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实施路径
2022-06-21张文馨
张文馨
本期话题:如何促进幼儿园教育的发展
幼儿时期是孩子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接受高质量的专业教育是幼儿成长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本期就幼儿自然教育、文化美育、幼儿教师培养三个方面开展讨论。
[摘 要]自然教育是以儿童认识自然为起点而展开的教育。自然教育的关键是要为学习者提供一种较少人工干预和影响的环境,使之在其中“浸润”和发展,从而获得身体、心灵、知识、技能、品德等多方面的发展。这对幼儿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的自然教育在开展过程中仍存在过分重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幼儿教师对自然教育的认识不足、缺乏良好的自然环境等诸多问题。通过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幼儿园开展教研和培训,幼儿教师提升自身自然教育理念;幼儿园课程回归自然等策略实施自然教育。
[关键词]自然教育;幼儿园课程;实施路径
一、自然教育的内涵
在《大教学论》这本书中,夸美纽斯第一次将“自然教育”提出,同时还进行了概念界定,在他看来自然教育是一种“适应自然”的教育,先是要遵照自然界中的“秩序”,之后要遵照自然发展规律和人的天性开展教育。在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影响下,卢梭认为,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受之于自然或之于人或之于事”。自然教育是在体验学习与自然有关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认知。目的是为了了解、认识自然,对自然产生敬畏之心,逐步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蒙台梭利认为,人,特别是幼儿,必须要在自然中获得可以满足身心发展的各种原动力。
总的来看,如果将自然教育中的“自然”理解为自然界或自然环境,这样的理解就窄化了自然教育,将自然等同于外在的环境,外在的自然便成了教育的目的。
二、幼儿园实施自然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科学”教育部分就提出:“教师应能引导孩子关心周围环境,爱护动植物,亲近自然,珍爱自然资源,逐步形成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林间最后的小孩》这本书中所说,多数人患有自然缺失综合症,人们留给自然环境的时间越来越少。自然教育究竟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关注它呢?雷切尔说过:“曾经感受过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汲取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因为大自然能够帮助孩子释放压力、从而走出困境。在自然环境下有利于促进社交能力的发展,在这样的环境下幼儿的交往能力不再依靠玩具器械,而幼儿是依靠自身体力竞技从而建立不错的社交关系。此外,幼儿需要大自然来发展他们的感官、学习力和创造力。大自然像是一块白板,幼儿可以在上面自由地书写和重构文化幻想。大自然让我们变得平静、专注和敏锐。为了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自然也需要被充分地观察和感知。在自然中使用多种感官的体验有助于构建“智力持续发展所必需的认知系统”,对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目前幼儿园自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自然环境
从外部环境上来说,大多数幼儿园地理位置处在楼宇之间,远离自然环境。此外,幼儿园的环境整体以塑料为主,缺乏自然的气息。幼儿园的地面也采用塑胶、假草皮为主要材料。幼儿园与自然的连接仅仅是通过几个盆栽和植物区而已。其次,幼儿园过度的制度化,限制了儿童自由发展的天性。幼儿园班级属于封闭式管理,大部分时间幼儿园教师把幼儿限制在教室之中,即使幼儿园里有沙水区,幼儿教师也担心孩子会出现危险,或者弄脏衣服从而导致增加工作量。因此幼儿被束缚起来,失去了自由的机会。此外,幼儿园中的花草大都是为了成人的审美而设置的,仅仅具备观赏性,大部分花草放置在幼儿看不到的地方,因此幼儿无法与植物进行互动。环境设置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了容易维护卫生问题。幼儿园一些仅存的“自然”,也被束之高阁,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感受,导致幼儿缺乏与环境互动的机会。
(二)幼儿教师对自然教育的认识存在不足
幼儿教师在组织自然教育课程之前,缺乏对自然教育知识的相关储备和理论素养。普遍认为自然教育就是让幼儿在自然中活动,这无疑是对自然教育概念的狭义。自然教育是从幼儿身上的自然作为出发点与目的而展开的教育,是一种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在一些情况下,幼儿教师会忽略幼儿的成长规律。比如幼儿身心发展阶段处于初期,就会犯一些“错误”,孩子们犯“错误”是因为孩子处于不成熟状态下的正常情况。但一些教师会给幼儿冠以“笨”“傻”等标签,没有正确地看待幼儿的自然属性,也没有呵护和尊重幼儿的天性。还存在忽视幼儿情绪情感的需要,幼儿期情绪是丰富多变的,幼儿的情绪是外显的,这些情绪都是幼儿真实的内在情绪体验的自然表现。一些情况下,教师会盲目地制止幼儿控制情绪,要求幼儿严格遵守规范和要求。这些都不利于幼儿情绪情感健康自然的发展。
(三)过分重视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
在当下的幼儿教育中,很多家长和老师容易产生教育焦虑,迷失在“知识”掌握得越多越好,学习的“进度”“速度”越快越好的沼泽之中。我们越来越少地去关注幼儿的感受,而是将儿童禁锢在知识体系之中,学习不再是知情意行的过程,而变成了简单粗暴的输入和接受的过程。这样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繁重的知识束缚住儿童的天性,失去了對世界积极的、正向的感受能力,丧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与表达能力。“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在无形之中蒙蔽了幼儿对语言最初的感受。起初是人创造了语言但是慢慢的人却被语言所操控,过度关注语言的学习,而忘记去留心本真的自我和真实的世界。因为所受到的教育是获得语言能力的提升而非认知能力的提高。知识占主导的“学习”,不仅让幼儿丧失对事物的感受,同时也让幼儿压抑原本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体,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和闪光点。教育若是以固化的知识为主,知识中的“同”,逐步将每个幼儿生命中的“异”消磨掉,孩子就会像机器一样,批量生产出来,无休止地复制粘贴。雅斯贝尔斯说过:“如果单纯地把教育局限在学习和认知上,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
四、幼儿园实施自然教育的策略
(一)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
环境是幼儿的第三位老师,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机会和条件,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在蒙台梭利看来环境是教育的关键因素。儿童并不仅仅是依靠成人的教育才可以获得成长,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同样可以获得成长。自然教育更加注重的是幼儿感官上的体验,孩子们需要大自然来发展他们的感官,发展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选择留在家中看动画片或者玩电子游戏,越来越少的孩子选择进行户外活动,孩子们的感官逐渐被电子化了,很多孩子过早地接触智能手机,电子媒体给人们带来的体验是间接的、代理的、经常会扭曲现实,双感官的也是单一的形式。我们为技术进步所付出的代价是失去感觉能力。此外,现在的幼儿园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设施塑料化,出于安全上的考量,幼儿园里铺满了各种各样的塑胶,在一些人眼里那种五颜六色的才是幼儿园。但实际上有研究表明,当人长时间处在颜色喧闹的环境里,人容易产生兴奋和烦躁的情绪,注意力也容易不集中。幼儿园里被填的满满当当,没有一个可以让幼儿呼吸的自由空间。所以不单单是教师,还需要社会、幼儿园、家长共同努力去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多带幼儿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多去给孩子们的童年留一些“空白”。留白蕴含着简单、无忧无虑的生活理念。“白色”给孩子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育既要符合儿童的发展规律,又要有积极探索儿童未来的精神。
(二)幼儿园开展教研和培训,幼儿教师提升自身自然教育理念
开展自然教育相关理念的讲座和教研培训,从而不断地帮助幼儿园教师加深对自然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它不仅帮助教师理解自然教育的理论,而是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知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在自然教育理念下,可以在户外环境下进行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活动,这样教师可以更好地体悟自然教育的内涵和感知自然的户外环境教育的特点。幼儿教师要具有人文教育理念,学会多倾听幼儿的感受和想法,能够从幼儿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教师要学会尊重孩子的自然天性,不应该强制让幼儿适应成人世界的节奏。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呼吸与思考。
(三)幼儿园课程回归自然
1.幼兒园课程设计回归自然
在设计幼儿园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幼儿知识的增长,同时也要考虑幼儿的情绪情感的培养。幼儿园课程设计回归自然以幼儿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作为依托。幼儿园课程设计首先要遵循幼儿的天性,处于成长阶段的幼儿具有“吸收性心智”,这时的幼儿会像海绵一样吸收周围的一切,幼儿以自己的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课程设计要与幼儿紧密联系,从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出发,再结合社会的总要求进行设计。在设计课程中也要按照课程预设与生成相结合的原则,在上课之前教师要对这节课进行一定的预设,但是在活动开展和师生互动过程中,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和发现。教师通过判断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来调整活动,最后,不断形成符合幼儿兴趣的生成性课程。预设课程与生成课程的结合,既保证了课程不偏离儿童主体的需要,又不违背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
2.幼儿园课程内容回归自然
幼儿园课程内容要回归自然,遵照“真”“活”“趣”三大原则。“真”是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去体验,确保孩子们可以有亲近自然的空间、时间和体验的多种渠道。这样才可以充分调动儿童的感官,充分体悟自然。现在,我们不难发现理解和体验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倒置,比如教师布置作业让孩子去寻找各种植物的相关资料,可能很多的孩子选择通过上网获取知识,而不是去到自然中去亲身体验和感受。“活”课程内容是灵活的,充满活力生机的。幼儿的发展是多层次的,既要满足幼儿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幼儿情感和社会性的需要。所以幼儿课程不是固定不变的死板单一的,我们的活教育指的更多的是方法是活的,教材是活的,课本也是活的,只有这样孩子们的多感官才能被调动起来,孩子们才可以充分利用手、眼睛、脑、耳、口,打破只用眼睛看、耳朵听,而不用口说话,不用脑子和心去想事的教育。“趣”兴趣性要同学前教育的目的和回归自然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保持一致。其次,课程内容是孩子们所需要的,并根据孩子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
3.幼儿园课程实施回归自然
幼儿园课程实施回归自然,主要依靠幼儿的游戏活动、生活活动、教学活动这三种形式来完成。游戏是儿童喜爱的活动,是儿童日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在游戏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是无功利性目的的,其自然性主要表现在幼儿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主动参与其中。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作为幼儿园教师要注重日常生活活动的重要价值,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有计划地引导,让幼儿留心观察自然界中的事物,善于启发幼儿思考,来引发教育契机。教学活动是对日常的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的进一步补充,对于幼儿而言,如果仅仅依靠日常生活活动和游戏活动是无法满足其发展需要的。幼儿园课程回归自然实施中的教学活动,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是遵循教学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来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
4.幼儿园课程评价回归自然
《纲要》对教育评价指出:“在教育评价中,指出评价应跟随着教育的全过程在自然中进行,应采用谈话、作品分析、观察等多种方法。”还指出,“教师应重视评价信息,儿童的行为与发展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可将其作为改进工作的依据。”通过评价,幼儿园课程回归自然才能得到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对于幼儿园课程评价回归自然,在评价方法上,可以采用以质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法,比如档案袋评价、作品分析法、谈话法等。评价应以整体评价为主,在幼儿园中评价常常是以幼儿知识的获得,不同幼儿的差距作为教师的评价标准,我们应该减少横向评价,以发展的眼光看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评价中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首先评价要贯穿课程的始终。好的课程不再是教师预设好的,进行固化的知识传授,而是教师和幼儿在课程过程中不停地生成。遵循过程性评价的原则,是因为老师是最了解幼儿的人,是课程评价最好的实施者。还要遵循综合性的评价,要关注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幼儿知识和情感的发展、课程本身的发展,还有幼儿教师的发展。但是最应该关切的还是幼儿的发展,最应该关注的是幼儿发展的评价。
自然教育是教育思想的本源,我们需要不断地回到这一“原点”并从中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发现自然教育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缺乏良好的自然环境、教师对自然教育认识存在不足、过度重视“知识为中心”的教育等。由此,本文也提出一定的对策,以及对幼儿园课程如何更好地回归自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幼儿不仅仅是依靠大脑去学习,更加应该是全身心地去感受和认识我们的自然世界。
参考文献:
[1]洛夫.林间最后的小孩[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4.
[2]罗晓红.自然教育视角下的园本课程建设[J].学前教育研究,2018(5).
[3]王莉,陈知君,何蓉娜. 基于儿童天性的幼儿亲自然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早期教育:教科研版,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