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论”中的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理论探析
2022-06-22刘鑫湄
刘鑫湄
摘 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基于物质生产实践中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展开的,因此“两山论”从历史的人和历史的自然出发,提出了两山关系的四重逻辑,為生产力发展提供底线目标和价值旨归。这一重要论断中所蕴含的空间生产理论为社会生产的新方向开辟新维度,有利于破解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种种局限性,避免逐利资本从时空层面阻断人与自然间的有机互动。
关键词:两山论 绿水青山 自然空间 社会主义空间生产
“两山论”经过丰富和发展,已成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相互印证的价值体系,作为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在指导人民重视自然、谋求绿色发展上发挥重要作用。“两山论”中的两山即自然力和生产力的关系,阐发自强调“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1]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这一思想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和规律并最终指向人的全面发展的;“空间是一切生产和一切人类活动的要素”[2],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思想也同样观照现实生产中的生态维度,从单一分工、世界市场、全球化等视角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引发的空间非正义和形态裂变,从根本上否定将自然空间作为使用价值集散地的资本主义空间生产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发表有关“两山论”的讲话时明确提到“谋求更佳质量效益”“因地制宜深入推进”“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皆从不同角度阐发了以质量为导向、发挥独特优势、综合一体化建设的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理论思想,本质上与马克思所提出的使人们“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的目标一脉相承。深入探寻“两山论”形成历史基础和理论支撑,搞清人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真正关系,把握时代条件下的双重规律,在实践中解决两山的矛盾对立;批判扬弃资本主义生产逻辑,直面曾经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空间生产所遗留的痛点堵点,以“两山”的辩证统一为引领,树立生态思维、落实生态生产;将劳动人民从对自然的征服关系、被资本剥削的不平等关系中解放出来,共担维护生态基石的历史重任,复原自然空间及资源的原生价值属性,真正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产的不竭动力。
一、“两山论”的价值逻辑
全面把握“两山论”的真实内涵和实践基础,关键在于明确一对概念和三对关系。一对概念是指“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三对关系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规律和历史规律的关系、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绿水青山”泛指一切生态环境,确切而言是与人类发生对象性关系的自然界,也是山水林田湖草与包括人在内的生命共同体。“金山银山”是物质生产力,即“人们在能动的生产活动中作用于自然界获取物质财富因素的能力”[3],因此本质上是“绿水青山”在历史主体的改造实践中的自然实体与价值产物。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对前两对关系的深刻论述表明了生产力必然依赖于自然力的现实条件,并且像“经济的再生产过程……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4]的类似叙述,实际潜藏着对于当代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指引。第三对关系正是在充分认识和把握前两对关系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状况并得到实践检验的理论创新,最终提出树立人与自然间和谐发展、平等对话、共生共存关系的切实路径。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演变
人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因此“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5]。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6],是人类存在的无机性确证,且“人靠自然生活”[7]。这种依赖性又通过现实的社会实践即“劳动”与动物区分开来,形成了人与自然间特殊的能动与受动关系。“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的过程。”[8]人作用于自然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最初利用简单制造的工具获取生存所需和对抗野兽侵袭,到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但真正的分工逐步形成小农社会,人类长久处于自然力量的威慑下小心翼翼地延续自己的生命,敬畏自然“神灵”并顺势而为,人的目的性尚未在自然中充分彰显。但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因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9]而逐渐在自然界中打上人的烙印,人的目的意志不断超越自然的主宰并越发滋长征服一切的野心。从人对自然的依附到人全面支配自然,实现了“人作为社会体的存在来对自然界的统治”[10],但人类在自己建构的主客二分世界中越走越远,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和难以调和的对立。起初人类中心主义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让人们初尝甜果、无利不往,物对人的遮蔽使得人对自然的占有和掠夺成为必然;然而资本生产逻辑下所造成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使我们不得不正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自然作为人的生存前提既是一种赐福亦是一种制约,人们越发认识到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必须在主客体的辩证统一关系中才能实现。
(二)自然规律与历史规律的统一
人们应尊重自然、顺从自然,并不意味着只能如动物般完全受制于无意识、无目的的自然规律,人的历史发展规律也不是由自然规律所决定的。首先,我们所探讨的是经由人类实践、以人的意志加以干涉的自然界,即人化自然的规律,不是抽象的、表征物质机械运动发展的那种必然规律。其次,这种自然规律确实对历史主体存在客观制约性,但不排斥社会历史有其自身独特的运作方式和一般规律,也不否定人类在这双重规律下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因为人们恰恰是通过劳动实践使得“永恒的自然规律愈来愈变成历史的自然规律”[11]。最后,自然规律和历史规律的区分仅是观念上的,在现实中不可分割而论,只有把握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平衡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这个矛盾统一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指出的,“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实践中解决好自然力与物质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关键所在。
(三)“两山论”的理论继承与创新
“两山论”提出“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金山银山”是肯定生态自然之于物质生产力的基础作用和优先地位;“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是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一致的总目标;“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是实现代际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则是超越资本强取豪夺忽视自然本身价值,在尊重自然空间特殊性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应用的社会主义空间生产逻辑。“两山论”中的自然不再仅仅是人类创造使用价值的对象,而是拥有自身的内在价值,且这种价值能够在以人类根本利益为导向的实践中充分彰显。人类赖以存在的物质生存资料归根结底都是改造自然的产物,自然空间及其资源是人类发展生产力的必要前提。因此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必要的生产要素、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以实现目的性和规律性的统一,就是为发展生产力奠定基础、保留后劲。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保护才能真正发展,发展才能更好保护。ED796739-2273-4568-B58F-5E60EC171C49
“两山论”从宏观上把握生态与经济的相互作用,却更是要在具体的生态治理中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变革,以及推动人类非生态化思维向生态化思维全面转变,促使当前人类整体生存样貌迎来颠覆性变化。“两山论”破除传统发展观念中“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固有矛盾与对立,引导人们从自然生命共同体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审视和改造既有的生存方式,隐含了从空间关系维度出发重塑人与自然生存空间的价值面向,其中包括自然空间价值复归、空间多元生产、空间布局一体化和空间发展利益普惠等实践转变。要将生产空间与自然空间深度融合全面发展,就要批判和扬弃原有生存空间上的资本主义生产逻辑,通过空间重组与构造新形态,走向更具质量、更加公平的社会主义空间生产。
二、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加剧“两山”张力
资本主义生产比以往任何一种生产形式都更依赖于空间,它“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12],这种对空间的新型占有方式却造成了自然空间及其资源间前所未有的割裂,打破了既往一定的空间资源对一定空间的直接作用性。资本利用技术在全面改造了的空间形态中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而原本蕴藏在这部分空间里的自然资源以资本的方式聚集起来,作为“超额利润的一种自然基础”[13],作为“源源不断”“无偿的”的生产要素投入到机器生产中。自然空间和资源的有限性与资本侵吞与扩张的无限性形成抵牾,生产力的进步伴随着道德败坏和生态破坏的遗毒,不仅人为物役还企图整个世界都成为资本这个人造物的奴仆。资本将原本多元化的空间不断整合、打磨为资本的名片,使得每一块土地都是“金山银山”的创造者,而曾经的“绿水青山”被视为资本获得“永生”力量的阻碍而一去不复返。
“资本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14]体现出了以效率为引导的空间生产方式,是在弱肉强食的竞争原则下通过全新分工和世界市场建立起来的。资本最大限度拓展自己势力范围的同时,却用精细化的分工和单一的劳作将工人限制在最紧凑的时间和最狭小的空间内;资本在榨取和掠夺自然资源时毫不在乎,却在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上锱铢必较,由生产活动到生存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凭借对人类生理极限的突破来赚取更多劳动时长。在《摩登时代》中,主人公查理疯狂拧“螺丝帽”和被投食机器控制进食的滑稽场面,正是对资本主义效率最大化逻辑的无情揭露。马克思曾在其著作中描述了工人不堪的肮脏的生活场所,体现出资本对“绿水青山”的消灭和对工人生存场域的挤对,这也是资本依靠空间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奥秘所在。
资本主义空间扩张性决定了它将触角伸向能为人类征服和占领的所有角落,四处落户并广泛地建立市场,“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15]以加速资本流通和周转的速度。而在资本向全世界进军的历史过程中,其对异质化、地域化农业文明的超越使得现代生产体系同质化、全球化,依托世界市场所形成的庞大的劳动分工体系也从根本上消解了差异化空间的生产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所自发形成的空间布局因缺少规制而呈现出松散、无序的状态:一方面因缺乏对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自觉而造成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和巨大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地域垄断和激烈竞争大量挥霍人力物力成本,与此同时还形成了“众星捧月般”的产业布局,即许多小企业小工厂向大企业大工厂集聚,成为“中心—边缘”等级结构中的附庸式存在而艰难发展。就全球生产而言,资本霸权同样建立起它的等级体系,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不同经济发展地区之间、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不断进行低端产业转移和污染转移,造成了地域间的不平等和等级分化。
资本不仅利用空间加速加大剩余价值生产,还试图利用空间延缓和阻止各种生态问题的爆发:那便是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地投资建造其“垃圾回收站”和“污染处理厂”。当这种伎俩最终牵制了它无限扩张的脚步,使得它不得不面对空间修复和循环利用等问题时,资本也始终没有将自然生态效益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放在眼中,依然是以“金山银山”决定“绿水青山”建设走向的逻辑,将因资本生产而支离破碎的自然空间零零散散地复原和改造;即便掌握了先进的生态技术也根本无心于环境治理,而是企图通过技术垄断制造新一轮产业优势,只为“金山银山”的不竭生长。资本主义竭泽而渔式的空间生产方式必将导致人与自然的全面对立而促使人类丧失生存基础,必须通过社会主义空间生产重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辩证统一关系,恢复物化空间的自然本性。
三、社会主义空间生产于“两山论”中的丰富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空间的贬抑与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相背离,因为“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把它置于他们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16]。这就迫切需要社会主义空间生产以“绿水青山”为依托的生态化生产模式,从而超越资本主义空间生产效率第一、趋同化、分裂化、等级化的形态特点,推动人与自然形成质量优先、因地制宜、全面一体、平等共生的生存局面。
(一)夯实“绿水青山”之生产基础
“绿水青山”一词本来就蕴含着整体思想,体现了自然的有机统一和不可分割,是對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碎片化的否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提到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好‘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就是要在现实中将因工业化生产而被割裂、破坏的自然资源重新整合、保护成为真正的“绿水青山”,打牢人类生息繁衍的根本基础。在实现自然资源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转变技术应用思路,不再将科技作为人类征服能力的延伸,而是通过人造机器准确评估资源可利用程度和开发条件,选择适当的开采方式以减小破坏,由曾经的“顺势而为”到造势、变势以创造现实生产所需的适宜的自然条件,帮助自然提升自我修复能力。技术理性向价值理性的复归缓和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破除资本主义与技术合谋蚕食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行径,实现自然生态的可循环再生性,维护好“金山银山”的底线和保障。ED796739-2273-4568-B58F-5E60EC171C49
(二)以质量为引导的新型空间生产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产理念同样顺应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潮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由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占主导向低能耗低污染产业占主导演进,利用技术创新和资源集约打赢碧水蓝天保卫战。这一理念以人民更高质量更加幸福的生活为目标,不仅要实现产品质量的提高,更要推动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统一的生存质量的提高。山水林田湖草的一体化不是以最高效率和最大利润为依据,而是以创造最好的生态效益为目标,因为良好的生态效益是人民生活的福祉,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以人民为中心和保证人的全面发展根基的优势所在。社会主义空间生产不断向人与自然的高质量融合迈进,关键一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因为“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17]。这一共同体的建构不仅包括人与人的关系变革,也必然包括以正确处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为首要前提。霍华德所提出的“田园城市”架构虽带有一定的空想性,却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城市形态建设。人与自然关系的修复不可能回到野蛮状态,也不可能将工业化成果推翻重建,因而改造城乡空间布局、加强城乡互动互助是切实可行的道路。将城市建设成果辐射至乡村,利用乡村生态成果哺育城市发展,全面打造环境优美、健康安全、高效高质的新型生存场所。
(三)做好空间利益分配“蛋糕”
空间生产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不仅要求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转型,也牵扯到生产利益的分配问题——“社会主义空间生产应当把调节空间生产利益作为核心内容”[18]。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了“社会上一部分人向另一部分人要求一种贡献,作为后者在地球上居住的权利的代价,因为土地所有权本来就包含土地所有者剥削地球的躯体、内脏、空气,从而剥削生命的维持和发展的权力”[19]的生存状况,资本家和工人作为对立的阶级分别享受完全不平等的空间利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东中西三大经济带呈现出从沿海到内地依次承接相对落后产业的发展次序,所产生的历史问题便是利益分配不均。然而这种不均衡不仅仅是地域性的:大量劳动人口由中西部转入东部沿海地区,与当地居民共同创造经济价值,却难以取得同等的分配地位,造成了空间富裕却不必然带来此空间内全部生存人口共享成果的矛盾。而“两山论”恰恰蕴含着对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案——它重新赋予自然空间一它应有的价值,让依山傍水的居民不必然要离开家乡投入资本增值的浪潮中,不必然要将自然空间沦为同质化工业社会中的一隅,而是充分利用差异化的自然资源,突破现代工厂中的等级结构;依托得天独厚的条件谋求由一定空间内的人民所共同享有的发展利益,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达成空间利益平等分配的愿望初衷。
“两山论”中的深邃思想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资本主义空间同质化正是试图改变自然空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联动性,掩盖空间中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基础为人类所共有的本质,将自然空间打上私人化的烙印并以此攫取建立在土地私有制上的巨大价值。因此,生态化生产更有利于劳动成果的合理分配,它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解除私有制对于空间资源的无理占有和割裂,让人们在资源共享中自然而然地实现利益共享。
四、结语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互生关系将是永恒的时代课题。“两山论”深植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土壤,洞察人类生存必要条件和发展方向,在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基础上兼顾生态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作为万物之灵长承担起保护环境、重塑自然的责任,同时为地球生物文明的发展演进做出突出贡献。从空间维度出发审视资本主义碎片式、同一化、求效不求质的全球化等级生产体系,重新找回人们在放弃生态、发展工业文明的时代抉择中丢失的自然空间价值,以人类全体长远利益和高质量生存条件为根本目标,循序渐进改造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归还自然一个多元完整的、更富活力的“绿水青山”,为后代子孙积累更加坚实稳固的“金山银山”。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社会主义空间生产必定能够造就绿色的经济、经济的生态与更加和谐美丽的地球村。
参考文献:
[1]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4,218.
[2] [4] [13] [1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872,289,728,926.
[3] 李国泉.马克思历史规律理论的当代诠释[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9:105.
[5] [6] [7]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67,95,95,167.
[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201.
[1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81.
[12]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2.
[14] [1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8.
[17]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7.
[18] 孙全胜.空间正义的价值诉求及实现路径[J].学术交流,2020(12):55-67.
[1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39.ED796739-2273-4568-B58F-5E60EC171C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