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陕西筝曲的特色技法及演奏分析
——以《惙》为例
2022-06-18刘倩钰
刘倩钰
在古筝发展道路中,各家筝派如一颗颗熠熠闪烁的星星在历史上留下不朽的痕迹,而在这些筝派中,最能引人注目的陕西筝派,却因为种种原因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时间的推移,陕西筝派在周延甲老先生及一代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再次雄起。在这沉寂的岁月中厚积薄发,最终再次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本文将从近年来优秀陕西筝派作品——《惙》入手,简单阐述现代陕西筝曲的特色技法及演奏分析。
一、筝曲《惙》的背景分析
筝曲《惙》是由琵琶演奏家曲文军教授于2009年创作并问世,该曲以陕西筝派独有的“欢音”“苦音”为特点,体现了陕西音乐的“细腻绵长,热耳酸心”。陕西位于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由于该地区的特殊地理环境以及文化背景,当地的人们说话的腔调较为抑扬顿挫,所以造就了有此处地方特色的音乐[1]。曲文军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琵琶演奏家、作曲家,生于1959年的北京,由于他有在陕西省艺术学校、西安音乐学院的学习经历以及成长历程,使得陕西这个地方对曲文军教授有着重要意义。也正是由于他在陕西求学、任教的经历,使得他的作品颇有西北音乐的韵味,并且在演奏和理论研究也偏向于此方向。在他不停地摸索、不停地超越中,终于在琵琶的技法上有了新的发展,有了与众不同的音乐风格。并且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琵琶技巧,并在左手做韵方面得到界内的好评,而左手的做韵恰好也是传统陕西古筝音乐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一点,这为后期曲教授写作和创造古筝曲打下了坚实根底。
该曲在2009年问世距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由于本曲极具陕西地方音乐风格,而大受演奏家们的喜爱。在2009年CCTV器乐大赛上由青年古筝演奏家程皓如老师首演删减版,在此后数十年的时间里,经历无数次打磨,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中。而正是经过了时间的打磨,这首乐曲显得格外光彩夺目。在2019年CCTV器乐大赛上由中央音乐学院胡许愿演奏改编后完整版,此次不仅有传统的钢琴伴奏,还加以打击乐,使得乐曲听觉效果更加丰满。该作品表达了一种忧伤的情感。惙:原意为忧心忡忡,惴惴不安。在此处完美贴合曲风,抒发作者即将离开此地,不舍的情绪中加以淡淡的忧伤之情。该曲由李大笃先生题词“春雷滚滚惊蝶梦,繁华落尽忧心忡。惙然随风人归去,玉柱银弦烟雨中”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风景图:作者带着悲壮忧伤的感情跟随着冷风,细雨濛濛和着琴声慢慢地走远,不时回头张望一眼……全曲笼罩着一丝凄苦和不舍,交织缠绵。
二、筝曲《惙》的夹弹并托劈技法
筝曲《惙》作为近年来所创作的陕西筝派代表作之一,其技法的运用上也值得推敲,运用了大量的陕西筝派特色技法。其中在这首筝曲的快板部分最引人注目的技法为大指的连续夹弹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托劈技法,这里也是本曲的难点和重点所在。虽然托劈指法在筝曲的运用十分常见,但少有连续的夹弹并加以托劈,这需要演奏者的大指有较强的力度,并能有颗粒感的将托劈清晰的演奏。夹弹在演奏的过程,要求右手除托指外,所有手指指尖站立在琴弦上(通常隔一根琴弦)进行扎桩或使用小拇指的外侧倚在前岳山上进行扎桩。扎桩完成以后,托指的指尖向前并往下压弹。使得声音浑厚饱满,更能体会出陕西地方人民的泼辣的性格和声如洪钟的语言特点[2]。在古筝的传统演奏技巧中,有两种常见的方法,一是使用大指跟关节带动的,二是使用小关节进行演奏。在此处为凸显心情的激荡,故此使用的大指跟关节带动。
从96小节来看,首先是re大撮并双托上滑,紧接着跟随了一组连续的扎桩夹弹,后进行托劈,并加以重颤。这一组音的出现,将音乐的力度突出,大大渲染了紧张的情绪、听者的心绪被牢牢把握。但正由于采用连续夹弹并加托劈,使得这里的节奏显得略有些困难,演奏者在演奏的过程中,除了需要注意力度及颗粒性的问题外,还需要将节奏节拍也同时把握好。
三、筝曲《惙》摇指技法
“惙然随风人归去,玉柱银弦烟雨中”眼前好似朦胧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渲染着悲伤的氛围。这种烘托情绪,能使得乐曲连绵不绝的,必然要说说那由弱渐强再渐弱的摇指,正是有摇指的不断出现,才将这一幅风景画完美的呈现。
摇指大多分为四类:长摇、短摇(其中短摇和长摇中还有扎桩摇和悬腕摇)、扫摇、游摇。
顾名思义,长摇:将手指捏成OK状,托指在抹指的上方,手自然放松,其余手指稍稍收回。在扎桩摇时,小拇指立在前岳山下并与手右侧形成一个小的三角形。悬腕摇时小拇指收回,跟随手腕左右进行摆动。使用长摇的段落,往往是乐曲抒情部分,因为时值相对较长,在此时方便演奏者进行渐弱或渐强的处理,使音色更加饱满,更加充实。短摇:与长摇类似。手型不变,时值会大大的缩短,往往一拍居多,在短摇时,需要力度集中在手指指尖。迅速发力。扫摇:在悬腕摇的基础上,之前稍稍收回的手指往外送出,比出OK状。手型摆好后,松开的手指跟随劈指迅速回正并向手心发力,但往往进行演奏的只有中指。在演奏的过程中,同时需要注意扫的力度不能超过摇指的力度。游摇:类似于夹弹,但此时并不扎桩,而是手指捏好后上下进行托劈演奏。在游摇的演奏过程中,要求大关节发力带动手指进行演奏。音色比其他摇指都更加的掷地有声。
本曲在慢板及快板都大量的使用了游摇技法,在游摇的过程中往往会在力度上进行变化,由弱渐强或由强减弱,在此时,右手需做到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在琴弦上根据所需要的音色效果,左右移动。在靠近琴码方向时,往往是较弱的音,需要演奏者注意弱而不断。而在前岳山方向的摇指,往往是强音位置,需要高密度,大力度,在这里更加需要大臂和小臂的共同放松发力。这样子的音韵便会起伏似大海般波澜壮阔,在右手连绵不绝的摇指基础上再加以二变音,也就是微升fa和微降si,紧拉慢唱的感觉更加扣人心弦,也能使音乐真正的走入听者的内心,引发人们的共鸣感和同理心。
四、筝曲《惙》的气息运用
人没有呼吸无法存活,而一首乐曲在演奏中没有气息的贯穿则没有灵魂,由此可见气息在演奏中的地位之高。在本文所讨论的筝曲中,气息也是非常值得探讨的。在陕西筝派的筝曲中,往往大跳音程时,要将气息吸足,力量才能更好的传输,更好的“摆”下去。如下谱例:
此处是本曲的快板段落,要求演奏者在演奏此句子时,先短小急促的快吸一口气快速抬手,并迅速落弦。将力量传输至手臂,跟随着句子的发展,慢慢气沉丹田。第二句再次吸气,重复之前的动作,气息需要在此循环往复。原本,慢板的情感就像是凄凄惨惨的如泣如诉;快板则是将原隐忍的情绪发自内心的宣泄。如在这里气没有吸足,那么传输到手指指尖的力度则会大大减弱,无法将快板和慢板的力度区分。除此之外,也会将快板的铿锵之感大大削减。
除这里的大跳音程的气息十分明显外,大篇幅的摇指也是如此。摇指是古筝中最传统的技法之一,而大篇幅的摇指,在渲染气氛和情绪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乐曲引子部分中的摇指较多,所占篇幅较长,这就要求演奏者从第一拍开始前就将气息做足,慢慢放,同时这一串摇指由于在音区上转换频繁,除了需要悬腕摇的同时大臂带动小臂外,还要注意音色的变化,力度也要像山一般的连绵起伏,不可以中间出现空拍。而此处的感觉更像是人在哭诉着,小声地呜咽,渐渐情绪激动起来变成涕泗滂沱,最后泣不成声。
慢板是最能将一首曲子的情感演绎出来的,谱子上一个一个的音符,若没有气息的贯穿,那则像一只提线木偶,没有朝气,没有生命力。但若将气息运用,则能将这乐曲中所描绘的人、情景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单个的音符,需要气息的带动,使其像小溪、像瀑布、像喷泉般的有线条感,有流动感。
陕西筝派的乐曲,最难以把握的就是情感,所以在谱例中无力度记号的情况下,演奏时需要演奏者自行体会,并进行再度创作。在以上谱例的演奏中,深沉、悲伤的情绪扑面而来,苦音音阶贯穿。而气息在这或长或短的音符中绵延、交织。钢琴的旋律慢慢落下,并将音送回古筝时,万千思绪被拉回现实,悲从心中来,音往实处落。气息慢慢吸足,手缓缓而落,音虽弱但不散,一声道尽心中的悲与苦。繁音激楚悲中来,热耳酸心人动情。若无气息,则难以将此情绪演绎。由此可见,气息在演奏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3]。
五、筝曲《惙》的左手作韵
在古筝的演奏中不可或缺的便是左手的运用,吟、揉、按、颤使得乐曲贴合不同地方的特色。在陕西筝曲中,左手更是被放在了尤为重要的地位,是一首乐曲中灵魂所在。以《惙》为例,《惙》的整体音调模仿秦腔,具有“声腔化”的风格,而这种声腔化的感觉光凭借右手是完全不够的,此时左手的地位就开始凸显[4]。
秦腔的调式调性大多是七声燕乐,并加以微升fa和微降si,以显示秦腔的“苦”和“欢”。但唱腔和乐器演奏还有很大的不同,在人声的演唱中,比较悲愤的段落会自然而然的加有尾音或颤音,器乐的演奏中需要单独用符号体现。筝曲《惙》中便是如此,大量运用微升fa和微降si,但在演奏中仅仅单独运用此音还是无法将“苦”体现得十分精准,此时若加入大颤或小颤,则会立刻突出该段落的情感[5]。所以在陕西筝曲中,微升fa和微降si都约定俗成的加有颤音。这对演奏者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地方在于,既要在加以颤音体现凄凉悲苦的感情同时,还需要保持在微升fa和微降si的音准上。如在该曲慢板的开头,第二个音便是微升fa,这里由于力度相对较弱,此处的便需要小颤音来体现内心的挣扎和纠结,像是泪水刚刚涌出眼眶,话匣子刚刚打开,欲说还休。而到慢板的摇指部分,情绪逐步走向高潮时,此处的颤音便逐步加重变为大颤甚至于重颤,仿佛叙述到了动情之处,哭到不能自已。
除了颤音值得一谈外,陕西筝曲还有一个左手的特色技法——回滑音。所谓回滑音便是先将音先摁至一高度演奏后左手还原一半并再次上滑,以la为例,左手需先摁至si的音高,右手弹奏后左手松至升la的位置再快速上滑至si的音高。回滑音在陕西筝曲中不仅仅对于情绪的描绘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其音调上模仿人说话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陕西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其处在高原的地理位置,使得当地民众有着豪爽、不矫揉造作的性格。而当地人民的方言也因此别具一格,有的人会说和陕西人讲话时会感觉被凶到、吓到,但其实那并不是他们的本意,仅是其语言环境和当地民众喜欢重读韵母并且语调的转折比较大的原因。当我们想象在黄土高坡上,汉子们赤膊赤脚地干着农活,挥洒着劳动的汗水,高声歌唱着当地的民歌小调;再想象高低错落绿油油的茶田里,人们欢声笑语背着箩筐仔细采摘茶叶的场景。自然也就能理解了北方民众的豪爽和南方人民的内敛,也正是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文化也才如此的迥异。而音乐的风格也是如此,在陕西筝曲的创作中回滑音的使用恰好贴合其说话转折较大的特点,筝曲《惙》中也大量运用了回滑音,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音乐色彩,将音乐所要传递的情感完整的表达并更加凸显出左手的重要性。
在筝曲的演奏中左手像是灵魂,而右手则像是肉体,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灵魂是表达情感的源泉,而肉体则是灵魂的载体。若没有左手的辅助,即便右手的旋律再动听都无法打动人心。在左手的揉、吟、按、颤辅助中,使得音乐色彩更加鲜明,乐曲更能走进人们的心中,动人心弦。
结 语
陕西筝派的技法贯穿在整首乐曲中,连续夹弹托劈、游摇的使用,使得乐曲极具特色。“惙然随风人归去,玉柱银弦烟雨中”在朦胧着淡淡忧伤的色彩中,缓缓走向远方,心中情思不断,忧心牵挂着渐渐消失的长安城。本文以《惙》为例简要分析陕西筝派的特色技法和演奏,希望能对演奏该曲者有所帮助。
注释:
[1]蔡维嘉.陕西筝乐复兴的历史轨迹刍议[D].中国音乐学院,2019.
[2]刘 蓉.本土地域风格在陕西民族器乐作品中的呈现[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3(02):91—95.
[3]柳 路.陕西筝曲《秦土情》的音韵特征与演奏分析[D].湖南理工学院,2020.
[4]李陈铖.论筝曲《秦土情》中左手“做韵”技巧[J].音乐生活,2019(06):50—54.
[5]项锦辉.浅析陕西筝曲《惙》的左手演奏技法[D].西安音乐学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