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下足绣“花”功夫 传承锦绣“徽”韵
2022-06-20张诗童婺源县农业农村局
文/张诗童(婺源县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婺源县紧紧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勇当绿色崛起先锋”的战略目标,以绿色为底色,做好“锦上添花”的文章,用心描绘乡村美丽画卷,以徽韵为特色,全力打造“徽派建筑的大观园”。
变“绿色”为“彩色”碧水青山画卷“锦上添花”
婺源县积极实施绿化花化工程,努力实现由绿色婺源到多彩婺源的跨越。
以绿色为底色。通过建立天然阔叶林禁伐长效机制,大力实施通道沿线封山育林和造林绿化工程,形成了满眼绿色、四季如画的生态景观长廊,打造出了“只此青绿”的视觉盛宴。
绣彩色为点缀。大力实施“花开百村”“彩色森林”“彩色村庄”等工程,发动沿线百村万户在房前屋后、村口水口、茶园菜园栽植桃、李、梨等带花果木,一村以一种带花果木为主,主打一种主色调花景,分步骤打造一批梨花村、桃花村、紫薇园、莲花池、梅花岛。
连花海成风光。始终坚持将油菜花作为最大特色风景和最具竞争力的旅游业态,在全域范围内打造了12 万亩油菜花海,将花海连成了风光,吸引一波又一波的赏花热潮。
做“特色”成“景色”徽韵传承拥抱“诗与远方”
婺源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为做好徽韵的传承与保护,该县聚力留住徽韵特色,拥抱诗与远方。
坚持将徽派进行到底。组织专家团队设计了30 套徽派建筑图纸编印成册,免费供群众在建房时选择,要求新建房屋都必须按徽派风格建设。同时,对所有非徽派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对影响徽派建筑风格、村容村貌整体和谐的现代化生活设施进行整治整改、艺术处理。从2001 年起,先后启动三轮徽改,累计投资3 亿多元,改造非徽派建筑1 万余幢。
破旧古宅实现涅槃重生。面对众多古民居年久失修、濒临坍塌的境况,建立了古建保护认领机制,实现古宅“腾笼换鸟”。思口镇以老祠堂正和堂改造的“西冲院”、英国人爱德华修缮的“天净沙”、左宗棠作战时曾征用的古宅改造的“将军府”等为代表的精品民宿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集群效应;江湾镇晓起村、上坦村的古宅民宿连片成规模,涌现出了“云水谣”“晓起揽月”等一大批民宿品牌,全县现有民宿400余家,其中高端古宅民宿100余家。
徽韵文化留住诗与远方。在提升旅游民宿功能、服务、管理水平的同时,深入挖掘徽韵文化内涵,依托各类节庆和赛事制作文化“大餐”,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住下来,欣赏婺源古老的徽剧、傩舞、抬阁、灯彩、茶道等民间艺术,拥抱诗与远方。
用“口碑”赢“奖杯”“匠心”制作助力品牌创建
婺源县深入挖掘潜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推进“一叶两花”主导特色产业,同时推进畜禽、水产、蔬菜、中药材等产业发展。
唱好产业“重头戏”。婺源绿茶《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千年茶乡婺源·红色传承之旅”入选“百条红色茶乡旅游精品路线”,婺源绿茶品牌价值25.62 亿元,较去年提升2.17亿元。
推进全域有机化。依托中药复方土壤改良及病虫害防治综合技术,全面推广有机肥、中药复方肥料,重点培育茶叶、皇菊、油茶、江湾雪梨等有机食品产业,助推农副产品有机化种植。
创响品牌让“乡字号”走出去。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培育了“林生茶”“清明丫玉”“大鄣山”“傻教授”“老妪”等一批农特产品品牌,让品牌效应助推农特产品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