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教育之美赋能学校高品质发展
——以南京市宁海中学革命传统教育课程基地为例

2022-06-19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徒香福

教育文汇(综合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红色学校课程

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 徒香福

学校品质是质量、内涵、文化、特色、信誉的集合。课程基地的创建有效突破了知识本位、课堂中心的教学痼疾,有效推动了课程的高品质建设与实施。2021年学校申报的“育红色之美:普通高中革命传统教育课程基地”成功获批,我们结合学校长期红色教育的文化实践,深化内涵建设,构建了红色之美实施策略:育红色之美,传革命传统。即信仰之美、勇敢之美、忠诚之美、奋进之美、志愿之美、乐观之美,从审美视角对红色资源进行活化,推进相关课程实施,通过立美教育培养学生的红色之美素养。

一、挖掘红色资源,活化场域之美

百年宁海,积累了丰富的红色资源。一位位人物、一个个故事、一系列事件,这些鲜活的榜样不仅引领着一代代宁海学子成人成才,而且将致用救国“文正”精神的红色之美融入宁海中学的血液中,成为宁海中学文化精神内核。近年来,学校借成功创建革命传统教育课程基地的契机,以校内资源为主,适当拓展区域资源,充分挖掘校内外红色资源,进一步完善学生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的场馆,为红色教育提供广阔的平台。

学校完善学生红色之美教育课程基地的场馆,形成“三馆四一(一室三馆一场一林一长廊)”的主体架构,为红色之美教育建设主题鲜明的教学环境,活化红色教育场域之美,营造浓郁的红色之美课程实施氛围。

(1)国旗文化研究馆。以学校1932 届校友、五星红旗设计者——曾联松事迹为基础,依托江苏省国旗文化研究会,全面深入开展国旗文化的研究,挖掘五星红旗背后的故事;借助天安门国旗班资源,提升“曾联松国旗护卫队”品位,将学校着力打造成全国研究国旗文化的典范,传承国旗文化,弘扬国旗精神。(2)校史红色资源研究馆。组织师生收集宁海中学的红色史料,丰富校史馆的馆藏。编辑红色小故事,建设有关红色之美教育的物化课程,打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红色文化的高品质平台。(3)红色之美展览体验馆。建设500 平方米的展览馆,馆内设5G+VR 红色文化体验场域、红色作品创作交流区,开展红色之美认知学习、互动体验、创作体验,厚植红色基因,传承革命精神。(4)红色历史展播室。利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技术,让红色课程和教学活起来。开发历史课模型,科学布展,构建师生互动的红色教育模型,让学生认知红色历史、红色人物、红色文物、红色故事;认知我们党的发展历程;营造良好的红色教育环境。(5)红色之美榜样林。树立红色校友榜样,引领学生树报国之志培育兴国之能。梳理出政治家、革命者、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五类杰出校友。通过智能化设施,学生在“林”中穿梭,随时和“榜样”进行互动交流。(6)院士广场。百年宁海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有“两弹一星”元勋汤定元、“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等,为充分展示院士风采,激励宁海学子奋发有为,传承院士们忠诚祖国、奉献科学的院士情怀,学校建设院士广场,厚植院士情怀。(7)紫藤长廊。精心建设长廊文化,确立“心向一面旗”主题,成功创建江苏省“红石榴”家园,渗透红色文化教育,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馆四一”场馆的建设,改变了传统课堂样态,拓展了学习空间,放大了物态课程的教育价值,让红色资源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为学生实际动手、实践体验、实验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教育平台,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关键能力,让参与其中的每个学生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所认知,让师生在享受红色资源之美中体验着情感的震撼,真正将信仰之美、勇敢之美、忠诚之美、奋进之美、志愿之美、乐观之美等六美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传承红色基因,深化课程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指出,红色基因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基因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舍我其谁的奋斗精神。三是严格自律的红色修养。具体到高中教育,这三个方面的内涵精神,恰是当下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迫切需要加强教育引导的内容。

为此,学校构建了以认知为目标的“红色”之美基础课程(如红色之美课程和国旗文化课程)、以应用体验为目标的应用课程(将红色之美融入戏剧、音乐、美术,开设红色文化大讲堂,成立国旗文化研究会,开展红色之旅研学活动等)、以融合育人为目标的融合课程,构建了红色之美课程体系。

按照《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精神,学校以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实现“3+1+N”全科覆盖。具体如下:

(一)政治学科:增设红色主题课堂,开拓红色实践活动课程

根据整理出来的宁海中学的红色校史内容,整合了相对应的其他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时代背景,以小见大领悟红色精神,增设红色主题课堂,开拓红色实践活动课程。

红色文化校本课程进度表

红色主题课堂和实践活动,以“红色六美”引领,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要传承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大任,争当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聚焦“信仰之美”,引领和培育高中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增进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二)历史学科:精心创设特色课程,融入革命传统教育

历史学科立足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历史教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同时,精心创设特色课程,融入革命传统教育。

一是探辉煌校史,感悟革命传统。以校史馆为基点,学生在了解校史的基础上,采访宁海中学的老前辈、老校友等,搜集资料,为大家讲好更生动丰富的校史故事。给予学生亲切感、代入感,有利于学生真切地感受个体、民族意识的成长。二是寻红色资源,渗透革命传统。结合教材内容,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参观本地的一些重要纪念馆,如渡江战役胜利纪念馆、梅园新村纪念馆等,瞻仰雨花台烈士陵园,开展寻访红色遗址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契机,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受到革命传统教育。三是访身边人物,体会革命传统。结合口述史和家族史,采访历史见证者,通过采访革命亲历者、革命者的后代等,了解革命过程,体会革命文化精神。如,在学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知识时,安排有条件的学生采访亲历者或身边的亲人,感受他们为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顽强抵抗的抗争精神。学生与历史亲历者交流,激发其兴趣与探索欲,并学会思考个人命运、国家命运与时代的关系。

(三)语文学科:实施“红色阅读、写作、活动和融通之美”课程

1.红色阅读——读书为本,重视语文的经典性和选文的品质化,渗透“六美”感悟。主要形式有:大单元教学(高一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整本书阅读(高二年级推荐左翼作家的小说阅读)、拓展阅读(在教学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时拓展阅读了读本上索尔兹伯里(美国作家)《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以及何伟(美国作家)《中国是如何控制住新冠疫情的》等,部分同学阅读了《长征》等有关书籍)和红色云阅读(借助图书馆相关设施,指导学生云阅读红色经典)。

2.红色写作——坚持立德树人,整体规划,有机融入“六美”价值观养成教育。(1)从高一到高三,整体规划,坚持红色写作一脉贯穿。如“三牛精神”“五四精神”“抗美援朝”“航天信仰”等。(2)结合阅读体验,创办班级红色写作班刊。(3)结合红色故事、人物,写读后感、观后感等。例如国庆期间,学生撰写《长津湖》观后感等。

3.红色活动——以任务为核心,突出真实情境下的红色自主实践活动,促进“六美”体验。如每班设有“红色书柜”;定期走进“朗读亭”,诵读红色诗词、文章;在高一年级举办红色主题诗歌朗诵会;在高二年级创办“红色话剧社团”,表演红色剧目、校史话剧等;欣赏红色影视,尤其我校校友导演的红色电影(王苹导演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水华导演的《白毛女》《烈火中永生》等);开设专门的《红色讲堂》,欣赏红色作品。

4.红色融通——重视整合和重组,创新单元内部组织与跨学科融通。以红色为基,重组课本与读本、课内与课外、阅读与写作、探究与活动,构建校本红色之美课程。如在高二进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时,从情境任务出发,重组课本与读本、观影与阅读、读后感写作与活动等,创新了教学形式。以红色为基,融通语文与政治、历史、地理不同学科,体现差异性与贯通性,共聚“六美”教育。

在重点设计好政治、历史和语文三门学科红色课程同时,充分发挥学校的艺术特色,设计好美术和音乐的学科课程。

其中,美术学科聚焦红色主题,围绕赏析、创作和展示,定期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将艺术创作与革命传统教育结合起来。具体如下:(1)每年5 月为高一美术班学生安排红色主题作品赏析讲座。(2)结合相关讲座,组织高一美术班学生进行红色主题作品创作。(3)每年10 月组织高二美术班学生到溧水白马镇李巷村红色教育基地采风写生一次。(4)每年11 月从高一红色主题创作作品和高二红色李巷写生作品中挑选部分优秀作品在学校美术馆展出。

音乐学科以“唱响青春之美好”为主题,组织音乐老师、学生会干部等遴选优秀歌曲100 首,曲目的类型包括红歌、青春、励志、校园、民谣等。组织全校师生为自己喜爱的歌投票,选出你最喜爱的10 首歌;利用中晚餐时间播放,全校师生学唱;期末组织各班进行合唱比赛。通过歌咏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领学生提升人生境界,树立远大志向,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艺术修养,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除了上述学科教学以外,其他学科则以青年教师融通共同体为主体,围绕学科融通课题,将宁海中学校史上著名的科学家的成就作为情境用于教学,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及活动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鼓励学生学习科学家精神,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此外,融通共同体还创新学生社团,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社团活动课程中——校友故事话剧社团。

三、打造红色“引擎”,强化教育之美

(一)把准发展方向,纳入规划促提升

十三五期间,学校一直致力于红色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到红色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意义。十四五期间,学校将进一步建设好革命传统教育课程基地,发挥好课程在全省红色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将育红色之美教育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聚焦“红色六美”,深入推动革命传统教育,形成以下四个走向:从单向传输教育走向双主体参与式学习;从散点式教育活动走向融合系统实施;从活动主题式走向课程育人模式;从自发审美教育走向红色立美教育。

(二)提升组织效能,为红色教育护航

为进一步加强对“红色之美”课程建设与实施的领导,学校专门成立“育红色之美”课程基地领导小组,组建以省委宣传部、南京大学、区委区政府、区委教育工委及学校党委为主的课程与实施指导委员会。

成立以江苏省国旗文化研究会会长、市区教研室历史教研员、革命年代老将军老红军、江苏省历史学科特级教师、校史研究会顾问、学校思政学科及历史学科教师为组员的教材研发工作组,组建以党史专家、艺术专家及学校美术教师为主的指导培训组,分学科制定“红色之美”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的实施细则,确保“红色之美”进课程、进教材、进课堂等的准确性、系统性。特别是根据中央有关要求,将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获得广泛社会认可(有高度共识)的人物、事件、篇目、曲目、剧目、作品等,作为优先选项和基本要求。

明确完成时间进度及质量要求,组织审查团队制定审查细则,加强对各学科课程教材“红色之美”专题落实情况的审查把关,确保总体工作目标的达成。

(三)发挥“互联网+”优势,推动红色之美传播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学生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疫情居家学习期间,线上学习成为学习新常态。为此,学校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加大微信公众号、手机App、云平台等新媒体平台和新技术的综合运用。如红色历史展播室利用VR、AR、全息等新技术,增强受众的沉浸体验和互动参与,使参观师生受到思想上的洗礼,增强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利用微信公众号、App 平台,打破红色文化传播的时空界限;学校图书馆利用云平台,开辟红色图书阅读专栏,让师生通过网络可以便捷地获取相关红色教育资源,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进入新时代,基础教育正走在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征程上。学校高品质发展首先应是人的高质量发展,应在真正落实立德树人上下功夫。革命传统教育课程基地的建设,为全人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和路径。我们将不断创新红色教育方式,立美育人,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真正让红色教育赋能学校高品质发展。

猜你喜欢

红色学校课程
红色是什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红色在哪里?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追忆红色浪漫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