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2-06-21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6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脑梗死康复

程 凤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六科,辽宁 沈阳 110041)

脑梗死是临床上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意识和语言障碍及活动受限等[1]。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给患者家庭和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2]。脑梗死是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等缺血性疾病的总称,其以患者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特征,在所有疾病所占比例高达72.53%,其患者发病率,致残率高,且患者偏瘫发生率高达77.52%。多年来经过临床不断努力,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存活率已大大提高,但急性期过后,较大比例的患者出现部分系统的功能障碍,表现为患者肢体活动功能障碍及记忆力下降等,严重者甚至出现瘫痪。患者多伴有两种以上合并症,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下降。该疾病特点与多并发症的现象,导致其临床治疗更加复杂化,还造成患者抑郁、衰弱、记忆障碍或听力下降、尿失禁等问题。老年综合征更成为临床脑梗死复发的诱因,与疾病进展相互影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打击。患者对疾病缺乏认知,常将这些临床症状误以为自然衰老现象,未进行积极诊治。临床工作中对老年医学知识也相对匮乏,缺乏系统性护理模式,患者临床治疗仍以神经内科护理为主,临床转科就诊频繁,降低了护理连续性及整体性,也降低了综合干预的临床优质护理工作。社会的快速老龄化,使护理模式改革成为临床不可避免的问题,临床应逐渐建立健全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促进临床医养结合和老年服务业的发展,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临床护理干预实践正是这一背景下地积极探索,是临床对优质护理服务地拓展。为了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护理人员必须使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配合患者,本文研究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六科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男20例,女20例,体质量72.9~81.5 kg,平均(76.90±4.90)kg,身高163~184 cm,平均(171.30±3.50)cm,年龄50~78岁,平均(63.70±3.20)岁,体质量指数24.1~28.1 kg/m2,住院病程2~3 d,平均(2.20±0.40)d,病变部位为基底节区者5例、颞叶者8例、枕叶者12例、小脑者15例;试验组40例患者男21例,女19例,体质量69.1~78.8 kg,平均(71.90±4.00)kg;身高160~181 cm,平均(170.10±3.00)cm,年龄52~79岁,平均(61.80±3.30)岁,体质量指数23.1~29.1 kg/m2,住院病程1~4 d,平均住院病程(2.3±0.5)d,病变部位为基底节区者3例、颞叶者9例、枕叶者11例、小脑者19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以及病变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头颅CT或MRI诊断为严重脑梗死,所有患者均经家属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恶性肿瘤、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严重疾病者。本研究获得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包括营养神经治疗、抗凝治疗、改善血液循环等治疗,并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病房探访时机,并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以及患者语言、精神和四肢情况,保持良好的锻炼环境,并合理饮食。

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模式,根据患者情况,一般在发病后7 d开始优质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如下:由于在治疗过程中会联合使用许多药物,对于以上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讲解,让患者不要恐慌,使患者及其家属应做好心理准备,避免与其及其家属发生医疗纠纷,且在用药前,对其进行必要药敏试验,并观察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生理反应,若其出现任何不良状况,应及时通知临床医师,进行对症治疗,若其在溶栓早期,出现黑便、皮下出血等出血状况,说明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溶血反应,临床需要及时处理、皮下出血以及牙龈出血等现象。患者最重要的临床表现是其早期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对其采取早期高质量护理,可以降低其出现残疾的可能性,恢复其自理能力,待其病情稳定后,根据患者病情,制订有针对性的临床康复计划,其中坐姿平衡训练作为临床训练的第一个步骤,在患者发病初期,大多数存在后遗症,护士可以帮助其在发病初期,每半小时翻身一次,并逐步引导保持姿势。在给患者穿衣时,应先穿瘫痪侧,在给患者脱衣时,应先脱健康侧,锻炼先恢复自理生活能力,以增强其康复信心,提高其依从性[3],待坐姿平衡训练后,应协助其进行临床肢体恢复训练,并定期按摩患者四肢,同时对患者进行被动运动时,应注意关节伸展,活动顺序,应遵循从近关节开始的顺序,从大到小关节的顺序。患者联合活动的范围和时间,这取决于患者的耐受性,在某些主动训练中,临床可以使用外部工具,来驱动患者逐渐进行活动,如帮助其保持逐渐改变坐姿,在床边保持腿部悬空,后协助患者站在床边,并在患者适应后逐渐延长时间,以锻炼其站立平衡能力,待其站稳后,协助患者原地行走,先活动受影响的腿,然后活动健康的腿,先轻活动,慢慢移动,在护理人员的监督下,逐渐扩大活动范围,在早期语言功能康复训练中,患者常伴有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4]。在早期康复护理中,护士指导患者做鼓起脸颊、敲打牙齿及撅嘴等动作,每日5次,刺激脑梗死患者的面部肌肉,主要是刺激患者舌尖周围肌肉,每日锻炼患者的中央语言控制能力大约5 min。从易到难的发音练习。患者首先通过单词卡练习单字发音,并逐步进行单词发音至短句发音。发音准确后,开始训练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通过肢体语言进行对话,以促进其逻辑表达功能的最佳恢复[5]。患者长期卧床,常伴有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便秘等临床并发症,要对患者早期预防与护理。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正常康复,而且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

1.4 观察指标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评分评定患者神经功能,该量表包括面瘫评分、意识评分、水平凝视评分、肩关节活动评分和认知功能评分5个评分指标。其中,认知功能评分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行动能力、词汇、控制力、语言流利性、延迟记忆等,对于符合条件者,在入院后评估患者临床认知功能,然后在干预的第3天和第10天进行评估,取平均值。评估步骤和方法如下:①连线测验:评估患者操作能力,要求完全按照“1、甲、2、乙、3、丙、4、丁”顺序,对散乱文字进行连线,对任何一步错误,其均不得分。②执行功能测试:检查患者画立方体的能力,评估其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其按照立方体,再照样画一个,若画出的图形存在三维空间感,无错误线条,边基本平行,长度基本一致。上述标准中,只要违反其中一条,即为0分。③视空间测试:画钟表测试,要求患者画一个钟表,时针和分针指向9点20分,其表面必须是圆形,允许有轻微缺陷,所有数字必须完整,数字顺序必须正确,可以是罗马数字,指针必须指向此时间,时针必须短于分针,指针中心交点必须在圆中心内,上述各标准中,每项符合标准各得1分,如果违反其中任何一条,则不给分。④命名:指图片中的动物以让患者说出其名字,若患者回答正确答案,则患者得1分。⑤延迟记忆:评估者读出以下单词:鸭子、寺院和绿色,然后让患者重复上述过程,阅读前要告诉患者,仔细听并记录,5 min后说出上述单词,每个单词得,2分。⑥专注力:测试项目包含5项内容。读出以下数字:2、4、5、3、1,让患者按某一顺序读出以下数字:3、5、7,让患者背诵,正确为1分,后读出一串数字,每次你读出数字要用手轻敲桌子。如果患者犯了错误多于1次,本项不得分,正确回答2分,所有错误不得分。⑦ 语言功能:本项目包括两个方面:句子重复和语言组织能力检查。复述句子:说一个句子后让患者复述,并且患者不允许加减单词,若其复述正确,得1分;在句子流畅性测试中,要求其在2 min内说出尽可能多的蔬菜名称,如果蔬菜数量是≥2,得1分,否则不得分。⑧词语相似性测试:测试患者的抽象思维,使用第一组单词作为患者描述的单词,二者具有相似性,答对的每组得1分。⑨延迟记忆:要求患者记住10个物品,并通过回忆重复它们,每个正确的单词得2分。⑩描述准确性:让患者准确回答当时的年份、月份、日期和患者所在城市,若每个正确答案得2分。注:每次测试前,应向患者明确解释具体做法,在其理解问题后,在开始回答问题,同时为了不影响测试结果,只解释问题本身,没有任何提示。在患者阅读问题时,播报语速要适中,以确保其能清楚地听到问题,并严格掌握回答问题时间,特别是在语言测试中,必须在3 min内说出5种以上植物的名字,评估时间约为8 min,评分应在评估后立即给出。对患者的得分转换到0~5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临床认知功能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后患者的面瘫评分、意识评分、水平凝视评分、肩关节活动评分以及认知功能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比()

表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 论

为了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和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干预[6]。目前,许多临床工作者认为,对早期脑梗死采取强制卧床,以避免其早期脑梗死发展[7-8],但部分研究发现,患者发病后3个月是其恢复身体功能的最佳时间,患者由于中枢神经受损,导致一系列肢体活动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影响,生活不能自理。因此,若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必须从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开始。根据临床研究,至2025年,我国每10万脑梗死患者,将有272.53人终生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究其原因是多数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疾病急性期过后无法得到系统康复等。另外,错误的康复行为也不利于疾病的预后。现代康复医学指出,对患者康复治疗应立即开始,即康复治疗越早,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小,患者恢复效果就越好,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也越小。因此,在脑梗死急性期之后,应立即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有计划的全面康复治疗。目前,国外在康复治疗方面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在临床逐渐形成了治疗体系,其康复治疗效果仍然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本研究认为,患者身体功能的恢复,与患者相应神经功能恢复密切相关,因为各种运动及语言功能丧失都是由患者神经损伤引起的。因此,笔者认为,临床应尽快开展神经功能康复训练,以促进其相应功能的恢复[9-10]。当患者接受早期治疗时,应尽快实施优质护理模式,促进其恢复肢体以及语言功能,预防患者并发症发生,刺激其神经中枢功能修复,重建其脑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1-12],同时高质量的护理可以促进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该护理操作简单、值得推广。从本试验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得分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综上所述,对脑梗死患者来说,采取临床优质护理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应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康复护理。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脑梗死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