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22-06-21徐聪娜
徐聪娜
摘要:现代社会发展速度飞快,在推动经济发展、信息技术进步的同时也促进了基础教育的结构变革。微课 作为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出现的新兴教学工具,具有便捷、内容精炼、主题突出等特点,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 生学习效果。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探究微课高效运用方法,以便借助微课的合理运用深化学 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究。
关键词:微课;初中生物;教学运用
前言:微课作为一种创新性教学方式,可以说与我国新课改的要求不谋而合。微课能将学生注意力牢牢抓住,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参与教学活动,并在教师引导下学会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然而,教师在借助微课进行教学时,要对学生内心实际需求及个性发展规律有大致了解,对教学展开针对性设计,帮助学生解决重难点问题,进而使教学更具实效性。
一、关注微课自身,优化视频设计
微课视频的主题是否突出、针对性是否存在,以及视频时长是否合适,往往都直接影响着微课对教学的高效支持作用发挥。如果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视频具有针对性和突出的主题,学生自然能够被视频信息吸引,从而进行目标明确且主动的学习。此时,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出现明显提高。所以,将微课高效运用在初中生物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先设计高质量的微课视频,同时,加强对视频时长的合理控制。这是因为时长过长的视频会消耗学生精力、造成知识点混乱的现象出现,时长过短的视频无法清晰说明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均有可能削弱微课的教学效果。不过,在现阶段的初中生物课堂上,对微课上述特征的控制,仍旧有一些教师做得不是很好,既没有准确定位视频主题和内容,也没有注意控制其时长。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在组织微课教学活动之前深度分析课程知识,通过对课程内容展开分析,明确知识结构,确定需要在微课视频中呈现哪些内容,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视频材料、形成微课。教师应将微课视频时长控制在5-8分钟,若知识点过于繁多或理解难度较大、需要进行细致讲解,可以适当对视频进行延时处理,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如此,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看视频,聚精会神地展开学习,目光与思维被视频中的生物知识吸引,自然而然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知识探究效果。
(二)关注预习活动,提前运用微课
好的开始可以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课程活动效率和效果。教师高效运用微课优化初中生物教学,需要关注预习活动,在预习环节提前运用微课。通过该过程,学生优化预习学习活动,提前实现对知识的简单了解,能够在课堂上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确定知识探究方向。反之,若预习不足,学生在课程开始后对知识仍旧感到陌生,他们的课堂表现受到影响,高效微课教学目标必然难以实现。但是就目前来看,一些教师Vol.172022年6月第17期并没有将微课很好地运用在课前预习环节,没有指导学生提前通过微课了解新知,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借助微课视频学习生物知识,但是仍然无法快速地进入知识探究状态。这再次说明了初中生物教学中微课的高效运用离不开微课与预习环节的有机结合。基于此,教师可以设计以辅助学生预习为主的微课,并将其提前发送给学生。结合教师提供的视频材料预习新知,已然具备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初中生不仅可以自主掌握一些简单知识,还能对知识探究问题和重点形成清晰把握,这使得他们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围绕问题进行提问、探究课程重点。教学从传统的宽泛性讲解知识转向以答疑解惑、重点探究為主,针对性的指导意味着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随之到来。
(三)借助微课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一旦遇到学习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时,注意力往往容易涣散,提不起太高兴趣。而生物是一门需要通过实验来揭示事物本质的学科,倘若学生的学习过于消极,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极为不利。若教师将微课引入教学活动之中,借助微课对生物实验进行展示,以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以此在其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探究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激素调节”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借助微课对生物实验进行演示。上课前,教师先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利用微课视频播放含有甲状腺素的饲料所喂养的蝌蚪,与没有含甲状腺素的饲料所养的蝌蚪进行实验对比。观看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视频中自行找出相关的结论,提升其探究兴趣。随后,教师再引入本节课当中有关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等知识的讲解,让学生对人体中的激素有个初步的认知。当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述结束后,将甲状腺喂养蝌蚪的试验进行重新播放,学生再次观看视频时便恍然大悟,懂得了试验中设置对照组的重要作用,也知道了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对人体发育和代谢的重要性,使其生物学科素养逐渐形成。从该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通过微课使学生获取生物知识的效率有着明显提升,也为学生应用生物知识在生活中诠释生命现象与生命规律铺平道路。
(四)关注生物学家,培养学科兴趣
对于初中生的生物学习来说,榜样的影响力量不容小觑,以对国家乃至全社会生物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生物学家为榜样,对他们研究的生物知识及应用范畴产生好奇,学生自然能够增强学科学习兴趣,从而通过主动参与课程活动促进自我成长、助力高效教学等学科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在运用微课组织初中生物教学活动时,可以关注具有突出贡献的生物学家们,在微课中讲述他们的真实故事,将其对生物展开科学探究的感人故事、坚定信念告诉学生,以此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可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选择了与教材知识点、生物探究活动缺乏内在联系的人物,部分教师在微课中讲述的生物学家感人故事无法增强学生对课内知识的探究兴趣,反而将其注意力转移到了教材之外,无形中影响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与效率。所以为更好地规避此问题,教师应重新思考生物学家、微课与生物教学之联系,可以着眼于教材知识点,了解提出教材理论的生物学家的科学探究故事、生物研究经历,并将其设计为微课,与教材知识建立紧密联系,学生在榜样的影响下对教材知识产生更多好奇,主动围绕教材探究学科知识,既保证了课程学习效果与课标要求的一致性,也促进了其在生物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微课与初中生物课程的结合,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表现,是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必要手段。初中生物教师在明确传统生物教学问题和微课实践运用价值的基础上,在设计高质量微课视频的前提下,应将其合理运用在预习、难点指导、实验教学、延伸拓展、习题训练等环节。以此实现对初中生物教学的全面优化、实现对微课的高效运用,同时促进初中生的生物高质量学习。
参考文献:
[1]崔磊.浅谈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中学课程 辅导(教师教育),2020(24):73.
[2]史茂平.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J].甘肃教育,2020(23):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