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作业设置 提升语言素养

2022-06-21王心怡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24期
关键词:个性化作业语文素养策略

王心怡

【摘要】课后作业,是学生对于课上内容掌握程度的自我检验,也是学生深化教学内容的最佳途径。随着生本理念的出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学内容的中心。如何通过优化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考虑的内容。本文将着重讨论语文教师应当采用何种措施实现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个性化设计。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语文素养;策略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小学语文的作业设计缺乏新意,主要以抄写语文课文、背诵诗词歌赋为主,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记忆语文基础知识,但在这种作业内容和形式之下,学生缺乏对教学内容的独立思考,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判断和认知,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因此通过优化作业设置来实现课后作业的个性化,是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

一、作业形式多样化

作业形式,即完成语文课后作业的基本形式。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后作业基本要求学生以书面作答的方式来完成,从而考查散文、小说、诗歌等基本语文知识,通过学生的书面作答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但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不符合小学生自由的天性。小学生大多渴望新鲜的事物,喜欢探索未知的精彩,拥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僵化的作业形式不能激发学生对于课后作业的期待和渴望,导致学生对于课后作业普遍存在厌烦和畏惧心理。因此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是优化作业设计的第一步。语文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可以是书面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可以是视频制作,甚至可以是绘画、音乐等多种表现形式。比如在学习《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歌的时候,语文教师首先需要介绍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了解苏轼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细致地分析诗歌中的字词和写作手法,让学生对这首诗产生基本的认知;其次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采取多样化的作业形式,通过口头表达的训练方式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精读《惠崇春江晚景》后,你有怎样的体会?通过多种方式来展现你对该首诗歌的思考”。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诗歌朗诵的方式,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来表达自己的感悟,并通过录音设备录制下来,完成课后作业。学生可以借助录音检查自己的发音是否标准,语速是否合理以及语调的抑扬情况。这种丰富的作业形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

二、作业内容质量化

“双减”政策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推行,国家从宏观角度减轻学生的课内作业压力,减少学生校外培训的负担,这是对当前教育中“题海战术”的现实回应。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下,教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为第一要义,通过大量的作业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记忆语文基本知识,却是一种低效的教学模式,只是通过大量重复性、低质量的作业内容,来实现量变引起质变的教学追求。这种低质量的作业内容,会极大地损害学生参与课后作业的兴趣,无法激发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在“双减”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需要提高课后作业的质量,不断优化作业设计,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比如在学习《荷花》这篇课文的时候,语文教师首先需要介绍该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文章是通过何种写作手法来描绘荷花的样态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等等。在完成课堂教学之后,教师需要根据该篇文章的基本内容,设计不同层级的课后作业。第一层级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陌生的字词,学生需要抄写这些字词,并通过查字典的方式了解这些字词的基本含义,同时运用这些字词进行造句练习。第二层级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读后感想。学生以散文朗诵的方式,运用适中的音量、标准的发音、合适的语速、抑扬顿挫的语调等,来展现自己的语言素养。第三层级的课后作业,学生需要根据教师提供的课后阅读内容,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以演说的方式来展现自己对荷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和寓意的思考,通过口头表达来展现自己的深刻思维。

三、作业评价专业化

语文教师要实现作业设计的优化,让学生根据宏大的作业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而非不断模仿复制的课后作业。学生交出自己的答卷,并不意味着课后作业的完成,还需要经过作业评价这一环节。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批改每一位学生的作品,针对学生的作品分析出其闪光之处和不足之处,让学生可以继续保持自己的特色,并且让学生根据修改意见不断提高自己课后作业的质量。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作业形式,从众多作品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优秀作业,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点评,同时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学习《昆虫备忘录》这篇文章的时候,语文教师首先需要介绍该篇文章的基本内容,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的昆虫的多样性,感受到昆虫这类物种的神奇之处,从而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明白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需要采用宏大的作业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完成课后作業。如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描绘自然界中的某一类昆虫”的作业,学生通过拍摄影片的方式来观察自然界中的某一类昆虫,观察他们的习性,并运用自己的语言来加以描述,甚至可以学习制作《动物世界》这类纪录片,学生不仅可以借此提高对自然界中的昆虫的认知,而且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口语表达更加流畅规范。同时在作业的评价阶段,学生可以勇于表达对于他人的作业的观点,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想法,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这也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素养。

四、结语

为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语文教师需要遵循生本理念,实现课后作业设计的个性化,让作业不再停留在纸质层面,而且可以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来完成,在不断的训练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规范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建阳.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实践探索[J].文科爱好者,2021(30):128.

[2]丁宇.核心素养下语文课堂个性化作业设计的研究和实践[J].新课程,2021(12):12.840B4126-CD62-44E8-B462-5F39C1745443

猜你喜欢

个性化作业语文素养策略
初中化学个性化作业设计技巧探微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初中数学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与评价
高中英语阅读及个性化作业的尝试以及相关思考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