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格尼尼随想曲主题音乐会练习曲的技术特征与演奏分析
2022-06-21张靖茜
张靖茜
引 言
《二十四首小提琴随想曲》是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帕格尼尼的代表作。该作品受到许多作曲家和演奏家的青睐,不少作曲家对其进行了改编,舒曼就是其中之一。从数量上看,舒曼的改编曲占到原作的一半,分别收录在《帕格尼尼随想曲主题练习曲》op.3(1832年)和《帕格尼尼随想曲主题音乐会练习曲》op.10(1834年)两部作品中,可见舒曼对原作的喜爱和重视。这两部改编曲同属舒曼的早期钢琴作品,这一时期他受到当时炫技风潮的影响,创作了一系列技巧性很高的作品,这两部改编曲也属当中的代表。然而,两部改编自同一作曲家同一体裁的作品,作曲家在作品中体现的改编理念却发生了很大变化。
《帕格尼尼随想曲主题音乐会练习曲》共6首,分别改编自原作的第二、三、四、六、十和十二首。原作每首都主要解决一种演奏技术,舒曼的钢琴改编曲的每一首则体现了不止一种技术特征。改编曲与原作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改编曲保留了原作的曲式结构,只在曲式结构内部做了细微的删减。其二,改编曲与原作的调性一致。其三,改编曲与原作的旋律大致相同,是在保留原作旋律的基础上运用钢琴写作技法进行填充。改编曲与原作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织体的运用上,小提琴为旋律型乐器,大多为单旋律织体,虽然帕格尼尼在这部随想曲中加入了很多双音、八度等技术,但是与钢琴丰富的织体相比要单薄许多。下面将从六首练习曲的主题织体特征入手进行技术特征及演奏分析。
一、练习曲第一首
本曲改编自原作第十二首,原作主题建立在降A大调上,旋律围绕核心音降A以持续十六分音符节奏构成。由于旋律较低的音区一直持续相同的音,较高的音不断地变化,因此形成了两个声部的听觉效果。改编曲主题【见谱例1】采用三个声部写成,中音声部旋律采用原作的旋律谱写,高声部是将小提琴主要旋律音用八分音符串联起来的旋律,运用延长时值的写法起到突出旋律的效果。低音声部是由两个十六音符和一个八分音符组合成的节奏动力型织体。
谱例1
这首改编曲的技术特征在于快速远距离大跳技术,舒曼在低音声部固定节奏型的后半拍加上了重音记号,在听觉上形成了四个声部的效果。演奏上要求左手快速大跳的准确性,前两个十六分音符要用手指跳音演奏,后一个跳音跳起的同时手腕向右移动到下一个音的位置。弹奏该作品需要通过长期大量的训练来加深手指对键盘位置的弹跳记忆,因此在慢练时就要求演奏者保证远距离大跳的准确性。右手主要训练五指弹奏保持音声部的技术,右手五指弹奏保持音声部时应多运用手臂、手腕,跟随旋律的走向带动手指触键,弹奏出歌唱性的旋律。
二、练习曲第二首
本曲改编自原作第六首,原作呈示段主题建立在g和声小调上,主题的高声部由一条顺分型节奏、持续下行的旋律构成,以主音G和属音D为核心音。主题的低声部由12个六十四分音符为一组的双音震音组成,音色朦胧,营造出一种暗淡、忧伤的气氛。改编曲呈示段主题【见谱例2】的高声部采用原作主题谱写而成,中声部由三连音为一组的双音组成,中声部与高声部一起构成了柱式和弦织体,与原作相比,其声部也更加丰富。这首改编曲还有一个类似旋律动机的低声部,规模短小,旋律下行,带有经过音,为逆分型节奏,与顺分型节奏旋律声部一前一后,像是一问一答的对话。整个主题由上下两条旋律和持续双音的中声部构成,层次清晰。在音乐性格上给人以急促的感觉。
谱例2
原作展开段主题旋律以在主音G上作同音反复为主,由于作曲家们考虑到在钢琴这一乐器上演奏同音反复不利于表现原作的情绪,故改编曲展开段的主题旋律没有延续原作以同音反复为主的旋律。改编曲选用原作的双音震音中不断变化的那个音作为旋律音,构成了一条以级进为主、起伏不断的旋律。中声部和低声部来自于原作的同音反复音调,只是节奏发生了变化。
这首改编曲的技术特征在于持续双音和连音技术,舒曼将小提琴的双音震音技术改为钢琴的持续双音技术,这种技术集中在钢琴织体的中声部。它的技术难点在于在突出上方旋律声部的同时保持连续双音的平稳、均匀,力度上要平均。与小提琴不同的是,钢琴不容易演奏连音,它自然发出的音色颗粒性较强,要处理好旋律声部的连音技术不容易。这种技术一是要注意下键的速度不要太快、其次要注意指法的安排,并且要借助延音踏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这首改编曲并没有采用模仿原作的快速震音的写法,而用持续双音取而代之,在技术上实际上降低了难度。
三、练习曲第三首
本曲改编自原作第十首。原作主题旋律由一连串级进下行的十六分音符展开,而后围绕核心音G和降B迂回。密集的十六分音符连续下行加上非常活泼的快板速度,展示了生机勃勃、无比激动的音乐形象,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舒曼将原作主题做了以下三点改编,其一是将单旋律织体改编为八度织体,听觉上比原曲更加的激进有力。其二是舒曼没有将旋律声部放在一个音区,旋律声部先是出现在高声部,紧接着又在低音区出现,在高低音区不断转换,形成了一问一答的对话效果。其三是在强拍上为旋律加入了简洁的和弦,使得音响效果更加丰满。
这首改编曲的技术特征在于八度技术及颤音技术,舒曼将小提琴的单音顿弓技术用钢琴的八度跳音技术进行呈现,同样具备较高难度。它的技术难点在于要用弹出两个声部层次,也就是两个手指同时下键但用不同的力度,需要手指具备较强的控制力。同时,弹奏时需要将手腕放松,用手腕带动手掌随着旋律的走向做出相应的强弱变化。这首作品保留了原作的颤音技巧,但舒曼标记的颤音重拍与小提琴有很大不同,弹奏时应在将颤音弹奏清晰灵动的同时注意好重音出现的正确位置。
四、练习曲第四首
本曲改编自原作第四首。原作呈示段的主题建立在c和声小调上,主题从主音C开始,围绕核心音C、降E和G不断上行,同时在旋律下方叠加一个双音声部。舒曼的呈示段主题【见谱例3】在保留原作旋律的基础上,运用了模仿对位的写法,在旋律声部下方附加了一条旋律,使得改编曲呈现出复调织体特征,这与原作有很大的不同。这一织体在音乐上给人以互相追逐、缠绕的感觉。
谱例3
原作展开段主题调性由c和声小调转为同名大调降E大调,主题是由均分的三十二分音符围绕着核心音降E与降B上下发展而成,同样采用双音技术。由于采用的是三十二分音符,所以演奏速度相当快,给人一种“无穷动”的感觉。主题在音乐性格上显得热情激动,与呈示段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改编曲展开段的主题旋律基本与原作相同,但舒曼将旋律写在了低音声部而非旋律声部。与此同时,舒曼在旋律声部加入了一条由连续复附点节奏、八度织体写作而成的旋律,音乐形象十分雄伟。这样的写法,使得主题又呈现出复调织体的形态,与原作有很大不同。
相比原作,舒曼这首改编曲运用了更多技术手段,属于整套练习曲里难度较大的作品。主题第一次出现时,舒曼运用了双音技术,由于采用了模仿对位的手法,双手均要弹奏双音技术,并且要弹奏出歌唱连贯的效果。演奏前应根据弹奏习惯安排好使用的指法,手指尽量贴键,并运用手臂的推动获得连奏的效果,模仿轻声地吟唱。主题展开后,舒曼运用了八度技术,弹奏时手指同样需尽量贴键,运用手臂推动弹奏出圆润连贯的音色,同时注意加强右手的四指五指下键的深度,突出高声部旋律。弹奏时力度要比之前大,营造出庄严雄伟的音乐形象。紧接着,改编曲运用了含八度和弦来写作。从均分型为主的节奏及上下跑动的和弦来看,这一段主要想利用强有力的和弦来营造出雄浑的气势。这一段不需要手指贴键,弹成手臂断奏即可,弹奏时将手臂抬起到较低的高度以便保证下键的速度,集中发力点,使得和弦的音色饱满厚实。
此外,舒曼还运用了双手交叉技术,在56小节处,舒曼采用了复调织体写作,双手需要弹奏四个声部,其中低音声部跨度极大,旋律音从大字C组跨越到小字二组,由左手在高低音区来回穿梭来实现。弹奏时,需将左手从右手的上方跨越进行弹奏,同时注意控制好不同声部的音量和音色,从力度及速度两方面突出右手中音区的音色。
五、练习曲第五首
本曲改编自原作第二首。原作主题建立在b和声小调上,旋律围绕核心音B以持续十六分音符均分型节奏构成。改编曲主题将原作单声部织体扩编为三个声部,高音声部旋律采用原作的旋律写成,中音声部将小提琴主要旋律音以八分音符进行再现,进一步突显主旋律。低音声部则是由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组合成的节奏动力型织体,起到了和声填充的效果。就原作而言,舒曼改编曲的音响更加丰满,层次更丰富。
这首改编曲的技术特征在于远距离跳及多声部技术,舒曼将小提琴运用换弦跨弦技术的旋律移植过来,在改编曲中以远距离大跳技术呈现,这种技术需要演奏者在反复练习形成对音位的肌肉记忆。弹奏时需要将手指扩展,不要抬手臂,利用手腕平移来弹奏,同时保证好节奏的均匀。本曲除了要处理好位于高声部主旋律的同时,还应兼顾其他声部。中声部是对高声部主要音的重复,弹奏时同样需要注意旋律走向。
六、练习曲第六首
本曲改编自原作第三首。原作呈示段主题建立在e和声小调上,采用顺分型节奏为主的八度织体写成,主题前两小节旋律走向从级进上行再猛然大跳下落,音乐情绪跌宕起伏。后三小节采用了模进的写法,八度织体旋律不断下行,最后落到属音B上。主题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较大,速度缓慢,加上小提琴八度长音加上了双颤音技法,显示出忧郁的音乐性格。改编曲呈示段主题【见谱例4】在原作基础上进行了织体加厚的处理,采用含八度的和弦琶音织体写成,将旋律隐藏在琶音的最高音。这样的写法相比原作,在和声及效果上都更加丰满,钢琴的琶音织体的写法使得音乐性格较原作要柔和一些。
谱例4
原作展开段主题调性转为同名大调E大调,主题为一条由均分的十六分音符疾风地上下跑动的旋律,给人一种“无穷动”的感觉。主题在音乐性格上显得热情激动,与呈示段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改编曲展开段的主题旋律基本与原作相同,与此同时,舒曼在旋律声部加入了一条节奏完全相同的旋律,与旋律声部错开一拍出现,使得主题又呈现出复调织体的形态,与原作有很大不同。这首改编曲的技术难点在于琶音技术。舒曼将原作八度技法改编为双手和弦琶音技术,将小提琴音响较突出的低声部放在了高声部,以模仿小提琴纤细的音色。演奏时配合使用延音踏板,模仿小提琴奏出的持续性音响。舒曼在改编中也没有移植原作的双音颤音技术,而是用琶音代替,与之前的音响保持统一。弹奏时应将和弦琶音的各个音弹奏尽量清晰均匀,由左手跨越到右手上方弹奏的旋律声部需要突出,同时注意和弦琶音前后的联系,用持续的琶音技法弹奏出如歌的旋律。
舒曼曾这样评价自己的改编曲:“以前我以帕格尼尼为依据编辑了一本练习曲的书,我照抄原作,也许对它不利,几乎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抄,仅仅扩大一些和声而已。但是这一次摆脱了太近似模仿的翻译,而力求给人是一首原有的钢琴乐曲的印象。”综合以上分析,《帕格尼尼随想曲主题音乐会练习曲》较第一部改编曲(《帕格尼尼随想曲主题练习曲》)而言,加入了更多钢琴曲常用的织体和技法,不再是尽可能接近原作的模仿。这部作品运用了丰富的织体形式,不仅充满了创造性,而且具有较高的演奏难度,无愧音乐会练习曲之名,值得钢琴从业者不断地从中吸取养分,进一步实现作品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