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老年专科护士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2022-06-18郑丽娜陈久丽刘万珍
郑丽娜,陈久丽,刘万珍
(1.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武当山院区,湖北 十堰 442000;2.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专科护士,同时推进老年护理建设、提升老年护理服务质量[1]。因此,培养老年专科护士显得尤为重要。老年专科护士是指能在临床、教育、科研、管理等领域从事老年护理服务的注册护士[2]。然而,我国老年专科护士起步晚、人员紧缺、素质不高,老年专科护士制度、实践、培养、准入等研究仍在摸索和探寻之中。目前,虽有很多学者对我国专科护士研究进行了分析,但是针对我国老年专科护士的相关研究却少之又少,且目前还未见对我国老年专科护士的现状及热点进行分析。因此,本研究将基于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Ⅲ对我国老年专科护士相关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寻老年专科护士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以期为老年专科护士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检索数据库为CNKI,检索方式设置为主题(精确),检索词选定为(老年专科护士or老年高级实践护士or老年护理专家),检索时间为建库时间至2020年10月31日。在知网中共收录了143篇关于老年专科护士研究的文章,对此进行查重及筛除不相关的文献,最终100篇文献被纳入研究分析。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文献计量学绘图工具CiteSpaceⅢ软件,来直观地表示科学计量学分析结果,便于可视化分析。CiteSpace是一个基于Java的软件,可以进行科学计量学分析,特别是对特定领域的合作网络和研究主题进行可视化[3]。
2 结果
2.1 老年专科护士研究的发文量分析
第一篇文献见于2005年,直到2013年,发文量一直较少,为第一阶段,即老年专科护士研究的萌芽时期;2014—2015年,发文量迅速增加,为第二阶段,即老年专科护士研究的起步时期,老年专科护士逐渐成为护理研究重点;2016年至今,老年专科护士类文章呈现井喷式发展,为第三阶段,相关专家学者对老年专科护士研究给予了高度关注。具体见图1。
图1 不同时期发文量分布
2.2 机构分布
根据老年专科护士相关研究的文章数量,前8名多产机构的情况见表1。发文量最多的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6篇),其次是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4篇)、北京大学护理学院(4篇)、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4篇)。
表1 老年专科护士研究前8位发文机构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Ⅲ对老年专科护士研究的发文机构分布情况及合作关系进行了梳理,见图2。通过机构合作网络可视化图谱可以发现,不同机构间存在合作关系,但是连线只有68,表明只有少数几个机构之间有合作,且大多为同一研究机构内部之间的部分合作,跨单位、跨地区的合作较少。这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虽然得到学术团体的关注,但是多为独立研究,致力于老年专科护士研究的团队分散在各地的各个机构中,缺乏合作意识,知识与研究成果的共享与流动性不强,需要更深层次的合作。
图2 研究机构合作图谱
2.3 作者分析
通过对作者相关信息的分析,可以确定主要的贡献者和主要的学者。在某种程度上,一个学者的贡献程度可以通过文章的数量和引用率来反映。研究作者共现知识图谱见图3,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低密度水平的作者可视化图谱(密度为0.013 8),这表明致力于老年专科护士研究的作者合作较少,需要更深层次的合作。通过CiteSpace统计,学者张雪梅的发文数为5篇,排名第一;学者李婧、寇京莉、丁福、何锡珍、刘雪琴、文安笑、刘欣彤发文量并列,均为3篇。
图3 研究作者分析
2.4 作为新兴趋势和新发展指标的关键词
生成的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见图4,显示了关键词聚类网络的模块化Q值为0.640,S值为0.658。一般来说,Q值一般在[0,1]的范围内,Q>0.3意味着划定的关联结构是显著的,网络的Q值越大,网络的聚类越显著;如果Mean Silhouette(S)值在0.5以上,一般认为聚类是合理的,当S值为0.7时,聚类是有效的[4-5]。在本研究中,Q值和S值都非常高,说明老年专科护士在共同引用的集群方面是明确的。这些聚类反映了老年专科护士在护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现状,包括护理管理、老年专科护士、专科护士等10个聚类标签。
图4 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关键词揭示了现有研究的主要内容,描述了某一领域内的相关主题。因此,关键词共词分析经常被用来探索研究重点,并监测研究主题的趋势。在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基础上,给出了每个聚类号下面排名前5的关键词,见表2。
表2 关键词共现网络聚类
通过对图4和表2的关键词分析,可将我国老年专科护士研究归纳为以下几个主题领域。
2.4.1 老年护理教育的研究 共现标识词为:研究生教育、老年护理学、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研究生、老年医学等。我国老年护理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1970年,在1980年,中国政府开始关注老年人的问题,因此老年护理也受到了一些关注,并于1994年将社区护理学课程加入护理教学中,其中涉及老年护理内容。1998年以后,部分高等护理院校开设了老年护理课程,但尚未在全国推广[6]。1999年,中华护理学会成立了“老年护理专业委员会”,国内各高校逐步推出了老年护理课程[7]。老年护理教育的转折点在2000年12月,随着《老年护理学》的正式出版,老年护理教育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紧接着本科老年护理学专业开始开设,最早开设的高校是天津中医药大学[8],随后一大批高校也陆续在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中增设了老年护理专业方向,还有学者提出要将老年护理列为二级学科[9]。虽然各高校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教育,但我国老年护理教育发展滞后,护理专业学生对其的认知度不高,老年科护士综合能力差等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老年专科护士的发展[10]。因此,需积极思考探索如何推进老年护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2.4.2 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的研究 共现标识词为:护理管理、护理组长、pest分析、高级实践护士、专科培训、在职培训、临床实践、培训现状等。2005年,中国颁布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年)》[11],首次提出了专科护士的培训,专科护士的培养也由此拉开了帷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专科护士作为专科护士的一种,也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虽然北京、广东等地已经开展了老年专科护士的培训[12-13],可是相比于专科护士,老年专科护士起步较晚,目前仍处在探索阶段,培养体系不完善[14],主要进行的是临床技能的培训,欠缺系统性培训,并没有发挥老年专科护士应有的功能。而且,由于老年专科护士的培养体系不全面、准入标准不统一,导致培养效果差异化,跨区域间的认可低[15]。
2.4.3 老年专科护士认证的研究 共现标识词为:应对策略、研究进展、专家咨询、专业护士、核心能力、delphi技术、调查、护理人力资源等。在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方面,美国有统一认证标准,美国对于老年专科护士的认证,需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必须是注册护士,二是具备至少2年以上的全职临床经验,三是近3年内在老年专科工作时长≥2 000小时,四是3年内要有30小时以上的关于老年护理方面的继续教育培训经历。相比而言,我国在老年专科护士认证方面比较欠缺,不仅没有权威的认证机构,认证体系及测评工具也没有规范化。随着2017年国际专科护士大会的召开,美国老年专科护士资格考试也正式被引入中国,我国专科护理实现了质的飞跃,开始与国际接轨,这将是一个全新的机遇,当然也是一个新的挑战[10]。
2.4.4 老年专科护士相关护理的研究 共现标识词为:慢性病、老年、护理需求、2型、糖尿病、老年人、卒中、老年护理、护理、专科护理、老年病房、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等。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糖尿病、脑卒中及其他各种慢性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成为一个严重的公众健康社会问题。
2.5 研究趋势
在关键词共现分析基础上生成的关键词时序图谱见图5,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的趋势。从国内老年专科护士研究趋势图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关注点不同,国内老年专科护士研究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因此,可以划分为以下3个发展阶段。
图5 关键词时序图
第一阶段:基础发展时期(2005—2010年)。在这一阶段我国老年专科护士研究处在起步时期,早期关注于基础工作,其研究热点围绕专科护士、老年人、老年护理等开展。老年专科护士的研究文献首次见于2005年,相应的培训项目也是在同年启动,该项目主要是研究生课程专科护士培训试点,由广东省卫生厅委托,由南方医科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联合推进的[16]。培训完成,可获得相应的课程结业证书及专科护士培训证书,这是我国老年专科护士培养的初步尝试[17]。这一尝试为老年专科护士的发展正式拉开了序幕,从此,老年专科护士研究一步步走向正轨。
第二阶段:繁荣时期(2011—2016年)。随着研究生课程专科护士培训试点项目的启动,其他各地各机构也纷纷开始开展老年专科护士的培养。2013年8月广东省独立培养老年专科护士40名,2012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申请成为四川省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基地[18]。随着国家、地区对老年专科护士的大力培训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各学者对老年专科护士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方向开始多元化,研究重点开始关注人才培养培训、临床实践、护理教育、核心能力、课程体系等方面。随着各地专科护士培养的增多,也暴露了一系列的问题:课程设置不合理、配套教材不权威、培养体系不完善、临床实践不适用等,使得老年专科护士的培训、教育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热点。
第三阶段:新时期(2017年至今)。2017年中华护理学会不仅开办了首届老年专科护士培训班[19],而且还进行了资质的认证,由此,我国老年专科护士的培训正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并且开始与国际接轨。在这一时期,老年专科护士的培养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但是区别于以往,新时期对其研究进一步加深,进行了深层次剖析,在加强老年专科护士培养的基础上,老年专科护士的认证也在进一步规范。
3 讨论
3.1 老年专科护士研究的发文量日渐增多,发展趋势良好
本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最早的老年专科护士相关文献见于2005年,到2015年呈现一个小高峰,此后呈逐年上升趋势。文献出版年代分布分析可以反映该研究领域的发展速度与研究规模,是研究科技文献增长规律的基础。随着相关专家学者对老年专科护士研究给予的高度关注,文献量逐渐增长,老年专科护士领域的研究发展迅速、研究规模逐渐增大,呈现一个良好的研究态势。
3.2 树立多学科视角,加强跨机构、跨领域以及学者间的合作研究
老年专科护士领域由于老年人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国外老年专科护士主要以多学科协作的模式开展工作,不同学科领域涉及老年学医生、专科医生、理疗师、营养师、药剂师等,以针对老年患者特定疾病提供专业化的护理。同时,要加强研究机构和研究学者的合作与交流,机构及学者间需要更深层次的合作,既可以实现研究领域的交叉、交融,也可以为老年专科护理人才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动力,推动老年专科护理人才研究更加全面、系统的发展。
3.3 健全老年专科护士的培养、认证体系
虽然我国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已经稳步发展,但专业教育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配套教材是否权威、临床实践是否适用都需要进一步确认和发展,其培养模式、专业能力要求和资质认定以及复审制度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目前我国尚无权威的老年护士认证机构,大多是各省根据各省的情况,由卫计委或者护理学会来开展培训或者考核,这就导致专科护理人才无法进行横向比较,由此会制约老年专科护理的发展,因此,老年护理人才培养、认证体系需要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老年专科护士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其发展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培养模式不统一、管理标准不规范、认证机构不权威等,都使老年专科护士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应聚焦于如何开展老年专科护士的研究和实践,促进老年专科护士培训、认证、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深化老年专科护士研究的横向与纵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