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医典籍英文译本的文学性研究

2022-06-22张文馨周敏谷安琪

今古文创 2022年23期
关键词:文学性

张文馨 周敏 谷安琪

【摘要】 汉籍经典英译研究一直被专家学者看重,其中不乏中医典籍的英译。但文学性这一問题却在典籍翻译中被长期忽略。文学性不限于文学作品,在其他文类也有体现,譬如中医典籍。此次项目旨在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以《伤寒杂病论》为例的中医典籍的原本及各家英文流通译本(罗希文版、阮继源版和李照国版)进行对比阅读,并通过实例从语言形式、修辞、思想文风和故事性四个方面,分析翻译中文学性的体现和缺失的情况,进而阐述文学性在中医典籍英译中的重要性,以期为中医古籍经典的翻译事业和中医药海外市场发展提供较为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以便中医药文化能够更好地向海外传播。

【关键词】 中医典籍;文学性;英文译本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3-0111-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3.036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关于《伤寒杂病论》英文译本的文学性研究,项目类型:省级重点,项目编号:201910315055Z。

一、引言

中国的汉籍经典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之一,其英译自16世纪以来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译文本身的质量往往不够理想,令人堪忧。其中更为严重的是汉籍经典英译中文学性的再现与否。多数译者对文学性存在误解,认为文学性只是针对文学作品而言的。其实文学性并不仅仅存于文学作品,在其他文类中也有体现。如中医典籍中也具有文学性。而译文是否能够有效再现这些蕴含于原文中的文学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翻译的成败。[1]82

《伤寒杂病论》作为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古代医学的集大成之作,为后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理论财富,其英译对于进一步传播中医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本文以搜集到的罗希文版,阮继源和张光霁主编的汉英对照版以及刘希茹今译、李照国英译版为例探讨中医典籍英译本中的文学性体现以及在翻译中的丢失。而就目前查阅的资料文献显示,本书作为中医典籍,有关其英译本文学性的研究很少。

二、文学性定义和翻译的文学性

在探讨典籍英译中的文学性之前,首先要明确何为文学性和翻译的文学性。语言的文学性问题最早由罗曼· 雅各布森[2]在《最近的俄罗斯诗歌》中提出:“文学研究的主体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literariness);即:某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因素。”文学性之于文学文本至关重要。它使文本内涵更加深刻,意蕴更加丰富[3]。文学性在不同的文学观念中有不同理解,可由多种方式体现:节奏、押韵、重复等语言形式和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段以及语言偏离而产生的前景效应。简言之,形式特征是文学性与非文学性的区别性特征。

就文学翻译而言,经常被忽略的形式恰是翻译的中心性问题,因形式是艺术的先导。译文如果罔顾这类形式,便丢掉了根本,译犹不译。遗憾的是,在典籍英译中,经典的文学性被遮蔽,传之于西方的版本常只是原文的语义解释。鉴于此,任何翻译家在中华文化“走出去”这一契机下都不应回避文学性这一问题。而中医典籍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其英译同样存在上述问题。因此本项目旨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以《伤寒杂病论》为例的经典中医典籍的各家英文流通译本,紧紧围绕中医典籍英译本在文学性的体现和在翻译中的缺失情况展开研究,以期为中医古籍经典的翻译事业和中医药海外市场发展提供较为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以便中医药文化能够更好地向海外传播。

三、中医典籍英译本中文学性的再现与丢失

文学性在中医典籍中一直被忽略,多数人认为文学性只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其实不然。比如在语言形式、修辞、思想文风和故事性等方面,折射出显著的文学特征,相应地在译文中也应有所体现。下面将从上述提及的四个方面逐一对此书的英译本展开分析,挖掘其中的文学性是否得到有效还原。[1]83

(一)语言形式

具体说来,汉籍经典古籍的文学性就语言形式而言,体现于句式、韵律、节奏等多个方面。而就《伤寒杂病论》这本医学古籍来说,其语言多为三言、四言、五言的短句,这种句式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易于记诵,是独特的文学形式。具有精炼简洁的特征,实用性极强。

此外,书中的对偶句是其文学性在句式、韵律以及节奏方面的一重要体现。例如“阳浮而阴弱”;“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通过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语言凝练,极富表现力地将其中所蕴含的中医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在翻译中,这一句式特征也并未得到很好体现。阮和张将以上“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这句话译为了“A chordal,quick pulse often accompanies a fever while a chordal,slow pulse goes with chills”[4]23,由此可见,原本的文学性并未得到充分地再现,反而使之大打折扣。相比较而言,李照国将之译为了“If the pulse is taut and rapid,there is excessive heat;if the pulse is taut and slow,there is excessive cold”[5]93,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原文的对偶句式,使用“if the pulse is…there is…”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原文的文学性,同时也没有破坏原文的简洁凝练之美。

同时,叠词使用也是中医典籍文学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另一突出特征,都极大增强了原文的节奏感和韵律。例如:“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 “语声喑喑然不彻者,心隔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叠词的使用使得原文读起来朗朗上口,丰富了原文的韵律感。然而在译文中,叠词并未得到很好处理。就“喑喑然”“啾啾然”而言,阮和张版译为“unclear voices”和“a thin, draw-out voice”[4]3;李照国将之译为“dull and unclear voice”和“faint and long voice”[5]13。尽管上述两版译文均准确翻译出真实含义,但并未译出原文叠词所蕴含的丰富文学性。

此外,反复在书中也随处可见,如“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原文采用了反复的手法,结构匀称,句式整齐,节奏鲜明。然而这一修辞特征在两版译文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在阮和张的版本中,仅将“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一句简单译为了“If yang moves alone,chills occur;if yin moves alone,abdominal distention and paralysis arise”[4]95;而李版将之译为“When yang qi begins to flow first,there will be aversion to cold. When yin qi begins to flows first,there will be pain of joints” [5]347,采用“when…begins to flow first,there will be…”句式,有效再现原文工整句式,反复的修辞也得以体现,较阮和张版译得更出色一点。

(二)思想文风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理法方药完备的中药学专著。作为一部临床价值极高的中医经典,此书蕴含着极丰富的辩证思想。张仲景在书中系统分析了伤寒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和解决方法,创造性地确立了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的辩证施治原则,同时奠定了后世理法方药的理论基础。此外,该书文风简练、博大精深,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哲理性。全篇以四字骈体连缀成文,语言简洁,言简意赅。罗、阮等英译版本承袭了原文的风格,译文简明干练。比如,罗希文在翻译书名时,将其译为“Treatise of Febrile Caused by Cold”。他用“treatise”这个词来概括全文,点明主题,简明扼要。阮继源的版本中,他将书名译为“Synopsis of Prescriptions of the Golden Chamber” “Prescription”一词翻译地非常好,在全文中也被多次使用,意指各种药方。另外,译者用“synopsis”而非“outline”来翻译要略,独具一格,既避免了笼统陈腐的风格,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概括了全篇主要内容。

(三)修辞

作为医学经典古籍,此书蕴含着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反复等。其中,比喻在其中尤为常见,例如,“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此处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患者的脉象比作紧弦,上下直行,译文也一如原文:“The pulse in convulsive diseases feels as tense as a chord and is palpable all the way from the upper to the lower site”[4]9。“目赤如鸠眼”,鸠就是斑鸠,病人眼角膜呈红色,狐惑症出现目赤,是肝热充目的原因,译文如之,翻译为“has hyperaemia of the eyes (their being as red as a dove’s eyes)”[4]21。阳毒“面赤斑斑如锦纹”,阴毒“身痛如被杖”,锦纹指有色花纹的丝织品,此处比喻阳毒因为血分热盛而面现明亮红斑,杖即指棍棒,被杖比喻病人身体疼痛万分如同棍棒所打击,是因为毒邪袭脉,血性不畅而得此症状。译文也如同原文,翻译为:“Ying du manifests silky red macules on the face”和“as if beaten with a stick”[4]21。肾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腹重如带五千钱”,钱是指古代金属货币,质硬且重,此处比喻病人腰部既冷又沉重的症状。译文翻译为:“chills in the lumbus with the feeling as though sitting in water”[4]68。

此外,原文中的排比译文中也有体现,比如说“热在上焦者,热在中焦者,热在下焦者”,在译文中体现为“fever lodged in the upper portion” “fever in the middle portion”和“fever in the lower portion”[4]69。译文体现了原文的整齐、简洁之美。再如“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4]69,译文翻为“sputum stagnancy,dangling stagnancy,overflowing stagnancy,and branch stagnancy”[4]70,显然也使用了排比手法,生动地体现了原文的风格。

但是,译文中对原文的修辞手法也有丢失,例如“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淅淅者,谓其恶风如同冷水洒身,翕翕者,言其发热犹如羽毛覆盖其身。译者翻为 “when the patient feels chill and fears wind,uneasy because of a fever”[6]5,此处翻译就缺失了原文中的修辞手法。再如“项背强几几”比喻其项背拘急,俯仰不能自如之态。译文“If the patient feels stiff in the back and neck”[6]7,这样翻译显得单薄,未体现原文的特点。或如“寸脉沉大而滑”,描绘了病人的脉象如同珠滚玉盘之状,而译文翻为:“when the pulse on the cun site is submerged,big and slippery”[4]4,显然未译出原文的比喻手法,不如原文简洁有力,整体缺乏古典之美。

(四)故事性

故事性是通俗作品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中医药经典古籍,一般文风简洁却并不乏故事性的体现。首先需要明白什么是故事性,在文学作品中所谓“故事”就是冲突与目的性。本书在阐述病例时,无论是在语言叙事、还是细节结构等方面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不如一般的医书过于晦涩难懂,而是多了许多可读性。原文中有多处问答出现,让读者眼前能浮现对话的场景,生动形象。原文中的“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如阮继源版本中将其译为:“The disciples asked:‘Why does a superior physician treat disease before its onset?’The master replied:‘Because to treat a disease before its onset means that liver…’”[4]1在语言风格,细节处理以及叙述形式上,译文遵循了原文的对话形式,一定程度体现出了原典中的故事性。

四、结语

在对本书的英译版本进行一定程度的讨论、分析和总结之后,本项目研究发现,文学性这一重要问题在中医典籍翻译中被人们长期忽略。通过此研究,我们深刻认识到文学性不仅限于文学作品,在其他文类中更有体现,《伤寒杂病论》就是中医经典典籍中一处佳例。纵观罗希文、李照国及阮继源的英译本,其文学性皆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但总体来说均有所丧失。因此,汉籍经典翻译中的文学性问题不容忽视,我们不仅要跨越国际语言之间的鸿沟,在最大程度保留汉籍经典本身的文学性,使之成为形神兼备的艺术品,更要利用中医典籍中的文学性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更多的人从了解中医药,到认识中医药,最后传播中医药文化,要真正地将中医药文化發扬光大,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参考文献:

[1]赵彦春,吕丽荣.中华文化“走出去”:汉籍经典英译的文学性要求——以外文出版社《道德经》英译本为例[J].外语教学,2019,40(06):82-86.

[2]ROMAN J.Selected Writing Vol V.[M].Hague,Paris,New York:Mouton,1979.

[3]赵彦春,吴浩浩.从认知诗学视角考察文学性的翻译[J].外语研究,2017,34(03):65-71.

[4]张仲景著,阮继源,张光霁主编.汉英对照金匮要略[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5]张仲景.金匮要略汉英对照[M].刘希茹今译,李照国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6]张仲景.伤寒论[M].罗希文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张文馨,女,江苏扬州人,本科,研究方向:翻译。

周敏,女,江苏南京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谷安琪,女,江苏淮安人,本科,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文学性
后现代中国电影娱乐性对文学性的裹胁
《史记》三家注的文学价值
从“红学”看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创新
注重文学思维渗透 打造写作高效课堂
《刘三姐》等经典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学性
浅析易学文化的文学性
文学网络时代的狂欢
译者主体性视域下的朱生豪莎剧翻译文学性价值解读
舒曼钢琴作品中的文学性探究
虚拟的自由:创新与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