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慢性胃炎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06-18李金云
高 鲁 张 雪 李金云
(山东省金乡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科 山东 济宁 272200)
前言:慢性胃炎属于一种在小儿群体中较为常见高发的疾病类型。截止目前,小儿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临床诊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临床诊断效果远难以取得理想效果。小儿慢性胃炎是儿科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患儿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消化不良、胃部灼痛等,部分患儿可出现食欲降低的情况[1]。小儿慢性胃炎患者的前期病程的症状表现较为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腹泻、腹部疼痛剧烈等临床症状,多数该病患者均合并伴有消化性溃疡,进而可对患者的健康水平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小儿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进行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2]。为进一步研究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本次研究对于我院就诊的20例小儿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进行了临床治疗,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本次研究的相关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40例小儿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对本次研究应用的治疗药物存在过敏反应的患者;(2)合并存在幽门梗阻穿孔症状表现的患者;(3)存在胃肠道手术治疗史的患者;(4)消化性溃疡的溃疡面直径小于0.5cm的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将参与本研究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20例患儿。在对照组患儿中,有男性患儿11例,女性患儿9例;其年龄范围为5~14岁,平均年龄为(9.2±1.3)岁;其病程范围为3~31个月,平均病程为(21.7±4.2)个月。在观察组患儿中,有男性患儿13例,女性患儿7例;其年龄范围为4~13岁,平均年龄为(8.2±1.7)岁;其病程范围为2~34个月,平均病程为(26.1±3.7)个月。
两组的组间资料相对比,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但事实常规基础治疗和常规护理,(1)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拟定。患儿入院后,医护人员应在第一时间全面获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患儿实际情况拟定个体化健康教育方案,同时认真落实实施;(2)按照患儿和患儿家属的具体情况展开与之相匹配的健康教育措施,告知慢性胃炎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提升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提升患儿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此外,可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实施看画册、做游戏等多种针对性的护理措施。(3)个体化饮食健康教育。对于慢性胃炎患儿而言,合理饮食结构具有重要价值,避免偏食、挑食的情况发生。
对照组患儿应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进行药物治疗,阿莫西林的每次用药剂量为250mg,2次/d;甲硝唑的每次用药剂量为125mg,2次/d;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该组患儿进行抗感染、胃黏膜保护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内容的基础上,应用奥美拉唑进行药物治疗,用药剂量为0.8mg/d,药物治疗周期为21d。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治疗相关指标(Hp清除率、症状消失时间、溃疡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患儿的临床疗效的评价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基本消失,其消化道溃疡部位完全愈合;(2)有效: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明显改善,其消化道溃疡部位基本愈合;(3)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表现未发生改善,其消化道溃疡部位未愈合。总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不良反应包括腹痛、恶心、便秘。
1.4 统计学
采用SPSS17.0软件对文中出现的计数资料(X2检验)和计量资料(T检验)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别。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治疗相关指标的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其症状消失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疼痛缓解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相关指标的对比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的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其中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的对比[n(%)]
2.3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儿腹痛、恶心、便秘等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其中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n(%)]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导致患儿出现腹部疼痛的主要致病原因[3]。小儿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规律、胆汁反流、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4]。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慢性胃炎患者在临床方面的发病率高达60%以上[5]。胃黏膜受损是慢性胃炎患者的主要致病因素,患者在发生胃黏膜受损后,可致使其出现胃腺体萎缩的情况[6]。小儿慢性胃炎患者在发病初期的症状表现多为不规律性的反复腹部疼痛,且无固定痛点,患儿的症状表现可于餐后加重,进而易导致患儿出现病情误诊及漏诊的情况,从而可对患儿的临床疗效产生一定的影响[7]。慢性胃炎患者受其病情影响,易出现胃黏膜受损的情况,进而易导致患者出现溃疡的相关症状表现。消化性溃疡的高发部位多位于胃部及十二指肠部位,消化性溃疡患者可出现上腹部规律性疼痛,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及呕吐等症状表现[8]。小儿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治疗重点主要包括减少幽门螺旋杆菌数量、修护胃肠道黏膜、改善胃肠道功能这3个方面。相关研究表现[9-11],为小儿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该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胃酸分泌情况,进而有助于加快患者的溃疡和胃肠道黏膜的修复速度。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可有效提高幽门螺旋杆菌的清除率,进而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
根据本次研究可得知,应用奥美拉唑进行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儿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应用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进行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儿,其症状消失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但两组患儿的疼痛缓解时间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异。从而可进一步证明,对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儿应用奥美拉唑进行药物治疗的良好效果。分析原因:奥美拉唑属于一种在临床中十分常用的质子泵抑制剂,能够促使胃壁细胞质子泵活性有效降低,继而对胃粘膜发挥修复作用。与此同时,奥美拉唑的作用时间较长,给胃粘膜的自行修复和食管粘膜的自行修复提供了时间,缩小了溃疡面积,抑制了胃酸分泌。
综上所述,应用奥美拉唑对小儿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加快患者的症状消失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并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