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以来《六十种曲》研究综述
2022-06-22黄文
【摘要】 明末清初毛晋编选《六十种曲》又名《汲古阁六十种曲》,选取了元代到明代三百年间的六十部戏剧作品,因其篇幅巨大、流传度广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本文考察《六十种曲》现有研究成果,系统梳理20世纪2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于这部戏曲选集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 六十种曲;毛晋;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0-004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0.013
基金项目:2018年郴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从〈六十种曲〉看毛晋的戏曲思想》(项目编号:Czssk12018047)
毛晋是明末时期著名的藏书家,《六十种曲》是由他刊刻的第一部传奇选集,收录北曲杂剧1种,传奇58种,改本1种。由于受限于“诗尊词卑”观念,之前并未受到重视,直到近现代学者研究才加以关注,形成热点。将《六十种曲》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发表的学术论文陆续发表,已有数十篇。涉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版本研究、评点研究、形象研究、文化研究、体例研究、语言研究等。
一、《六十种曲》的版本研究
关于《六十种曲》的版本考证是研究热点问题。持续时间相对早,研究跨度长,并且考证细致。
傅惜华《〈六十种曲〉版本考》(《大公报·剧坛》1935年8月4日),此后对其考证日益增多。直接参与了开明书店徐调孚《〈六十种曲〉叙录》(《文学》1936年5期)开明书店着手刊行《六十种曲》,精心考证版本并补订残缺,并在书末叙录介绍各曲作者和内容特色。依据金梦华《汲古阁六十种曲叙录》(台湾师大1955年硕士学位论文)考证,推断毛晋刻书编刻时有版本来源,毛晋刻书的动机是谐俗。周彦文《毛晋汲古阁刻书考》(东海大学中研所1980年硕士学位论文)说明毛本初刻之时并未受到重视,及清代以后学者进行初补、再补之后才日渐流行。
此外还有一些文章对版本进行考辨,比如程有庆《别本《绣刻演剧》六十种考辨》(《北京图书馆馆刊》1993年Z2期)。蒋星煜《〈六十种曲〉的文献学研究》 (《戏剧艺术》1999年4月)依据版本的时间流传过程,分为七个部分毛晋及汲古阁、选目、底本的版本、从《绣刻演剧》到《六十种曲》、原刻初印本的特征于流传、重印本、重刻本与补刻本,梳理版本源流。杨曼《汲古阁整理词曲文献考》(河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肖伊绯《〈六十种曲〉的前世今生》(《中华读书报》2012年8月22日)梳理了《六十种曲》的版本流变过程,从明代“汲古阁”原刊本、拼凑完备但谬误甚多的清代重刊本《六十种曲》、开明书店排印本、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本、1958年及1982年中华书局修订重印本。杨秋红《明汲古阁刊本〈六十种曲〉弁语题辞收录整理问题》(《戏曲研究》2020年1期),考察崇祯年间发行本到现代版本五篇弁语的收录情况,指出现代整理本存在的问题。
上述研究者在涉及的各种版本中,在资料的搜集和分析方面已经比较深入,尤其注重原刊本的研究以及各种版本的演变过程,已将《六十种曲》关于版本来源、流传、刊刻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助于后世研究者辨析各版本的价值。
二、《六十种曲》的评点研究
以《六十种曲》为整体研究对象,对其编者贡献,出版价值,艺术成就等方面进行评价的文章较多。由于《六十种曲评注》的出版,再次引发研究热潮。
郑振铎肯定了明毛晋汲古阁刻本的重要地位,《中國的戏曲集》(《小说月报》1923年1月)称《六十种曲》其为中国戏曲集里的极重要的一部书。这样的评价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后世研究者也致力于更加详细地对其进行总体评价。徐安怀《一代文学的画廊——浅论〈六十种曲〉》(《四川师院学报》1985年1期),介绍作者情况和收集书目的过程,认为编辑者在安排顺序时有其中心,并得出选集出现是剧本发展的必然结果。徐扶明《毛晋与〈六十种曲〉》(《中国文学研究》1987年2期),探讨毛晋对戏曲作品收藏、整理和出版的贡献,并分析作品畅销的原因。同样肯定《六十种曲》价值的论文还有不少,如《毛晋与〈六十种曲〉》(《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3期),对《六十种曲》进行分类,并在分析其艺术特征、与明传奇流派的关系等基础上探讨其流传至今的原因,以加深对《六十种曲》选本价值的认识。还有马衍《略论〈六十种曲〉》(《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4期)、俞为民《传奇精华的汇集——〈六十种曲〉》(《古典文学知识》1995年3期)、刘叙武《再论〈六十种曲〉的几个问题》(《四川戏剧》2007年1期)等,都有相似论点。
研究专著方面的成果比较少,具有代表性的有台湾黄丽贞《南剧六十种曲研究》。此外还有以黄竹三、冯俊杰为主编,结合国内著名戏曲专家而编辑出版的《六十种曲评注》,对于所收的剧目进行注释、校对,方便阅读利于研究。以次为中心延伸出对一些这种古籍整理工作评论文章,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刘孝严《跨世纪的古籍整理的重大工程——〈六十种曲评注〉评介》(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06期)、胡维革《研究独步,气势恢宏〈六十种曲〉简介》(中国戏剧,2001年12期),分别以《六十种曲评注》的编辑出版为契机,凸显这部戏曲集的价值。胡维革书评性文章《从“南戏”说到〈六十种曲评注〉》(《松辽学刊》2002年3期),对考证南戏的源流,论述了书籍的版本流变过程,评价从汲古阁本到中华书局重刻本的优劣,肯定六十种曲评注的价值。
对于《六十种曲》的评价大多数集中于其价值的评点,而对于其存在的问题却涉及较少,如果加深研究可以深挖出更多研究领域。
三、《六十种曲》的形象研究
以《六十种曲》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析形象,近年来对此研究逐渐增多。主要分为学术论文和毕业论文两者形式。研究的具体方式是选择全套书中的某一类别的形象进行分析或者与其他的文本进行对比研究。
一是类型研究。《六十种曲》形象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篇章的人物分析中,对于群体形象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成果集中在近五年的学术论文当中,且采取类型形象进行研究。
王姝《〈六十种曲〉中的婢女形象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将有关的47部作品中的91个婢女形象按照朝代、作家生卒年、以及类型进行分类,揭示社会环境和家庭因素对婢女品行的作用,折射出男性作家的创作心态。郑志新《〈六十种曲〉中的母亲形象》(山西师范大学2012 硕士学位论文)把作品中母亲形象按照时间、类别罗列,并以血缘关系和性格特征分类,从而探讨作品中母亲形象转变的社会原因、经济原因以及剧情需要原因。杜文明《〈六十种曲〉中的侠义形象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把侠义形象分成五类,认为这些形象在语言、性格和行为上有类型化和世俗化特征。张丽娥,霍有明《身堕风尘,志悬霄汉:《〈六十种曲〉妓女形象特质析论》(《社会科学论坛》2015年2期)揭示妓女以闺阁女子正义面貌,是由明代戏曲理论情与理的调和、社会贞节观念的强化及传奇创作尚“奇”的审美取向共同作用下的产物。韩冬《明传奇中旦脚文化意义研究 ——以〈六十种曲〉为例》(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阐释旦脚的分类与发展,及其旦脚扮演的人物形象与类型,并阐明这种形象与作者之间的审美之间的关系以及明代人的生活观和女性观。此外还有胡娇慧《〈六十种曲〉中帮闲形象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对帮闲形象做分类整理,论述产生原因,并分析此类人物形象的作用。李安玉《明传奇中的净脚研究——以〈六十种曲〉为例》(山西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以“净脚”作为研究对象,从名称的由来、渊源以及作品人物形象入手加以分析。刘洋《明传奇中的生脚研究——以〈六十种曲〉为例》(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学位论文)则重点研究“生脚”的名称由来、演变过程以及舞台艺术。
二是比较研究。马衍《世俗世界和精神家园中的文士范本——“三言二拍”和〈六十种曲〉文士形象比较》(明清小说研究,2010年01期)将戏曲和小说进行比较研究,比照同一时代不同体裁表现出大相径庭的文人形象。冯静《〈元曲选〉与〈六十种曲〉婚恋剧女主人公群像比较研究》(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从女主角的婚恋态度、婚恋障碍、婚恋结局几个方面对比其异同,并从时代背景、作者和编选者几要素分析共同点和不同点产生的原因。
群体形象研究,已经不仅仅关注剧中的主要人物,而且还会关注一些书中的配角和社会地位相对低的形象,对于全面解读作品有推动作用。
四、《六十种曲》的文化研究
《六十种曲》涉及的作品有60部之多,用于研究的范围广,对其进行类别分析有利于更加深入地探讨出作品所蕴含的含义。
一是类别研究。根据作品的内容,区分不同的类型进行研究,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研究方式,获得的成效也大。李佑球《〈六十种曲〉爱情剧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以其中的一个类型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出明代知识分子的文学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张默《〈六十种曲〉中历史剧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梳理历史剧的发展与流传过程,归纳历史剧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马衍《〈六十种曲〉与明代文人心态》(《艺术百家》2009年4期)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编织传递出明代文人的心态。李艳明传奇中的道教文化透视——以《六十种曲》为例(《宗教学研究》2013年1期)分析神仙道化剧这种类型,表现道教的神仙思想“从仙道到人道”逐渐伦理化和世俗化的过程。
二是情节研究。高祯林《明传奇六十种曲戏剧情节研究》(私立东海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主要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以汲古閣六十种曲为底本,讨论明传奇剧本的情节设计与达到的效果。王卓《〈六十种曲〉中的科举与婚恋情节研究》(山西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探讨剧中人物在科举历程与个人情感之间的冲突与对抗中,传达出来的中国封建社会士子对科举以及婚恋问题的普遍感受、理解和期望等等。文章也关注了作家对自我安身立命的处世态度与对人生终极价值的哲学思考。黑娟《〈六十种曲〉中的忠奸斗争》(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对文本中涉及忠奸斗争的剧目进行区分,从概述、原因、形象研究和因果思想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刘建欣《毛晋的名剧意识与〈六十种曲〉之编纂》(《文艺理论研究》2021年05期),考察名剧意识透露出毛晋的文人情怀以及戏曲思想。
内容研究与故事情节研究对于考察选编者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有借鉴作用。近年来,关于《六十种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爱情剧、历史剧和道化剧当中,与作者的心态相联系。
五、《六十种曲》的体例研究
元杂剧与明传奇有其体制特定,而对于一些特殊的现象进行分析,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戏曲的开场方式、结局模式、结构特殊都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兴趣,并成为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
王凤杰《传统戏曲之团圆开场现象论——以〈六十种曲〉为例》(《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3期)从作品的团圆开场出发窥探出深层的文化蕴意。以图表方式列出相关作品出现的回目、缘起、时间、类型和寓意,由现象到本质得出结论是戏曲的固定化开场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体现出作者构建“家国同构”的文化心理。由单篇作品出发,兼论整体创作和作品编选成为研究者的关注点。以蒋芃《〈琵琶记〉模式下的〈六十种曲〉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为例,该文章分析《琵琶记》“生旦离合”的双线模式以及大团圆的传奇剧模式,分析这些模式对于明清时期婚恋家庭题材剧目产生的影响,表现为帮助传统剧目的整理和指导剧目创作。马衍的文章《对王实甫〈西厢记〉艺术体制的重新认识——兼论〈六十种曲〉的编选体例》侧重以一部重要作品的体制变革,揭示元杂剧与传奇之间的关系。杨鹏远《明代传奇铺叙现象研究——以〈六十种曲〉所录为重点》(集美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明代传奇铺叙现象的内容分类、形成原因、文学特点和表演。
元雜剧与明传奇由其固定的体例,而其形成必定有其原因,研究者抓住其中的某部代表性作品的变化,揭示出两种戏曲形式之间的承接关系具有一定意义。
六、《六十种曲》的语言研究
《六十种曲》研究的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引起了语言学和文献学研究者的注意,主要集中于用韵、量词上。
戏曲的用韵、量词研究关注较多。崔秀贞《明代〈六十种曲〉用韵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1992年硕士学位论文)。黄亮《〈六十种曲〉用韵研究》(苏州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选用的是汲古阁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辅助研究和统计学方法对文本进行穷尽式考察,依据所录的1043个曲牌一共16815个韵,将韵分为19个系统,结合明代的曲韵变化规律,从而得出南曲用韵遵用《中原音韵》的结论。叶桂郴《〈六十种曲〉和明代文献的量词》(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先分析量词的实质,在探求量词在汉语中产生的原因,《六十种曲》与明代文献中的量词使用状况进行研究。此外还有关于戏曲中其他文体的研究,特别是词的研究。比较典型的文章是汪超的《明代戏曲中的词作初探——以毛晋〈六十种曲〉所收传奇为中心》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1年5期),专门论述了其中明传奇文本的剧中词之著作权、词牌运用、语体色彩、叙事与再现等问题。
综上所述,20世纪20年代以来至今,针对《六十种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上述几个方面。2000年以后,关于这部传奇集的整体性研究呈现越来越蓬勃的发展态势,研究者不断发掘新领域、寻找新角度,对于解决问题有了重大突破。一些研究者运用民俗学、音韵学、历史学、宗教学、语言学等角度来研究文本,取得了可喜成绩。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分析,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从整体上看,学术界对于《六十种曲》的研究多集中于具体的篇目研究。特别是一些名篇的研究,比如《琵琶记》和“临川四梦”的考证、内容、思想与艺术特征等都有涉及,而以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却相对薄弱。二是,有关于明代的一些社会现象的分析,依据《六十种曲》为研究对象时,有时候没有考虑到选编者的主观思想对作品的改编,从而影响到文章结论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毛晋.六十种曲[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6.
[3]吴梅.中国戏曲概论[M].长沙:岳麓书社,2010.
[4]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5]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黄文,女,湖南蓝山人,文学博士,湘南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