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跨考体育学类研究生的现状因素分析及建议
2022-06-21魏凡林
魏凡林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5-293-02
摘 要 现如今,随着国家政策与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高等学校体育学类研究生招生人数不断增加,而在这一群体中跨考的体育学类研究生占据重要部分。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访谈法、数据整理等方法,分析得出高校大学生跨考体育学类研究生所面临的现状以及促使高校大学生跨考体育学类研究生的因素,并对高校跨考体育研究生提出建议。广大跨考体育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当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知识,加强理论素养的培育,培养自身交叉学科科研能力,形成对于体育科研的兴趣。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跨考 体育学类 研究生
近年来,随着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人数的不断扩招、“体育强国”“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等科学体育观的不断出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跨考体育学类研究生的人数逐年增长。而报考人数不断增加的背后却面临着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产生。例如许多考生报考体育学类研究生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但是并没有形成对于考研的正确认识和报考动机,许多考生将“上岸既是终点”作为考研的目标,甚至有的学生不知道为何而考研,将考研作为缓就业的一条渠道。
一、跨考体育学类研究生所面临的环境现状
(一)体育学类国家线近5年连年增长
根据2018年至2022年考研国家线统计如下(以A区为例):2018年体育学类国家线总分265、单科分数线34、专业课分数线102;2019年体育学类国家线总分270、单科分数线35、专业课分数线105;2020年体育学类国家线总分277、单科分数线35、总分105;2021年体育学类国家线总分281、单科分数线35、专业课分数线105;2022年体育学类国家线总分296、单科分数线37、专业课分数线111。近五年,體育学类国家单科和总分分数线呈现连年增长的态势,尤其2022年相对于2021年国家线总分更是上涨了15分。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来自考研人数的连年飙升,另一方面更是由于体育学科自身考研竞争压力日益增大,跨考人数不断激增,初试成绩不断提高所导致的。
(二)体育学类跨考生初试成绩普遍较高
如今考研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大,招生报名人数大幅度增长。许多高校跨考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广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复习时长和效率,以期在激烈的环境中能够成功“上岸”。同时跨考生由于先前专业背景,相对于体育生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对于知识的灌输和理解能力较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该群体的初试成绩普遍较高。
(三)跨考专业较为广泛,学科门类复杂
经过调查广大高校跨考的体育研究生本科期间所学专业较为广泛,学科门类复杂。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平行跨专业报考,暨本科期间所学专业与研究生报考专业属于相同一级学科下的不同二级学科。二是跨学科报考,暨本科期间所学专业为教育学相关专业,例如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这些专业虽然与体育学存在差异,但是与体育学同属于相同的学科门类。三是跨学科门类报考。
(四)跨考学生专业运动技能水平较低
由于体育学类自身专业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学科该学科对于学生的运动技能拥有较高的标准。与经过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训练的体育专业学生相比,跨考体育的研究生在这一方面拥有明显的弱势。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跨考生在高校学习期间甚至中小学学习期间并没有经过专业的体育运动训练,体育课教学也没有深入的促使其运动技能和运动习惯的养成。这一点在运动训练、体育教育专业表现的更为明显。体育教育专业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高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师作为目标。
二、促进高校大学生跨考体育学类研究生的因素
(一)体育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从1995年党和国家提出的《全民健身计划》开始,健康体育正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生活,并渐渐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参与。党和国家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人民享有健康、幸福的美好生活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并将全民健身作为国家战略[1]。由此,引发了全国各地对于体育的参与度不断提升。体育从传统刻板印象中的学校体育实现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深度发展,社会各界对于体育学科的研究不断深入。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体育与社会科学的关联度不断深入;二是体育+互联网、体育+医疗、体育+AI技术已经深刻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三是高校、企事业单位等科研领域“跳出体育看体育”的视角已成为科研工作的常态。
(二)体育学类国家线相对偏低、竞争较为平缓
通过对历年考研国家分数线的调查,虽然体育学类专业国家分数线连年提升,但我们不难发现体育学类国家分数线与其他学科相比相对较低。根据今年(2022年)国家考研复试分数线显示。体育学类国家分数线为296分,同分数线最高的文学专业相差71分、同热门学科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医学、金融等学科专业分别相差64分、57分、39分、13分、64分。相对于较为冷门的农学、军事学相差44分、31分。由于国家分数线相对较低,这使得许多跨考生热衷于报考该科学。同时也由于该专业领域的特殊性,这也使得该学科的竞争较为平缓。
(三)体育学跨学科属性、综合性的特点
体育并非一门孤立的学科,体育学科本身的复杂性造成了其学科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界限的模糊。由此可推断,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定会发生跨学科深度合作与交流促进[2]。体育学跨学科发展主要有以下优势:一是能够促使学科知识之间的互补,填补知识盲区。学科之间边缘地带必定会出现知识的空白区域,因此需要学科的交叉去填补。二是能够促进体育学科自身的长足发展。体育学科是一门相对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的学科门类,它涵盖了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对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三是能够有力的促进其他学科对体育学类系统科学知识的丰富。由此,为广大跨考生成功实现原学科与体育学科的融合提供了路径。
(四)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体育具有浓厚兴趣
21世纪以来,高等学校的素质体育教育不断进步,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入人心。随着探索的不断深入,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步伐显著提升[3]。高校体育教学逐步发展与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立德树人”的目标,满足了大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4]。随着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许多高校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已经熟练掌握一到两项甚至两到三项专项运动技能。在各种类的体育比赛中,非体育学科专业的学生占据着重要部分。例如省市级高校田径运动会、田径锦标赛、羽毛球锦标赛、武术锦标赛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他们对体育课程抱有浓厚的兴趣,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这也成为许多跨考体育学类研究生选择体育学科的重要原因。
三、针对高校跨考体育学类在读研究生的建议
(一)正确认识差距、弥补专项技能不足
有数据表明:跨学科考生整体运动技能掌握度不高,未掌握任何一项的跨学科考生占40.5%。虽然学硕中部分专业未有运动技能考核要求,但对体育类研究生来说,体育的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体育实践与体育理论结合将会有着1+1大于2的效果[5]。基于此,可以表明高校跨考的体育学类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不断加强自身专业技能的学习,不断弥补自身短板,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具体建议如下:一是要正视差距、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要充分认识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寻求破除阻力的最佳路径。二是要融入集体,博采众长。要不断加强同科班出身体育专业研究生的交流学习,满足自身对专业技能的需要。三是要树立信心、克服心理障碍。学习技能的过程需要不破不立的勇气,广大跨专业体育研究生要铆足信心,突破自我设限。
(二)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培育学科知识素养
客观来讲,跨考的体育研究生在专业理论知识方面与非跨考体育研究生存在一定的差距,为此广大跨考研究生应当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积累。一是要弥补本学科专业基础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例如体育教学论、体育概论、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科研方法等。二是要对相关学科知识要有所涉猎。例如教育学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社会学理论、人体医学常识等。三是明确自身研究方向,阅读积累大量的相关文献期刊,尤其是中文核心期刊和优秀硕士博士论文。四是关注前沿学科动态,创新科学研究方法。不断了解相关政策文件,更新迭代自身知识体系。
(三)培养自身学科交叉能力
广大跨考生要利用自身所学学科优势,实现与体育学类的融会贯通。要在探索中不断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寻求内在规律。例如经济学与体育学的结合可以有效促进体育经济的研究;旅游管理与体育学的结合可以有效促进体育旅游的深度探索;建筑学与体育学的结合可以有效促进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科学规划;医学和体育学的结合可以有效促进运动人体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教育学和体育学的有效结合可以促进学校体育的长足进步。这需要我们不断培养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从而满足自身对专业知识和科学能力的要求。
(四)培养对于体育学类专业的浓厚兴趣
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将学习视为非常痛苦的活动。这一现象本身就是对学习本质的误读,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形成[6]。虽然部分跨考生选择就读体育研究生的原因是兴趣使然。但是对于其他考生来说,选择就读体育研究生的原因则十分复杂。例如部分考生是出于对本科就读专业的不热爱;也有部分考生单纯为了获得研究生学历而将体育作为提升学历的捷径;还有部分考生是为了日后就业做打算。不论目的如何,我们都需要建立对于体育学的浓厚兴趣,在兴趣中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完善自我。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跨考体育学类研究生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报考动机,真正做到热爱体育学科,热爱体育科研。同时,各高校也要加强对跨专业考生的培养,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科学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跨考生的专业技能及知识素养培育,不断提高其学术科研能力,将其打造高质量的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实现对人才培养的既定目标。
参考文献:
[1]周德书,黄元骋.习近平全民健身论述的逻辑内涵与时代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2(01):30-42.
[2]赵伟奇,陈炳权.体育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1(24):109-111.
[3]季浏,马德浩.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J].体育科学,2019,39(03):3-12.
[4]陈蕾.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完善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2):1+3.
[5]李栋.跨学科考生报考体育类研究生的现状及利弊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01):161-162+176.
[6]張青卫.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下的学习观探微[J].求索,2022(02):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