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患者血清miR-181c、miR-21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不良预后的相关性预测*

2022-06-20冯程程朱瑞霞何志义

西部医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颈动脉脑梗死水平

冯程程 朱瑞霞 何志义

(1. 辽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辽阳 111000;2.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沈阳 110000)

脑梗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脑部局部血流供应缺失的重要疾病之一[1],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的脑部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造成神经功能的损失[2]。颈动脉是脑组织的重要供血血管之一,同时颈动脉狭窄也是造成临床脑卒中或脑梗死的重要原因。颈动脉的狭窄可通过对其有效的治疗,进一步降低脑缺血患者的发生率。微小核苷酸可通过对转录或者降解微小核苷酸的降解靶基因的显著抑制性作用[3],另外,微小核苷酸可通过对血管形成以及氧化应激反应水平的显著刺激性作用,进而调节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进展[4]。有研究[5-6]报道显示,miR-181c、miR-21水平是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性的重要基因,其可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的显著性抑制作用,调节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预后。本研究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miR-181c、miR-21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关系及对预后不良的预测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5年1月~2019年6月在辽阳市中心医院诊断的脑梗死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患者中男59例,女61例,年龄53~66岁,平均(60.22±2.09)岁,体重指数平均(24.26±1.69)kg/m2,糖尿病患者44例,高血压患者71例,高脂血症患者55例。通过对患者的颈动脉检查,依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实验法[7],对患者的颈动脉的狭窄情况进行评价,颈动脉狭窄患者58例(轻度狭窄患者24例,中度狭窄患者22例,重度狭窄患者12例)设为颈动脉狭窄组,非颈动脉狭窄患者62例设为非颈动脉狭窄组。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论证通过。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8]。②均经头颅CT或MRI诊断为脑梗死。③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均符合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实验法标准[7]。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患者。②无法配合本研究检查患者。③出血型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

1.2 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开展颈动脉超声检查,行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头偏向被检查部位的对侧,在安静状态下,对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以及椎动脉(VA)、颈动脉内的中膜厚度、斑块的形态、大小、边缘情况、回声情况进行检测,依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实验法标准对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进行比较。已经动脉膨大部位远处的管腔内径作为基础值(A),以颈动脉内部最狭窄的宽度作为测量值(B),狭窄度=1-(B/A)%,狭窄度在30%以下则为轻度狭窄,狭窄度在30%~69%则为中度狭窄,狭窄度在70%以上则为重度狭窄[7]。所有患者在入组研究后,均进行静脉采血4ml,以Trizol进行总RNA提取,以PCR方法进行扩增,miR-181c上游引物设定为5′-TACATCTGGCTACTGGGTGTCGTATC-3′,下游引物设定为:5′-TCGCAGGGTCCGAGGTATTC-3′,miR-21上游引物设定为5′-GTCGTATCCAGTGCAGGGTCCGAGGTATTCGC ACTGGATACGACCGACCATG-3′,下游引物设定为:5′-CAGTGCAGGGTCCGAGG-3′,以U6作为内参基因,使用2-△△CT计算miR-181c、miR-21水平的相对表达量。反应条件设定为95℃下5 min,95℃下40 s,60℃下20 s,72℃下15 s;共计完成42个循环。

1.3 观察指标

1.3.1 颈动脉狭窄与非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分别对颈动脉狭窄与非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及慢性病情况进行比较。

1.3.2 不同颈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分别对轻度颈动脉狭窄、中度颈动脉狭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以及慢性病情况进行比较。

1.3.3 颈动脉狭窄组与非颈动脉狭窄组患者miR-181c、miR-21水平比较。

1.3.4 不同颈动脉狭窄患者的miR-181c、miR-21水平比较。分别对轻度颈动脉狭窄、中度颈动脉狭窄、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miR-181c、miR-21水平比较。

1.3.5 不同预后患者的miR-181c、miR-21水平比较 分别对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进行Rankin量表评分比较。Rankin评分在2分及以下患者为预后良好组(76例),Rankin评分在2分以上为预后不良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miR-181c、miR-21水平差异。

1.3.6 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分别对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 )以及慢性病情况进行比较。

1.3.7 预后不良患者的多因素分析 采用logistics多因素分析,对造成患者不良预后的多因素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颈动脉狭窄组与非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患者的比例显著高于非颈动脉狭窄组(P<0.05),见表1。

表1 颈动脉狭窄组与非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and non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2.2 不同颈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及高脂血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的加重,患者的糖尿病发病情况显著升高(P<0.05),见表2。

表2 不同颈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severity of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2.3 颈动脉狭窄与非颈动脉狭窄组患者miR-181c、miR-21水平比较 颈动脉狭窄组患者的miR-181c、miR-21水平显著高于非颈动脉狭窄组(P<0.05),见表3。

表3 颈动脉狭窄组与非颈动脉狭窄组miR-181c、miR-21水平比较

2.4 不同颈动脉狭窄患者的miR-181c、miR-21水平比较 不同颈动脉狭窄患者的miR-181c、miR-21水平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患者的miR-181c、miR-21水平显著升高(P<0.05),见表4。

表4 不同颈动脉狭窄患者的miR-181c、miR-21水平比较

2.5 不同预后患者的miR-181c、miR-21水平比较 预后良好组患者的miR-181c、miR-21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见表5。

表5 不同预后患者的miR-181c、miR-21水平比较

2.6 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预后不良组患者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发生率及NIHSS评分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见表6。

表6 预后不良与预后良好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Table 6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poor prognosis and good prognosis

2.7 预后不良患者的多因素分析 通过多因素分析,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NIHSS、miR-181c、miR-21均是造成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7。

表7 预后不良患者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国内外研究证实[9-12],脑梗死的发病与颈动脉狭窄显著相关。有研究[13]显示,在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造成的血栓脱落极易造成患者的血栓栓塞性脑梗死。微小核苷酸是造成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的重要基因。mRNA具有显著的基因调节能力,通过对患者的3’非翻译区的显著抑制作用,进而调节患者的胚胎发育以及细胞分化[14]。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进展过程中,mRNA可通过对粥样硬化及脑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的调控作用,进而影响患者的预后[15]。

本研究中,通过对不同颈动脉严重程度的miR-181c、miR-21水平比较,随着颈动脉狭窄情况的显著升高,患者的miR-181c、miR-21水平显著升高。动物实验研究[16]显示,在脑卒中小鼠的脑组织以及血液中的miR-181c、miR-21水平呈现显著的异常变化[17]。而在对脑梗死实验大鼠的再灌注损伤分析中,实验大鼠的mRNA显著升高。在病理生理学的研究[18]中,miR-21可通过对PTEN/AKT的显著性调控作用,进而影响机体对缺血以及缺氧环境的顺应性,进而降低由于缺氧或者缺血造成的应激反应,内皮细胞的炎性水平显著降低,对于局部颈动脉已形成的斑块的稳定性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19]。向伟等[20]通过对脑梗死患者的miR-21的水平分析中,随着脑梗死疾病的进展,miR-21水平显著相关,与本研究相互印证。而miR-181c与细胞的线粒体的稳定性相关。在脑梗死患者的疾病进展中的新陈代谢能力的显著作用,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疾病进展[21]。而从病理学的研究中,随着局部病灶部位的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炎性反应水平的显著升高,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局部病灶部位的血管老化以及纤维细胞对的增生[22]。王志等[23-24]在脑梗死患者的miR-181c与疾病的预后分析中,患者的miR-181c与不良预后呈现显著相关性,与本研究相互印证。

而在不良预后的多因素分析中,通过多因素分析,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NIHSS、miR-181c、miR-21均是造成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布认为,慢性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高血糖、高血脂以及高血压均会对患者颈动脉血管内皮的炎性反应水平造成影响。而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不断进展,血液粘稠度呈现显著升高趋势,毛细血管的堵塞风险也进一步发生变化[25],血管内壁的斑块风险显著升高,血管表面的光滑性显著下降,炎性因子对于血管壁的侵袭作用显著升高,凝血系统显著激活,最终造成斑块的不稳定性,而在疾病的进展中,由于斑块的不稳定性,远端血管的灌注能力显著下降,极易造成脑组织低灌注区域的坏死[26]。在疾病发展的早期,机体可通过自身的代偿作用,进而对狭窄部位进行扩张,但是随着代偿能力的显著下降,最终造成脑梗死疾病的进展。

但是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样本量较小,在对患者的多因素分析中存在一定的偏倚,有待在日后的研究进一步完善。

4 结论

随着脑梗死颈动脉狭窄情况的加重,局部病灶部位的炎性反应水平显著升高,血清miR-181c、miR-21水平显著升高。

猜你喜欢

颈动脉脑梗死水平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张水平作品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