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术教育中的表现性评价
2022-06-22刘亚楠
刘亚楠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美术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在美术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教学评价不只是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优劣及知识的掌握情况,在“教-学-评”一体化中,“评价”是形成教学过程闭环的关键“支撑点”,以评促学,以评带教,尤其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先确认预期学习结果,再进行教学设计。在深度学习中,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形成,是教学评价重要“推动剂”。
将视线对焦当下教育的现状,教学评价仍重视最后的结果性评价,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的“唯分数”“一刀切”等社会情况不断加重学生学业负担且对于学生的评价过于“片面”和“不完整”。回头细想,教学评价的初衷是什么?而结果是否偏离了设置评价机制的初衷?笔者在进行不断思考和研究学习后,认为应将表现性评价“嵌套”进美术教学之中,推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形成高阶思维能力,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形成。表现性评价在教育界已有较为丰富的研究,但鲜少与具体学科结合,美术学科本身自带极强的感性色彩和个性化,如何客观、正确的评价学习情况无疑是美术教学评价的普遍“困境”,探索美术表现性评价在中国义务教育教学阶段的适配性有其研究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美术教育评价背景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偏向于感性、主观的艺术,该如何评价?该以何种合理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能力与素养?新时代环境下,社会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这让教育不止关注当下,更关注未来。教育早不再只是注重知识与技能,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对全面发展的人,提出了新要求,这些该如何评价呢?具备什么素质的人才可以称为“全面发展的人”?在新时代教育环境下,国家极其重视美育,习主席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1]国家教育十分重视教育监测及评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许多关于“评价”的文件和政策,近年呈现上升趋势。2015年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在艺术素质评价方面首次给出测评办法。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在2015年《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的基础上更进一步。2019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艺术学习质量监测结果报告》通过监测评估学生的艺术学习能力,并发现艺术教学中的问题。2020年发布《中国教育监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2020年版)》对当下教育现状进行全面评估,为教学评价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2022年4月底,颁布了最新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其中更是创新性加入了关于学业质量的内容,为基础美术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系”。人类学习已经进入深度学习状态,追求理解的教育,获得高阶思维能力,基于生活情境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评价方式在学习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评价,成为推进深度学习的内驱力。
其中表现性评价观也是本次课改的一大突破,落实了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发展性评价,将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无缝衔接。很好的解决了以选择题为主的纸笔测试无法解决概念性理解的问题,理解的测试只能通过任务实现,因此,发展性评价走向了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指让学生在真实生活情景(或模拟真实情景)中,运用先验知识解决某个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生活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表现性评价搭载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进入美术课程教学,较于传统测试偏重结果的评价,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见证、记录学生从概念理解到可以在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以及再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到的高阶思维能力和灵活调动所学内容能力的锻炼。
二、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美术表现性评价
新课程改革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01年之前是双基时代、2001-2015年是三维时代、2015年至今为核心素养时代,前两个阶段是为了构建我国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第三阶段是为了构建我国信息时代的课程体系。我国界定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2]。以核心素养的为导向的美术教育,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和能力的形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获得由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在实践中逐步获得。对于学生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在美术教育领域发挥极大作用,尤其在上位概念中,质量标准更加切合课程与学科教学,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价。
对于表现性评价最早的界定者之一是斯蒂金斯(Stiggins),他提出五大表现性评价质量标准;斯坦福大学评价、学习与公平中心创立的斯坦福NGSS评价项目(Stanford NGSS Assessment Project,简称SNAP),在SNAP创建的评价体系中,嵌入教学的评价(Instructionally-Embedded Assessment,简称IEA)与单元教学同步进行[3];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中注重学生创造学习过程;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对学生基本素养进行测评。在国内对表现性评价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两方面,一是表现性评价理论研究;二是基于学科的表现性评价应用。经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付出,表现性评价标准也逐步完善。
“教-学-评”一体化并非新词,已经喊口号多年,但未见实质性进展,有其现实的必然因素,严重阻碍了评价尤其是过程性评价的推进,在《标准》发布后,评价再次成为专家、学者、一线教师讨论及学习的重点。国家有关部门也在课标发布后、新一轮国测即将进行之际,主导性的进行了全面的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作为过程性评价中重要的方式之一,发挥着自身巨大作用。教师应如何进行表现性评价?首先,根据《标准》中每个学段的课程要求以及学业质量标准,参照评价建议,对表现性评价有大局意识和整体概念;其次,教师设置主题性课程,依照《标准》中的学业质量标准,设计基于生活情境的“表现性任务”,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发展水平研制“表现性任务”的评价量规;最后,将表现性任务及表现性评价量规转化成学生平常的学习活动,逐步变成教师的教学习惯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学习思维,逐步形成美术核心素养。
三、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评价方式的变化
2022年版《标准》距离上一版的课程标准发布已经过去十一年,十一年间的社会环境已经是翻天覆的变化,全球经济环境及世界格局的变化必然影响人才能力要求,教育培养也随之变化。2015年教育从过去的“三维时代”转向“核心素养时代”,经过七年的教育实践,教育各环节的齐心协力,在“双减”政策出台一年后,课程标准紧接着发布,可以看出教育已经进入新时代,并能够看出基础教育质的变化。2022年版《标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性、结构化主题式学习、跨学科学习、教学评一体化等。在《标准》的美术学业质量描述中,详细介绍了标准的素养导向,并按照学段分成了不同的能力层次和标准要求。其中评价建议提出:“评价是检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改善功能,促进学生发展[4]。”评价不是“筛选”而是“诊断、激励、改善”,发现问题,不断调整向优发展。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素养导向,也是《标准》中最核心的内容,除了基本知识与教学能力外,更加重视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坚持以评促学,重视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能够更好、更客观、更全面的评价学生的美术素养达成情况。在评价环节中,课堂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及时反馈给予鼓励,发现问题帮忙改进。作业评价则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巩固已学知识。期末评价对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行全面评定,其方式多为综合性。对于所有的评级的结果,进行个性化、发展性的解读,反思改进教学。对于评价方式、原则的变化,可以看出,当下的教育评价注重学会生学习能力与素养的形成,对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评价,采取多方式评价更具的客观与鼓励性。
对于表现性评价的评价难点主要有两点:第一,表现性评价标准为何?第二,如何落实表现性评价?对于表现性评价的研究鲜少与美术学科的结合,在新版《标准》发布后,为表现性评价提供了参考的依据,表现性评价需与教学活动、课程设计搭配进行,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评促学。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衔接幼儿园与高中,设置四个学段,做好为幼小、高中与义务教育的衔接,同时也照顾到了六三与五四学制,不同学段对学生的要求也有所区别。课程内容上包括“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综合·探索”四类艺术实践,涵盖16项具体学习内容(见图1),每个学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嵌入进学习任务中,依据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记录学习过程,留存学习成果,根据记录内容进行评价。参考《标准》中每一学段学习任务的内容要求与学业要求进行评价。《标准》发布后很好的解决了表现性评价标准问题。评价标准有参考后,如何落实表现性评价?成为一线教师当前面临的困境,自疫情爆发以来,对教育行业造成巨大冲击,上课方式都要借助网络平台和各大App,表现性评价就是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的“真听、真看、真感受”,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对表现性评价的进行产生巨大阻力。但教育相关部门也在积极推进表现性评价的进行,笔者所在地区是北京市海淀区,2022年年初海淀区就建立了一支由美术教育专家、地区教研员和各校美术教师组成的专业测评团队,同时有专业的科技团队进行技术支持。由专家撰写评价指南、组织教师培训、编写表现性评价手册、对目标学校进行电子版发送与纸质版邮寄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切身感受进行真实记录,定期回收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不断优化。评价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教师学习新的《标准》也需时间。我国的教育主要是讲授式教育,这已经深深植根于我国教育系统及国民思想中,新时代的美术教育是追求理解的教育,已经是质的变化。撬动固化的教育,让教育教学“活”起来,需给教师反应及学习的时间,亦需给家长概念转变的时间,虽时间漫长,但一切都是向好发展,各地区教育部门不断积极推进,一些地区现先创新出表现性评价的“范本”,其他地区再参考学习,争取将表现性评价推广全国,将表现性评价嵌入进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达到“教-学-评”一体化。
图1 美术学科课程内容框架
四、结语
表现性评价像一把“梯子”,向上连接国家美育政策推行,与国家艺术质量监测良好联动。向下连接美术课堂教学,为一线教师提供一种可实施的评价方式。以此为突破点,成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通路”。在美术教学中,表现性评价根据学生表现出的学习行为(比如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搜集资料等综合能力;甚至是语言表达、实践操作、作品制作等更加真实的行为表现),可有理有据的激发学生对自己能力的关注。表现性评价,在美术教学中,伴随美术学科独特的学科优势,使表现性评价迸发出更大的价值。美术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表现性评价中,教师为学生打造真实情景,在此情景中学生将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老师设置的某个问题,教师往往也需设置“挑战性”任务,突破学生经验界限和能力界限,使学生不断回忆已有知识经验、探索新方法解决问题,检测学生在复杂的真实环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促成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形成,培养出能够应对未来社会复杂情景的人才。通过对不同阶段作品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行为表现,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完整与客观,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美感的培养和美术思维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