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错别字预防与纠正的生活化教学策略

2022-06-19江丽娟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

江丽娟

摘要:文字认知能力是学生学习一切科目的基础,而错别字的预防和纠正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所以优化小学语文错别字预防和纠正教学方式就十分必要。而生活化教学是让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生活情境融入到学生的错别字预防和纠正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提高。运用生活化教学理念,不仅是教学方式的创新,更是作为小学语文班主任的教学任务。基于此,本文从小学语文错别字预防纠正生活化教学现状入手,给出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错别字预防与纠正

引言:

生活化教學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比较先进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将生活化实例引入教学,最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方法不仅体现出了生活与语文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小学语文应用在生活中的价值。而小学语文中的错别字,是困扰大多数学生的头号问题,所以如何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下,促进学生错别字的频率降低,并且预防错别字产生就成了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错别字预防与纠正生活化教学现状

(一)错别字预防与纠正教学脱离生活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生活化教学,运用在错别字纠正和预防中,对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然而,由于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教师们在运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时候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和教学依据。而在实践这种教学方式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缺乏对必要的生活情境活动的创设,或者教学选择的生活教学案例不恰当,不利于学生的错别字纠正与预防。因此,它已成为当今小学错别字预防与纠正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

(二)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它的实施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然而,在错别字预防与纠正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为学生自制力差,难以独立进行思考,就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师知识象征性地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按着课本照搬知识和理论,进行错别字的相关教学。这样的所谓生活化,让学生无法感同身受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不利于学生对文字运用知识的理解并且也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良好的师生互动。

二、小学语文错别字预防与纠正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敢于转变教学观念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抵触创新,拒绝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的心理。因为在一种新理念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与学生情况不适配,与教师教学习惯不吻合的情况,这就会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成绩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在面对一种有效可行的新理念时,教师就要敢于做教学的先行者,走在时代教育的前端。面对生活化教学方式与错别字预防与纠正的结合,教师就要在立足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作出适应自身教学方式的改变[1]。

(二)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

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根据语文教材添加与错别字预防纠正相关的生活内容。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在进行错别字教学时,引用相关的生活事例,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语文文字知识。通过教材和生活实例,实现对生活化教学的诠释,完成错别字预防和纠正教学方式的创新。例如,小学语文错别字预防与纠正教学内容中,教师就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感知文字的组成和意义。根据“一口吃掉了牛尾巴”这个“牛”字的书写口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动物,像“羊有两个角”“兔子的尾巴一点点”等与生活中的动物形象相对应的口诀,能够让学生记忆深刻,成功预防和纠正了错别字。

(三)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小学的学生,思维正处在发展时期,对于抽象性和联想性较强的错别字预防与纠正知识,他们一般难以很快消化掉。这个时候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寻找有关语文错别字知识点的语文视频、图片、动画等等,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达到错别字教学的目的。另外,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还能整合学生生活中遇见的语文错别字场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呈现出来,既易于教师的讲解,又能让课堂生动起来。在这样的生活化场景的创设中,学生就自然而然地会对错别字纠正与预防有了概念,也能促进自身语文素养发展和蕴藉。例如,文字的第一印象会影响学生后续的书写,所以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将生字的形象通过多媒体,引发生活中的动态联想,引导学生正确辨别字形[2]。教师可以将“火”“灭”“灾”三个字,通过简短的小视频展示:呈现火的燃烧形态;将火盖起来就能扑灭;家中起火就是火灾。在这样直观的视频观看下,学生对文字的区别认知更加容易,错别字产生的频率也会大大降低。

(四)学生作业生活化

教师在课后会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但是很多教师急于求成,布置一些深奥晦涩且脱离小学生生活的作业题目,以求深度发展学生的思想。这样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小学生此时处在成长关键时段,知识储备不足,过于深奥的理论作业只会让学生感到困难,丧失语文学习的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就应该布置一些有趣又生活化的错别字问题,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寻找答案,锻炼学生的思维。例如,小学生很可能将“干旱”写为“干早”,语文老师就应当在作业中布置相关的生活化练习。首先区别读音:“旱”,读“hàn”,上面是“日”,下面是“干”,“早”读“zǎo”,上面是“日”,下面是“十”。其次进行组词造句:用旱组词可以有“旱地”“旱稻”“旱冰”,关于“旱”的句子有“不得雨曰旱”“三千里之旱”等。这样的字形字义练习,又能让学生联系生活,产生区别,对学生的错别字预防和纠正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总之,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将来的工作生涯打下基础,教师应该将错别字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创造一种以生活为导向的学习体验过程[3]。要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帮助他们理解语文错别字本质问题,参与简单的语文文字理解和书写,提升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忠英.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及矫正方法[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0(1):2.

[2]吴红梅,吴旦春.浅谈小学语文作业错别字纠正的策略[J].2021(2018-16):94-94.

[3]张兴红.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探究[J].新智慧,2021(13):2.

猜你喜欢

生活化教学小学语文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