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都:蔬菜产业成富民增收“聚宝盆”
2022-06-20李腾宇宁都县农业农村局
文/李腾宇(宁都县农业农村局)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兴旺。近年来,宁都县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决策部署,调优农业结构,做大做强设施蔬菜产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全力绘就宁都“十四五”富民兴村新画卷。
统筹协调发展 稳提产业效益
规模大,带动力足。按照“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原则,高效推进蔬菜基地建设,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截至去年底,全县建成设施蔬菜基地191 个,面积达5万亩,蔬菜年总产量达25 万吨,总产值达15 亿元。基地覆盖全县24个乡镇,形成了“一园一带一区”的产业发展格局,有蔬菜专业村125 个、4000 亩以上蔬菜专业镇4 个;参与种植户4200 余户,年户均纯收入15 万元左右;带动务工就业2.7 万人,年人均纯收入2万元左右。
效益好,生命力强。宁都县探索创新“七统一分”模式,推动千家万户参与种植,保障产业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在“种好”上下功夫,组建了蔬菜专家技术服务团全过程、全覆盖指导农户种植,密集开展技术培训,高效培育基本菜农、职业菜农;在“卖好”上下功夫,组建4 支蔬菜销售小分队,分片对接全国各大市场,成功与280 余家销售渠道稳定的县外蔬菜批发商对接,建立了重点销售网络,高峰期日销蔬菜能力达2000 吨。经过多年摸索学习,宁都县设施蔬菜种植水平明显提高,产量和效益更加稳定。据测算,近年来宁都县种植的越冬茬辣椒主推品种平均亩产超5000 公斤,亩产值3 万元左右,每亩纯利润约2 万元。去年,全县设施蔬菜总产量达2.5 亿公斤,销售额达15 亿元,带动一大批群众增收致富。
品牌响,影响力大。宁都县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时作出的“一定要把富硒这个品牌打好”等指示精神,利用富硒资源优势,全力打响“宁都富硒蔬菜”“宁都辣椒”品牌,打造千亩富硒蔬菜基地4 个,认证富硒产品7 个;成功注册“宁都辣椒”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5 个基地共6500 余亩被认证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针对富硒、绿色、有机等食品认证出台了相应奖补政策,提高企业、合作社品牌打造积极性。随着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人了解到“宁都辣椒”“宁都蔬菜”,众多资源由过去的“请进来”变成“慕名来”。
疏通产业动脉 拓宽前进通道
创新模式激活力。经过反复比较论证,宁都县探索实施“七统一分”发展模式,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搭建大棚、统一设施配套、统一政策扶持、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实行分户经营”。“七统”做到了蔬菜产业发展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扶持与服务,为经营户解决了选址、建棚、配套、资金、品种、技术及销售等方面问题,“统”出了高效及速度,加快了蔬菜基地建设步伐。“一分”化解了种植大户经营管理不到位、效益低、积性不高等问题,实行小户经营,提高了生产效益,调动了经营户的积极性,“分”出了效益及活力,实现了引领示范及辐射带动效果,涌现出田头镇邓新红、安福乡曾过房、青塘镇何朝阳等一大批通过蔬菜产业发家致富的典型示范户,其中邓新红种植了10 亩辣椒,连续3 年盈利15 万元以上;何朝阳连续2 年获纯利润超20 万元。
优化模式壮集体。宁都县在“七统一分”模式的基础上优化创新,探索“农投融资、乡镇建设、村级管理、分户种植”方式,即由县农投集团公司投资,建设大棚及基地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基地大棚设施作为国有资产,基地由所在村委会管理,农户租赁大棚种植蔬菜,租赁租金由县农投集团公司及所在村委会按6:4的比例分配。该方式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农户的种植需求,减少农户投资压力,进一步有效增加基地所在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去年,在该模式的实施下,建成蔬菜大棚1.2 万亩,每年可产生大棚租金收入约2400 万元,涉及村共可获得村集体经济收入约960万元。
完善机制降风险。为切实增强蔬菜种植户抵御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能力,宁都县积极向上级争取特色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项目,出台了《宁都县设施蔬菜—“宁都辣椒”价格指数政策性保险实施方案》,保险约定目标价格为3.0元/公斤,即当保险蔬菜“宁都辣椒”采摘期内平均地头收购价低于3.0 元/公斤时视为保险事故发生,保险公司将按保额每亩2000 元的价格跌幅比例对农户给予赔付;保险费参保农户只承担20%(80 元/亩),农户仅需小投入就可抵御大风险。为降低自然灾害对设施蔬菜种植的风险,宁都县还探索开展蔬菜种植、大棚棚膜及钢架保险,将因火灾、暴雨、洪水、暴风等因素造成的蔬菜生产及设施受损列入保险理赔范围,保险费由县财政补贴70%、投保人(种植户)自缴30%。通过开展价格、棚膜等政策保险,宁都县蔬菜种植户防范和化解农业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全方位保障设施蔬菜生产,降低了种植户的经营风险。
开拓思路破难题。为响应国家对耕地“非粮化”的要求,宁都县创新思维,开拓思路,往“山上”“荒坡”找地,在大棚蔬菜产业发展道路上探索出了“新思路”“好点子”,有效破解种菜与种粮争地问题。目前,已在2个乡镇建成5 个总面积达5000 亩的低丘缓坡大棚蔬菜示范基地,拓展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新空间,提升了“荒坡地”利用率及其经济价值。如宁都县长胜镇法沙村流转1538 亩荒坡地,建成121 个蔬菜大棚,并于去年10 月底完成蔬菜定植,主要种植“宁都辣椒”,吸纳36 户群众参与种植,直接增加了近100万元的村级集体收入,间接带动周边200多名群众就业。
明晰发展路径 增添强劲动能
宁都县持续保持产业发展定力,久久为功,按照“巩固、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和建成南方蔬菜产业强县的发展目标,全方位抓好蔬菜产业发展,坚持强化服务、完善配套、加强扶持,构建现代高效蔬菜产业体系,推动蔬菜产业提档升级,带动更多群众和村集体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产业力量。
扩大产业规模。继续按照“农投融资、乡镇建设、村委管理、分户种植”模式推进蔬菜基地建设,布局重点乡镇,形成集中连片发展格局,突显规模效应;充分利用“荒坡地”等未利用土地建设大棚蔬菜基地,尽可能避免与种粮争地;着力打造一批蔬菜产业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点,通过大棚租金收益分红,实现村集体经济年增收20 万元以上。同时,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富硒蔬菜),促进蔬菜产业提档升级,探索建设1个数字化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实现蔬菜生产智能化、数字化。
完善技术服务体系。通过不定期组织集中交流、邀请行业专家指导培训及外出学习等途径,提高县、乡蔬菜技术员指导水平;加强职业菜农的培育,通过“一个带一个,一批带一批”的形式,扩大职业菜农队伍,逐步实现技术队伍本土化。培育集专业农事操作、农资配送、技术指导、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蔬菜生产效率;支持宁都蔬菜协会建设,推动协会有效运转,加快宁都蔬菜产业化发展进程。
强化市场销售体系。强化市场对接,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和湖南等周边省市市场。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培养一批蔬菜经纪人,筑牢宁都蔬菜销售网络。进一步完善设施配套,新增建设一批田头冷库和分拣场地;启动蔬菜配套产业园建设项目,建设蔬菜交易市场、冷链物流及宁都蔬菜产业宣传展示场馆。引导企业、合作社开展分级包装、净菜上市等商品化处理,线上销售蔬菜,增加种植效益。
强化品牌建设。坚持质量立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全过程抓好蔬菜品质。立足富硒资源优势,打好富硒蔬菜品牌,力争打造一批市级富硒产业园区、高标准富硒示范基地,大力开展富硒、绿色、有机认证。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不断扩大高端市场市场份额。通过各类展示展销平台,推广高品质富硒蔬菜,让更多人了解“宁都富硒蔬菜”“宁都辣椒”,提高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
强化政策支持。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原有扶持政策基础上,结合生产实际需要,加大对大棚换膜、基地维养、田头冷库建设、信贷贴息、品牌打造、秸秆等废弃物处理、市场销售、蔬菜保险等方面的政策性补助支持,全过程支持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发展快、种植效益好、农户风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