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中火器的来源、使用情况与作用
2022-06-22张伟陈琳
张伟 陈琳
【摘要】 火器即火药武器,它的使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朝末年火器就已经开始应用于军事之中。到元明时火器在战场上的作用被进一步重视,明朝所设立京军三大营之一的神机营就是世界上第一只成建制的专业化火器部队。在明亡清兴之际,火器作为重要的武器被广泛地应用到明清对抗的战场上。早期火器主要是明朝军队用以抗击精通骑射的清朝八旗,但随着双方对抗的不断升级清军逐步意识到火器的威力,逐步在清军中装备了火器,并且编练了成建制的专业化火器部队。这些装备火器的清军在明清对抗的战场上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 火器;清军;使用情况;作用
【中图分类号】K2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3-0049-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3.016
本文选择1616—1662年这一时间段作为切入点是因为自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到1662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被俘杀,在这一时期内,原来的满汉民族矛盾上升到明清①两大王朝之间的对峙,而这一对峙前后持续了近五十年。这五十年中,明清双方既进行了长期的对抗,也存在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学习。这种交流和学习为火器在清军中的装备提供了先决条件。
而且1616—1662年是清朝军事实力快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伴随着征服面积的不断扩大,军队人数的日益提升,清军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对手实力的不断提高,清军对于新式武器和战略战术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包容,火器正是凭借着这一股强劲的东风,在清军中站稳了脚跟,并且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在明清对抗的早期,清军凭借游牧民族的天然优势,以精熟的骑射和超人的凶悍作为进攻和防御明军的主要方式,明军则以坚固的城池和相对先进的军事技术尤其是火器抵抗清军的进攻。但随着对抗的不断升级,双方均开始吸收对方的长处。明军为有效对抗骑兵,开始采用骑兵对抗骑兵的战术,在时任辽东总兵袁崇焕的一手推动下,汉家王朝最后的精锐铁骑——关宁铁骑被训练出来;与此同时,清军也开始意识到火器在战争中的威力和优势,以开放的姿态接受火器,逐步将火器装备到军队之中,并着手组建专业化的火器部队。
总体而言,清军在努尔哈赤时期,火器来源比较单一,以单纯的缴获为主,致使这一时期清军所装备的火器数目较少。同时,由于这一时期的清朝八旗士兵封建化程度较低,对先进技术兵器具有一定的抗拒,更精于也更喜爱传统的骑射,致使火器虽然在这一时期已批量装备至清军中,但其实际所起到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直到1626年皇太极代努尔哈赤继承汗位之后,这种情况才在清军中得到明显改善。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之后,火器在清军中才真正得到了较大规模地使用并且发挥出了其作为技术兵器应有的作用。
一、1616至1662年清军火器的主要来源
清军火器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即:缴获和自造。由于技术的限制,早期清军获得火器只能依靠缴获这个比较单一的渠道,后期清军逐步开始火器自造,并且在入关前后取得极高的成就。
根据明朝的官方记载,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到天启元年(1621年)的三年时间里,工部一共为辽东前线明军调拨了将军炮、弗朗機、神枪、鸟铳等各种火器,一共四万两千余件。数量如此庞大的火器在明清对战之中除去被损耗的一部分之外,有相当数量的火器被清军所缴获再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缴获明军的火器再使用对于清军而言虽然是一种较为简便、直接的方式,但这一方式却存在着较大的隐患和代价,毕竟取得缴获的前提是要进行战斗并战胜敌军,而战争本身就是极具代价和消耗武器的一种方式。而且由于这一时期明朝吏治腐败、武备废弛致使明朝官方所生产的火器质量较差,十分容易发生炸膛导致伤人事件,根本无法用于实战。因此,依靠缴获这一渠道所获的火器,不仅代价昂贵且质量难以保证。除缴获明军以外,朝鲜军队也是清初清军获取火器的重要途径,这是由于朝鲜作为明朝的附属国,朝鲜鸟铳手被明军多次征召用来进攻或是抵御清军,配合明军随从作战。在萨尔浒之战时,仅在刘綎的南路就有不下5000名朝鲜鸟铳手随从明军作战。②后来随着明军的战败,这批朝军的火器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清军的战利品。
另一个渠道就是自造火器,这一渠道相较于缴获自造火器是一种更为稳定,成本更低,数量、质量也更有保证。但这一渠道相较于直接缴获再使用而言有着极高的技术门槛,尤其是对于当时经济不够发达,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满族,因此早期清军自造的火器更多只是具有实验性质。正和清军对于火器的大规模使用一样,清军对于火器的制造也自皇太极继位后才真正展开的。
天聪五年(1631年)在佟养性的组织下由效力于清军的汉族工匠仿制出了第一门红夷大炮,至此正式开启了清军自造火器的历史。值得肯定的是,清军的自造火器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清朝对于火器的制造监管相较于明朝更为严格,致使清军所制造的火器质量和性能却更为优异。特别是在入关前夕,清朝集合国力所铸造的35门“神威大将军”炮,已能够被称为当时世界质量最精良的火炮之一,清军依靠自造火器实现了对明军火器的技术超越,这一成就是值得肯定的。到清军入关后,由于大规模战役的逐步减少,战争的烈度也显著下降,清军对于火器的需求也逐步减少,火器的制造和研发的脚步逐渐停止下来。但由于南明、台湾以及农民起义的存在,对抗并未结束,清军的火器制造也没有完全陷入停滞。但就总体而言,到1662年南明灭亡时,除去地方势力自造的火器外,清军主要装备的还是入关前后缴获明军、朝军的火器以及入关前自造的火器。
除去战场缴获和火器自造外,走私和购买也是清军获得火器的可能途径。但受限于区域交往不通畅等因素的限制,清军从明朝、朝鲜、日本、蒙古、沙俄等其他国家或者是地区走私、购买的火器数量极为有限,能够产生的实际效用也较为有限,大多数时候走私和购买的火器只能作为清军自造武器的技术参照,并不能实际用于战争之中。由于走私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性质导致有关这一事件的历史资料也较为稀少,因而走私和购买并不能够作为清军主要的火器来源进行分析和研究。
二、1616至1662年清军对于火器的使用情况
清军对于火器规模化、专业化的使用主要开始于天聪年间。皇太极继位后由于受到天启六年(1626年)宁远之役以及崇祯三年(1630年)滦州之役被明军火器击败的刺激,清军才正式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专业化火器部队。
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将八旗各营的红夷大炮、大将军炮集中在一起交给佟养性管理,成立了一只独立于其他各旗的部队,随从清朝八旗作战。该旗因旗主佟养性因此在清军内部也被简称为佟养性旗。佟养性旗的出现是清军对于编练专业火器部队最早的尝试。在该年发生的大凌河之战中,佟养性旗在清军对大凌河的进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伴随着专业火器部队的初战告捷,更进一步坚定了清军设立专业化火器部队的信念。
天聪七年(1633年),明将孔有德、耿精忠、尚可喜携带大量火器和熟悉火器操作方式的明军投降当时还叫后金的清朝,他们的投降不仅给清朝带来了大批火器,还使得清朝得到一批能够熟练使用火器的士兵。
据此天聪八年(1634年)皇太极将原属八旗的旧汉军改名为“乌真超哈”,并且将鸟铳作为“乌真超哈”的基本武器。又将孔有德、尚可喜的军队分别改名为“天佑兵”“天助兵”,也以火器为主要装备。③清军专业化的火器部队在熟悉火器操作的汉人士兵基础之上成规模地建立起来。之后清军又对其专业化的火器部队进行进一步的扩充,到崇德七年(1642年)皇太极进一步对汉军进行整编和扩充,完善了清军专业化的火器部队。
除大规模采用汉人作为主要的火器部队兵力来源之外,朝鲜也是清军专业火器部队重要的兵力来源地。清军不仅从朝军俘虏里选拔鸟铳手,在征服朝鲜作为属国之后,与明军一样,大批征调朝鲜鸟铳手随从清军作战。甚至在清朝八旗包衣佐领中设立两个由纯朝鲜人构成的佐领,这些由朝鲜人组建的佐领所装备的武器主要也是火器。
综上可知,清军对于火器的使用主要依靠汉人和朝鲜人为主,满人仍然保持着传统的骑射,并不是使用火器的主力军。并且虽然清朝成立了专业的火器部队,但这些部队大多数是依附于清朝八旗之下,很少作为独立的军事力量进行军事活动。入关后除去传统的八旗汉军和纯朝鲜人构成的包衣佐领,大部分新降的汉军被重新编成绿营兵,成了清王朝的两大军事支柱之一,虽然清军在绿营兵中也装备了一定的火器,并未在绿营中成立专业的火器部队。而且这些装备了火器的绿营兵与八旗汉军和朝鲜军一样只是作为随从和附属参与军事行动。致使康熙初年,为平定准噶尔叛乱,清军才在绿营下设立了专门的火器营,成立了专业的火器部队。但关于这一支专业化的火器部队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之后便难以在史书中找到痕迹,关于具体情况官方史书也语焉不详,没有给出准确的信息。④
三、1616至1662年火器在清军中所起的作用
火器作为武器消灭敌人是其最基础的功能,但火器在清军中发挥的作用却远不止于消灭敌人。实际上,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因素的限制,早期清军的装备和作战思想是比较落后的,以至于早期清军虽然能够在对明朝的作战中取得一定的优势,但士兵,甚至是马匹都对于火器,特别是对于火器击发时所发出的声音和火光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但随着清军逐步装备火器,加深了对于火器的了解,清軍士兵和马队逐步克服了对于火器的恐惧心理,并逐步掌握了火器的弱点,伴随着清军对于火器的熟悉,极大地削弱了火器对于清军的威慑力,有效地帮助清军在战斗中给予明军更大的打击,客观上进一步削弱了明军的战斗力和优势。
除此之外,在清朝八旗中所配属的火器部队,大多数是用来轰开或是轰倒城墙,为清朝八旗士兵的进攻打开道路的。这种类似于“清障”的方法是清军对于火器最早的使用方式,也是在历次作战中最多的使用方式,甚至可以说清军对于火器的接受和认识正是凭借着这一使用方式逐步建立起来的。
除去“清障”外,清军还寄希望凭借着火器巨大威力和声响打击明军守城部队的信心和士气。由于普通民众对于火器威力的了解十分有限,大多数民众并没有听过火器发射时的声音,也没有看过火器发射时的场景,因此火器发射时所发出的声音与火光对于普通民众具有极强的震慑力。
根据传教士卫匡国的记录,清军入关后对南明政权的重要据点杭州、金华、广州等地的攻击中都使用了火器,用以攻破城门,打击敌军士气。⑤同时专业火器部队的出现,也使得清军的战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火器的规模化使用,专业火器部队的出现,使得清朝八旗得以不再依赖于古老的骑射解决一切问题。骑兵、步兵与火器部队相互配合的战术的使用在清军中日渐纯熟,这一战术的大规模使用,极大地增强了清军的战斗力,丰富了清军的战术选择,为清军最后进驻中原,消灭南明政权,统一中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清军对于专业火器部队的大规模组建和使用,使清军不得不大量使用明朝降将、降卒和朝军的降将、降卒,大量地招募汉族和朝鲜族的军士。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满汉、满朝民族之间的联系,提升了汉人、朝鲜人在清军的地位,推动了满族的封建化,加速了民族交融。
四、总结与反思
从1616到1662年,火器在清军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不同历史时期内经历了不同的转变。伴随着明清国家实力此消彼长,火器对于双方的意义也发生着一系列的改变。在明清国家实力此消彼长的过程中,众多因素和事物在其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但很少有像火器这样,伴随着明清国家实力的消亡,在明军和清军中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也发生着改变。
总的来看,早期火器作为明军的倚仗,是明军用以抵抗清军的重要武器和为数不多的有效手段。但在明清对抗时期,明军单纯地固守火器的技术优势,既未能改进火器的质量,也未能改变使用火器的战略战术,以至于后来清军逐渐在火器制造上追上明军,并在自制火器的质量上超越明军。同时清军根据自身特点对火器的使用方法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在保留旧有骑射优势的基础上,灵活地使用火器,让火器为骑射服务,充分结合了二者的优势。而这种状况的出现是究其根本由明清两朝不同治理思想、不同国家实力、不同政治政策所决定的,并不单纯是由于统治者或者士兵的个人好恶决定的。早期清军实力有限,对于能够增强自身实力的武器、理念,采取了积极的、开放的接受态度。但清军这种积极的、开放的接受态度,却伴随着清军的不断胜利、不断壮大而逐渐消失。到清朝中晚期,特别是承平日久的清军在鸦片战争之前,清军已经重新退回到对骑射的迷恋之中,抛弃火器。最终致使发明火药的中国在火器的发展中却落后于世界潮流。
注释:
①努尔哈赤于1616年建立后金,皇太极在1635年改金为清,本文未免冗杂,除特殊必要外,统称清朝或是清军。
②张建:《火器与清朝内陆亚洲边疆之形成》,2012年南开大学博士论文,第34页。
③黄一农:《红夷大炮与皇太极创立的八旗汉军》,《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第87页。
④张建:《火器与清朝内陆亚洲边疆之形成》,2012年南开大学博士论文,第128页。
⑤(意)卫匡国:《清代西人见闻录·鞑靼战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8页。
参考文献:
[1](清)马齐等纂修.清圣祖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5.
[2]清朝官修.清太宗实录[Z].北京:中华书局,1985.
[3]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意)卫匡国.清代西人见闻录·鞑靼战纪[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5]徐光启.徐光启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3.
[6]黄一农.红夷大炮与皇太极创立的八旗汉军[J].历史研究,2004,(04).
[7]谢羽,陈国庆.略论明清之际火器的使用及其启示[J].理论月刊,2010,(08).
[8]范传南.“弓马骑射”笼罩下的清代火器——清代火器发展及使用状况述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8).
[9]张建.火器与清朝内陆亚洲边疆之形成[D].南开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张伟,男,汉族,安徽六安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合肥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包河分校历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