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探双减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优化

2022-06-19刘香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双减政策教学改革小学数学

刘香

摘要: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小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积极推行“双减政策”,以减少小学生学习负担,以使其更好地融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使他们在学校里轻松地度过学习的时间,从而使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得到充分的发展。文章就“双减政策”中的小学数学课程的教改对策进行探讨,以期对有关方面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前言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意见》),如此迅猛而有力的“双减”措施正式出台,并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在我国的基础课程中,数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双减”政策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达到关键的“减负增效”,怎样使双减切实发挥作用,则成了一个问题。

一、“双减”的解析

实行“双减制”以后,多个地区性教研部门开始组织教师教学策略的设计。本文主要通过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数据的采集,发现教学设计的转换主要集中于“控制”与“形式”。在控制方面,有三个选项可供选择。第一,控制任务量,例如一天内规定数量的教学任务及目标;二是控制完成教学任务的时间,如“几分钟内一个问题就完成”等;第三,控制工作所完成的范围,例如仅限于上课或在课间完成等。就形式而言,有两种变化。最初的改变出现在认知领域,原本的教学设计仅仅只照顾考试,因此通常都是要求学生进行同类型题型进行反复机械化训练的“题海战术”。而现在的设计可以根据某种认知层面来划分,允许不同的任务针对不同的层次。

二、双减前小学数学教学所存在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其实际认知水平、知识储备与学习能力上都还较为薄弱,而数学又是一门知识结构较为系统、知识形式较为抽象的学科,学生难以在没有“导引”的情况下,难以找到头绪对知识点进行深入探究,这时候教师的教学方式便显得尤为关键。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来说,部分教师往往围绕应试进行,仅仅局限于对课堂知识点的“问题本身”进行教学,企图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一知识点,然后得以应付考试。此种基于“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有其独特知识记忆效果,但实际上却导致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泛”而不“精”,这导致其整体学习的低下。而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减负增效教学策略,以在控制教学任务量度、难度的情况下提升教学的质量,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有效性,则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1通过提问的方式,改革教学方法

在进行小学阶段的教育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学生难以持续性专注的问题,学生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导致其无法根据老师的教学计划来完成学习进度,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采取设计问题的方法来完成作业,用提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让同学们更好地思考和理解这些问题,这样既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又可以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在教室里做一些其它事情,给自己留下足够多的业余活动,从而达到在学习与放松中达成个体发展的目标。

比如,在研究《比的认识》时,教师要根据特定的情况,结合比较的含义,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比例的计算,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要达到这种教育效果,老师首先可以引入“名侦探柯南”故事:

“一家首饰行出现重大盗窃案件,当柯南赶到案发地点时,在地上找到了23公分(厘米)的足迹,根据这个线索,可以推断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及大致体型,你可知这是什么逻辑?”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把身高的数据与足痕的长短相关联,进而考虑到二者比例,这对于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

接下来,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学生详细的解释其相关知识:“母亲给小明做了三份牛奶和两份果汁,我们应该怎么做比较呢?”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不同的联系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不同的事物建立相同联系,甚至是利用倍数关系来描绘它们。再由老师指导同学们进行“2:3”与“3:2”的练习,使他们在学会“比”字的同时,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

然后,便可以通过比较“比”和“除法”的方式,使同学们通过比较新的知识和新的知识来了解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学员可以在教学中对不确定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减少了他们在课余的课余时光,给了他们充分发挥自己人格魅力的充分条件。

2巧用微课教学模式,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在实施“双减政策”的同时,微型课堂、翻转课堂等新的课堂形式在课堂上的作用也不容小视。

例如,在课题授课前,老师可以灵活运用微课的方法,正确地理解《位置与方向》这一课题的知识,通过设计的微录像,让同学清楚学习目标,在重复观摩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实际操作,实现单纯的生活化的“位置与方向”任务,轻轻松松地学习“位置与方向”课题基础知识和重难点知识。通过对学生的客观评估,对学生进行合理归纳总结,明确“位置与方向”专题学习中普遍出现的问题,将其与课上的教学重点紧密相连,深入到课问题调整阶段,妙借助微型录像便宜发挥,带领学生互动探究、实践操作等,在实践与实践相中促进学生顺利操作“位置与方向”的强难度知识。

完成课程教学后,老师可以通过微型课堂的方式,加深课外巩固和扩展,通过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课题实践等课外活动,使学生能够及时巩固和内化“位置与方向”知识,更好地进行算术实践。因此,利用微课的方式,将数学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进行了有效的联系,使数学学科的学习和数学的分层探索活动得以成功地进行,而“双减政策”的目的也得以得以实施。

3创办公益线上课堂,提高教学整体质量

在这种“双减”的大环境下,许多校外辅导机构都会被波及,不少家长都在担忧,如果孩子不参加课外辅导的话,会不会对他们的学习造成不利的后果?特别是在自己做功课的情况下,如果有什么问题,该向谁去询问呢?身为一位教育者,我覺得回答问题是老师的首要任务,因此,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处理好父母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老师们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的发展,开设免费的在线教室,为在校的孩子们进行免费的学习指导和协助。

例如,在周末或者放假期间,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相对宽泛,老师们也会给他们安排一些困难的家庭或家庭的家庭任务。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在八点开始上课,让同学们把今天的问题发给老师,老师会给他们一个答案。在这样的在线教学中,老师与同学可以有较多的自由沟通。这样,不但使学生、家长及老师之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而且也使老师对自己的实际的教学能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结语

总而言之,“双减”背景下,要求小学老师加强专业素质,把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做好,做好课外的工作,提供科学化的辅导,做好有温度的、有情怀的教育,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减轻负担”与“高效学习”中进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孔繁晶.控量减负,创新增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21(8):29-34.

[2]顾金云.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方法[J].科普童话·原创,2021(12):48-49.

猜你喜欢

双减政策教学改革小学数学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