运用到字体形态的设计中,加之再现致幻体验赋予字体极具个性的动态化。韦斯·威尔逊在字体设计的历史中第一次赋予静态字体以动态的视觉震颤效果和摇滚情绪,增加了摇滚海报的视觉张力。
音乐演出海报《Flames》(1966.7 Fillmore)是韦斯·威尔逊的第一张明确迷幻摇滚风格的海报,也是他第一张以迷幻字体为视觉主体的海报。海报中心排布着扭曲变形、紧密组合为火焰形状的字体,高饱和的朱红与草绿形成鲜明色彩对比,给观者留下迷幻、活泼的视觉印象。
画面中每一个单独的字体与文字整体构成的形状轮廓都呈现火焰形态,因此,局部与整体形成同构关系。韦斯通过拉伸字体,赋予字体图像意义。迷幻字体如同跃动的火苗,仿佛迷幻摇滚乐流出的音符,这使得海报画面极具视觉张力,整体达到形与意的结合交融与和谐统一。
(图 2.2.1 1966.7.22-23. Fillmore.《Flames》Wes Wilson)
(三)字体编排与版式设计
在字体排布关系中,韦斯的大多作品保持着恐惧留白(Horror Vacui)的设计法则。即用迷幻字体排布铺满画幅的有限空间。他在编排中融入欧普艺术(光效应艺术)视觉错觉和光效眩晕的特征。在其早期的视觉实验中,他总是以扭曲、流动的字体环绕着女性的全身像,来填充画面的空白部分。
在栅格系统中,各个文字之间的排布影响了文字整体构成的形状、大小、位置,甚至是方向间的关系。迷幻设计旨在直接吸引感官而不是阅读的舒适度,如果说现代主义海报设计都为理性的排序,通过文字设计来传递清晰简洁的信息,以确保最佳的可读性;那么迷幻字体版式设计则没有太多的“理性”可言——它们是自由随性的,甚至可以说有意将排版易读性推向观者的极限。
三、迷幻字体的反功能性与精神内核
迷幻字体因其缺乏辨识性、装饰性大于功能性、信息传达性弱而受到传统设计界的批判。在嬉皮士年代,迷幻海报的受众群体大多为追求自由与不羁、迷幻摇滚乐与致幻剂体验的嬉皮士亚文化群体。所以,迷幻字体与海报的功能性并不体现在设计与传达信息上,而是体现在传达嬉皮士精神与文化中,引起年轻群体的共鸣。
(一)迷幻字体的反功能性与反叛的精神内核
摇滚海报中迷幻字体的密集度与不可读性导致了符号化程度的过载,破坏了常规公共信息的传播流程,使观者在观察和解码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这形成了一种反向功能性。“这就是让人们停下来看着它们的原因。”
韦斯·威尔逊的迷幻设计再现了他吸取致幻剂后堕入的致幻体验,也能够体现出他从LSD药效中恢复“正常”后,内在世界与外部现实的矛盾、纠缠、撕裂与痛苦,以及他在致幻体验中与内在自我相遇的欣慰与迷恋。聚焦他的创作过程,并在当时社会的年轻群体中放大,这种深层精神特质与感受可以在1960年代每一个美国青年的身上都找寻到踪迹。
微观摇滚海报中的迷幻字体,结合时代性与社会性,迷幻海报运动根植于嬉皮士们的反叛与追寻自由的精神,迷幻字体的发明与编排、以及其与图像的融合成为艺术家们反抗社会的一种手段,在平面设计和艺术创作上开展了一个新局面。嬉皮士与海报艺术家们不重视字体设计的功能性与海报信息的传达性,他们更关心设计本身的审美价值,更追求迷幻字体与图形的艺术性,把字体与海报看作纯粹的迷幻视觉艺术。一切最终都归于美、自由与迷幻的视觉与抽象的精神层面。
(二)迷幻字体对后世设计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1.商业侵袭的媚俗化
到1970年代中期,迷幻艺术运动很大程度上被主流商业力量所吸纳,嬉皮士们最终向一直努力抗衡的资本主义与消费主义妥协。迷幻字体不再只应用于摇滚音乐节海报,而广泛应用于商业广告之中。迷幻艺术的叛逆性开始消退,同质化的商品性附加于迷幻设计中,并逐渐走向媚俗化。摇滚海报与迷幻字体中孕育而生的迷幻色彩与图像不断被复制,化为商品出售。
2.数字时代的迷幻复兴——酸性字体与逆反差字体设计
五十年来,迷幻字体一直在进行不断的革新与变体,在经历过商业化地颠覆后,部分迷幻元素又悄然复兴到近年的设计表现中。千禧年前后计算机和数字技术大幅发展,加之锐舞文化(rave culture)、蒸汽波与赛博朋克等文化元素的催生,酸性字体和逆反差字体承载着“迷幻字体”的旧灵魂,融合当下年轻一代所喜爱的流动金属、机能、霓虹等元素涅槃重生,以全新的面貌出现。新时代的迷幻字体充满了未来性、挑战性与反叛性,新时代的迷幻艺术家们也以新兴媒介与数字技术的多重创作效果替代了六十年代的致幻剂。
四、结语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迷幻摇滚设计是大胆前卫、感性激进的,其广泛吸收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反传统美学的艺术风格与思潮,反映了当时美国的历史、社会与文化变迁的局面,成为浓缩嬉皮精神的迷幻视觉产物。嬉皮士与摇滚海报设计师们在创作中的各种尝试与探索,是对当时主导世界设计的现代设计思潮的直接对抗,也是对现代主义所崇尚的理性美学体系的大胆抗衡。
韦斯·威尔逊的迷幻字体与海报设计摒弃了传统美学的理性与秩序,融入了致幻体验、迷幻摇滚乐与嬉皮士的反文化精神,达到听觉、视觉、感觉与精神神话性的形式与功能的统一。这在平面设计史中无疑是史无前例的设计实验与美学革命,对后世的海报及字体设计提供了学习与借鉴的非凡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