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提高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以《你是人间四月天》为例谈现代诗歌教学
2022-02-19安徽省广德市教育体育局陈海燕
安徽省广德市教育体育局/ 陈海燕
诗歌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是学生学习语言和接受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尤其是现代诗歌教学的基本情况如何?三年前,笔者兼任中学语文教研员之后,对此做了专门的调研。笔者发现,如今的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不重视自己的现场范读,多是播放他人(大多是影视演员)的朗读录音给学生听,现场示范性和感染力不足。
二是教学时偏重理性的分析、讲解,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记录者和听众。部分教师不重视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受、体悟和朗读,未能遵循诗歌鉴赏的规律。
三是有些教师虽然理解诗歌教学朗读和品读的重要性,却不知道如何设计安排,导致课堂上的朗读没做必要的设计和指导,而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乱读”;或“品”和“读”脱节,教学效率低下。
因此,面对上述问题,探索提高现代诗歌教学的有效性变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现代诗歌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于2020 年5 月参加宣城市初中语文优质课(录像课)评选活动时,尝试以指导“朗读”带动学生学习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一诗,并精心设计安排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最终荣获市级一等奖。下面笔者以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来谈谈提高现代诗歌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探寻主旨,明确诗歌情感基调
《尚书·虞书·舜典》云:“诗言志,歌永言。”中国的诗歌创作,自古以来强调情感的表达,情感是构成诗歌的第一要素。毫无疑问,中国现当代诗歌创作也继承了这一传统。特级教师史绍典先生曾说:“鉴赏现当代诗歌必须首先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把握诗人的抒情基调和情感旨趣。”因此,探寻主旨,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是阅读诗歌的最关键一步。要做到这一点,有多种方法,“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和诗歌的创作背景以及寻找“诗眼”都是很好的途径。有的诗歌通过研读诗题就能明白诗人的情感旨趣,例如《你是人间四月天》就是这样的诗歌。
为了上好这一课,笔者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认真备课。通过研读课文和学习课外资料,了解到这首诗是一首赞颂“爱”的诗,至于赞颂怎样的爱,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了便于学生的学习,笔者将其定位为林徽因对儿子梁从诫的爱。从主标题看,作者是用“四月天”作比以表达对这种爱的独特感受和赞美。据此,笔者设计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在学生初读课文后,组织学生探寻诗歌主旨,明确情感基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在简介作者和创作背景后,引导学生研读诗歌的标题和副标题,让学生抓住“一句爱的赞颂”去体会诗歌蕴含的一位年轻母亲对新生儿深情的爱。大部分学生达成的共识是: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诗,诗人描绘了一个清丽温馨的“四月天”,抒发了其对新生儿的挚爱和对新生命的赞颂。如此,学生对诗歌的主旨和感情基调就有了明晰的认识,对诗歌有了整体感知,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基础。至于全诗的情感脉络,教师则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感受和领悟。
二、发挥想象,体会诗歌丰润情感
朱光潜先生说:“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的确,诗歌是诗人运用精心选择的生活画面和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的手段。也就是说,诗歌就是创造“意象”,并构建独特的“意境”。因此,阅读时就应该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通过在头脑里再现这些画面和景物,来感受和体味诗人的感情。
在《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教学中,笔者设计的第二个教学环节是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和独特的“意象”来感受、体味诗人的情感和诗歌意境。在学生基本了解诗歌的主旨和情感基调之后,教师应尽量范读全诗,把学生带进诗歌创造的温馨情感氛围中。学生的情感和情绪被调动起来后,可以令其边读边想象诗歌第一、二小节所描绘的画面,感悟诗歌中独具特色的意象——“笑响”“风”“光艳”“云烟”“黄昏”“星子”“花”等,体会诗人的情感——四面风如何被明亮的笑声点亮;四月早天的云烟如何轻薄,有触手可及的透明;黄昏的柔风如何绵软;等等。学生可以先独自品读、想象、体味、思考,然后相互交流讨论,边读边品边议。这样,他们对于诗歌第一、二节的意境就有了明晰的感受和理解。之后,再引导学生用类似的方法自主品读后面的几节诗,学生便能很快把握后三节诗中“百花”“月”“嫩芽”“白莲”“燕子”等意象的特点,体会到诗人描绘的清新柔美的画面所蕴含的别样情感。
三、读思结合,把握诗歌结构特色
“朗读只是理解的第一步,理解的浅层。想要深刻地、甚至是精确地去探究,那就需要我们在结合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综合。”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对于诗歌教学,我们反对过度地讲解分析,但是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特点以及诗人的情感,仅仅靠朗读是不够的,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学生难懂的地方还需要教师做必要的讲解。在《你是人间四月天》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中表现建筑美的卯榫结构,笔者将其与表达同样意义的正常句式并举在一起,引导同学朗读比较。如:诗句“那轻,那娉婷,你是”为一行,“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为第二行;正常句子应是“你是那轻,那娉婷”为一行,“你戴着鲜妍百花的冠冕”为第二行。这样并举学生马上就发现了诗句的奇异之处。经过分析思考,学生就懂得这种卯榫结构(且是句式倒装)的作用:强调情感,读来更具节奏感;句式错落有致,具有建筑美感。教学接近尾声时,笔者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开头和结尾处都有一个相同的句子——“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样的重复是否雷同?会不会显得累赘?同学们略作思考后回答:诗歌的结构特点首尾呼应、回环往复、余味悠长。得到学生这样的回答后,笔者又问:能用相同的语气语调朗读这头尾两个相同的句子吗?应该怎样朗读?经过讨论统一了认识,即:这首诗共五节,第一、二节表达感情含蓄,多用清新、明丽的意象,朗读应该语气轻柔、语调舒缓;后面部分的情感逐节增强,最后一节结尾处诗人直抒胸臆,达到感情的高潮,朗读时要语势上扬,声音要加强。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怎样朗读这首诗,还知道了这首诗的构思特点:不仅首尾呼应,而且在情感表达上是逐层增强的。
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同时,应该做必要的点拨引导,甚至精当的分析,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读思结合,才能让学生把握诗歌的结构特色,也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感受诗歌的情感。
四、品味语言,感受诗歌语言和音乐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创作讲究炼字炼句,讲求推敲语言。因此,阅读诗歌就必须品味语言,探究诗歌艺术的真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可见“品”和“读”是学习诗歌的不二法门。
“诗句下字有法,诗家称为炼字。诗是精练的语言,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蕴藏着深厚的旨趣,所以诗家以一字称工,刻意锤炼,以求其精深。对诗歌的炼字进行推敲,从而品味语言的隽永美,是鉴赏诗歌语言的又一途径。”教学《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时,教师应重视组织学生品味语言。在引导学生品读全诗时,笔者曾引导学生对“软”“无意”“闪”“变”“洒”“初放”“浮动”“呢喃”等词语进行品味,让学生推敲并体会这些词语所表达的独特情感,感受诗人用词之妙。除此之外,诗人创作诗歌还有意追求“音乐美”,不仅讲究诗句的合辙押韵,还在节奏处理方面独具匠心,这主要体现在诗歌的第三节和第四节,诗人用特殊句式(倒装)、转行、停连、标点等使诗歌具有优美的音韵和节奏,朗读起来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富有音乐美。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了解诗歌用词用语的精妙,感受其音乐美,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体味诗歌蕴含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五、范读引领,传授诗歌朗读技艺
诗歌教学,教师高水平的范读能渲染良好的气氛,激发学生朗诵的热情。梁实秋先生回忆他的老师徐锦澄上课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徐先生于介绍作者之后,朗诵全文一遍,这一遍朗诵可很有意思。好像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由此可见,教师有感染力的范读对于激发学生情感、帮助学生领会诗文的意义、推动学生深入地学习课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课起始环节,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明确诗歌的情感基调后,笔者问学生:这么优美的文字,这么美好的情感,你能用声音表达出来吗?同学们或摇头或低头沉默。笔者再问:老师特别喜欢这位诗人,所以认真研读了这首诗,想给同学们朗诵,可以吗?获得学生同意后,笔者开始范读。伴着轻柔、明快的音乐,笔者想象并感受着作者这位幸福、快乐的年轻女性初为人母的甜蜜和喜悦,并用朗读把这种流淌的情感准确地传递出去。此时,笔者惊喜地发现,同学们坐直了身体,目光专注,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学生的朗读欲望和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起来了。
本课教学进行到第二环节时,教师指导学生想象诗中第一、二节的“画面”和“图景”,感受、体味诗人的情感,在学生充分体会并理解诗人的情感之后,教师可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具体的指导。笔者示范了“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等句的朗读,通过虚声加稍稍拉长的声音形式,辅以适当的手势,表现了具体可感、舒爽温柔的晚风;通过抬头仰望、虚实声结合的方式读出方位感和那些闪烁着的宁谧而又可爱俏皮的星子。同学们很快积极地尝试用老师教的方法来朗读课文,力争做到声情并茂。他们完全沉浸在诗歌的意境中,脸上浮现出欢乐又憧憬的神情。
除了范读引领外,在学生朗读时教师还可根据情况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朗读技巧,如:注意标注节奏,注意停连,注意关键词语(笑响、点亮、星子、闪、洒等)重读,注意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等。
诗歌教学要重视学生朗读,学生的朗读水平也会随着对诗歌内容的深入理解而提高,而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则需要学会必要的朗读技巧。因此,教学中对学生朗读的要求应该是逐步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