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共育背景下的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2022-06-19刘丹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5期
关键词:家园共育行为习惯幼儿教育

刘丹

摘要:目前,在幼儿教育中,家园之间的合作有限,尤其在习惯养成方面,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较少。尽管教师在园中持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但部分家长对幼儿存在溺爱行为,导致幼儿良好习惯难以顺利成型。本文立足于幼儿教育教学角度,对家园共育背景下的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策略进行研究,希望以下内容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家园共育;幼儿教育;行为习惯

引言: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幼儿需要一个快乐的成长环境,因此家庭和幼儿园必须形成合力,推动幼儿健康成长。幼儿时期正是幼儿的启蒙阶段,因此要趁此机会将良好的行为习惯传授给幼儿,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不管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会深刻地影响幼儿。家长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规范,幼儿园也必须让幼儿受到良好的教育,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因此家园合作是十分必要的教育手段。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行为习惯培养越发重要,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对家园共育背景下的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习惯养成教育缺乏资源

习惯养成教育需要相应的教育资源,但大多数幼儿园在该方面存在不足。一方面,缺少各种支持幼儿行为养成的资源,如绘本、游戏、活动等;另一方面,缺少针对教师与家长的指导资源。

(二)习惯养成教育认知片面

教师存在认知片面的问题。部分教师并未意识到幼儿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幼儿的年龄过小,不适合对其进行习惯养成教育,进而在活动中并未设计对应的培育计划,失去了良好的培育时机。另外,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但仅关注幼儿生活习惯的养成,而忽视了语言、规则、实践等方面。

二、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大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将实践和创新能力作为主要的培育内容,这与幼儿的成长特点十分不相符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成长,实际上,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当前最为关键的,如此促进幼儿得到健康的发展,也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实践与创新活动。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过程中,需要将幼儿园和家庭作为依托。对幼儿园来讲,幼儿教师要及时更新观念,对树立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家庭教育,家长也需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对幼儿行为的引导,帮助幼儿养成好习惯。因此家庭与幼儿园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能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形成合力。幼儿园将家庭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把教育幼儿的方法传达到家庭,鼓励家长积极配合,将好的行为习惯传达给幼儿,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培育下实现健康的成长。

三、家园共育背景下的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1)家校合作,发挥出榜样的作用

众所周知,幼儿的模仿力十分强,并且善于模仿家长和教师的行为。因此家长和教师就需要在幼儿面前发挥榜样的作用,好的行为习惯深刻地存在于幼儿的脑海中,从而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如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首先教师为幼儿进行正确的示范,再鼓励幼儿来做,若幼儿表现良好就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如此让幼儿的行为得到良好的培养。

(2)鼓勵家长参与,完善家园合力实践活动

家园合作的特点是让家庭与幼儿园实现充分的合作,鼓励家长充分融入幼儿园的实践活动,树立家长的教育意识,让家长通过幼儿园活动发挥教育的作用,并且能积累教育经验。幼儿园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让家园合力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幼儿园还可以开展家长会,通过家长会为家长传授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掌握育儿技巧,家长相互间可以传达和分享育儿经验。家长彼此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让家园合力实现更加理想的效果。此外,幼儿园也可以开展亲子活动,让家庭与幼儿园实现深度合作,从而推动幼儿身心更加健康地发展,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统一教育观念

在家园合力下对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进行培养,教师和家长要在思想上达成一致,站在客观的角度,让爱和教育实现整合。家长和教师都要认识到溺爱和放任并不是爱护,会对幼儿的成长十分不利。要让幼儿明白自己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占据的位置,对教师和家长给予的爱,教会幼儿学会感恩,让幼儿树立正确的行为意识。家长与教师形成合力,坚持正确的教育观念,并让教育观念形成统一,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规范幼儿的习惯,推动幼儿获得健康成长。

(4)强化家校沟通,建立信任合作关系

在家园的共同作用下,对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培养,若想实现最佳的效果,就需要让家园间获得互相信赖,保证相互间实现更好的交流。如此教师才可以掌握幼儿在家庭中的情况,以及掌握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利于制定出正确的幼儿培养方案,从而促进幼儿的行为习惯得到更好的培养。与此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了解幼儿在园中的情况,若幼儿在幼儿园中出现不良行为,就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改进。为促进家校融洽的沟通,幼儿园可以开展家长会及家访。也可以建立网络沟通平台,如此让信息更好地传达,教师可以将幼儿在园中的表现录制成视频,然后在家长群中发布,家长能随时随地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在幼儿园和家长的合力下,让培养幼儿行为习惯达到理想效果。

(5)重视检查督促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教师必须反复向幼儿引导。如卫生、礼貌、作息等内容,家长要对幼儿进行严格的规范,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还需要根据幼儿成长的规律,对幼儿进行集体训练,将良好的行为传授给幼儿。因为幼儿缺乏自制力,不能将其不良行为一次性根除,因此在幼儿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和家长要对幼儿进行仔细的观察,对幼儿的不良行为进行反复的纠正,不可以放松警惕,从而推动幼儿树立良好行为习惯。

结论:综上所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贯彻,因此就需要发挥出家园合力的优势,在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中,对幼儿给予正确的指引,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总而言之,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必须在家庭和幼儿园共同的努力下实现,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从而让幼儿健康和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陈荔.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的养成分析[J].新课程(综合版),2019(10):151.

[2]刘露露.浅谈幼儿的养成教育[J].考试周刊,2019(80):162-163.

[3]张娟.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J].好家长,2019(71):38.

[4]白林芳.关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77):161-162.

[5]杨春梅.家园合作培养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22):31-32.

[6]徐雯.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2):17.

猜你喜欢

家园共育行为习惯幼儿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传统节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实施初探
论家园共育视野下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家长助教对促进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研究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习惯培养之方法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