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微

2022-06-19陈晓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德育实践小学管理小学班主任

陈晓

摘要;小学阶段中,班主任就是小学生心目中最有影响力、威慑力的人,其一言一行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管理学生的过程当中,良好的交流技巧以及科学的言语引导等方面非常重要,对班主任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小学管理;德育实践

由于部分班主任对于德育实践艺术不了解或不重视,导致部分小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及生活受到不良影响。基于此,班主任需重视语言表达方式的改善与优化,运用好的交流技巧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想法、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一、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

(一)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

当今小学生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崭新时代,不论是社会环境、校园环境还是家庭环境,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也使学生面临着较大的思想冲击。因为当前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旦没有做好这些学生的思想工作,必然会使学生思想上出现偏差,甚至导致他们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另外,由于小学生缺少强大的自控能力,在接触新事物的时候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所以学校必须积极地开展德育工作,尤其是要加强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思想,这样才能对学生的错误思想观念进行及时的干预,帮助学生梳理正确的价值体系。

(二)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在当今社会中,唯有德才兼备的人才,才具备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新时代下,我国对人才的品性修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时期强化德育,既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基础,还能激活学生的多种潜能,使学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所以,现阶段开展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既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还能通过有效的知识传授与情感思想的熏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性修养,成为国家所需的人才。这就要求小学阶段的班主任转换自己以往的思想理念,着重对学生的三观品行进行培养,塑造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理念,使学生时刻保持着良好的状态完成学习。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构建出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可以推动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地开展下去,为学生后续阶段的成长铺垫牢固的基础。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现状分析

(一)班主任的工作事务繁忙

小学时期的班主任不仅肩负着班级管理工作,还肩负着教学任务,因为每天的工作内容比较多,所以留给学生进行德育的时间不多。且教师每天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这就导致教师不能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导致德育存在不足的情况。若班主任强行挤出时间来对学生进行德育,既会为班主任的日常教学工作带来负担,还会因为占用了学生其他时间,导致学生对德育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在日常教学与班级管理中,教师所面临的任务过于繁重,导致学生对德育缺乏关注度,更没有时间去刻意地搜集德育素材,这就导致德育内容不足,自然难以获得理想的德育效果。所以,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对工作目标和工作要点进行制定,罗列出清楚的时间线或者是任务点,只有如此,才能科学地划分课堂教学的时间,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培养。

(二)班主任不重视德育工作

尽管每个班主任能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很多的教师尚没有将德育进行渗透。很多教师认为在日常的教学中为学生讲讲道理,就能够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是因为没有将对小学生的德育约束和管理作为工作重心,自然难以做好德育准备,仅仅是这个偶尔灌输远远难以达到提升学生品德修养的效果。依据上级教育部门对教师德育的检查情况反馈来看,当前有一些班主任在德育工作方案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难以开展具有组织性、协调性的德育工作,这就导致小学生的德育存在着欠缺。且教师缺乏对德育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然难以对德育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在实际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三、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关注学生心理情况,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目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德育工作的要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此时班主任工作也被赋予了新的任务和内涵,班主任既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要做好教学工作,在具体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从而保证小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现阶段,小学开展德育既是顺应素质教育理念落实的举措,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有效心理教育的举措。現今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比较多,很多父母忙于生计,无暇照顾和教育孩子。因为家庭教育方面的缺陷,会使学生在人格、性格、能力等方面出现问题,此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十分关键。虽然目前这些问题仅是存于个别学生中,然而这种消极情绪的存在,必然会对全班的精神面貌产生影响,不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小学时期的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干预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此时班主任要合理利用该途径,在日常生活中以真挚的爱和关怀来打动学生,从而在班级中形成和谐的氛围,然后班主任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不安情绪,从而对其进行合理的疏导,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

(二)班主任需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从当下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来看,班主任是学生每天中接触最多的人,班主任的言行和举止也必然是对学生产生影响最大的因素。尤其是很多学生与班主任相处久了之后,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班主任行为和思想的影响。因此,班主任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状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以积极向上的姿态来服务学生。尤其是在处理问题方面更要采用合适的方法,以此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行为观念。比如,在日常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要将勤劳的形象与工作态度展示给学生,坚决不迟到、不早退,尤其是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坚决不退缩。这样学生在班主任的影响和教育下,才能在学习上勤勤恳恳,不惧艰难。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看,班主任在规范学生行为的时候,还要采取刚柔并济的手段,当学生存在违规犯纪的行为后,要先了解原因,然后为学生提供自我改进的机会。若学生继续犯错误,则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惩罚。此外,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班主任还要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沟通能力,督促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总之,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下,科学且正确的德育实践艺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小学班主任,应重视自身沟通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进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丽华.感受语言魅力——沟通艺术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1(11):73.

[2]李晓云.小学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甘肃教育,2021(22):20—22.

[3]刘博武.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32):29—30.

猜你喜欢

德育实践小学管理小学班主任
小学管理中的德教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
谈素质教育理念与小学管理工作
浅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用心沟通 用情呵护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院校德育实践科学路径研究
系统论视阈下德育实践载体的选择与优化
德育实践的三大形态及其教育意蕴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