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量感”
2022-06-21邱绿兴
邱绿兴
摘要:培养学生的量感能力,是提高数学知识和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小学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认知发展阶段,在此阶段,量感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掌握教学内容,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文章对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量感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量感能力;教学手段
前言:
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同时,教学工作重心也由知识向能力培养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对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引导,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学习数学需要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认知能力,而量感则是帮助学生认识立体事物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量感,进而促进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效果。
一、“量感”观念缺失的成因
一旦教师忽视了“量感”这个词的意思,就会产生一些难以理解的错误,例如“A市到B市的铁路全长大约是是1500()”,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单位,有很多学生就会写“公顷”和“平方米”等等。教师很难明白这些错误,但是学生的确是这样理解的。实际上,学生一旦对这个单位产生了困惑,就表明他们缺少“量感”。学生对单位含义的理解,其实就是对“量感”形成与否的衡量标准。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学生缺乏“量感”意识呢?
(一)缺少实际的量度和操作
尽管在课本上有一定的准则,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实际操作常常被忽略。比如,在“认识公顷”的课程中,课本是这样界定的: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对于这个定义学生是比较好理解的,但是他们是否真正感觉到了1公顷的大小呢?教材上的题目是:“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100平方米的正方形,其中有多少个正方形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这个问题需要学生进行运算,但是,这说明学生能够感受到一公顷土地的面积吗?公顷是一种较大的单位,学生对1公顷的认识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肯抽出时间,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实际测量,则能使学生的认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对于学生而言,某些“量”更为抽象
一些“量”更贴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比如身高、体重,但是一些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难体会到,比如吨、平方千米等。有的量值是直观的,如厘米、分米、元、角、分等,这些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深刻感受到的,有的则是抽象的。
二、培养学生“量感”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评估能力的提升
小学生“量感”的形成,一般是通过运用自己的各种感觉,对特定的数字和数量所产生的总体认知和感觉,与学生的时空想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在学习测量单元时,要认识和掌握时空测量单位,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逐渐获得“量感”,对空间、时间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在实践中,教师往往采用了多种基础评估法,如参考法、单位迭代法等,以利于培养学生的“量感”,提高学生的估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
(二)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数学是学生了解世界的一种必要手段,它在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计量单位是构成数学概念的基础,它要求学生通过对测量单位的基本概念的了解,运用它来解决问题,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得到锻炼,使其不断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量感”的策略
(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
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和应用的今天,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知识展示和讲解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量感能力,将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进行直观展示,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物体的规模等方面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训练,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量感的训练中,学生要能感觉到物体的外形和规模,比如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匹配立体图和直观图。本文提出了一种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指导,从而促进学生的空间认识能力和量感能力的提升。在“观察物体”的课程中,可以利用立体模型来辅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呈现的直观图进行观察,并能让学生感受到模型的比例、大小和形状。为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量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二)通过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分析,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从而为提高和改进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性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因此,为了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从生活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在小学数学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程度,对其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达到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培养和改善量感能力创造了条件。
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笔者提出了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学生的认知状况进行分析,以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充满生活化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比如,在教授“千克、克、吨”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把书中的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指导学生进行思考。比如,一个共同的问题,“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哪个更重?”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思考与兴趣,并加以实践检验,以促进学生在实际活动中获得知识,提升学生的量感能力,能改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实践是提高和巩固已学知识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旨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教师的实践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运用知识。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转换的训练,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学习,达到教学活动的目的。
比如,在教授“面积”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区域间的转换和面积大小的对比,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计算比较的方法,提升学生的认知和了解。比如,学生可以实地测量、计算校园里花坛的尺寸、计算面积等。最后,对比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分析其换算规律。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长度、面积的单位误差,从而为学生的量感能力和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量感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直观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中获得有效的锻炼,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曾华容.小学生数学"量感"体验式教学培养策略初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000(007):400.
[2]武传刚."量感"培养应关注的几个要素[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8,000(003):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