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生命的器官
——“子宫”的说课设计
2022-06-18陈争珍崔怀瑞
陈争珍,崔怀瑞
(1.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2.温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和发生发展的专业基础课程,医学生对其接触最早、印象深刻,课程的影响深远[1]。学习子宫的解剖学知识既能为妇产科学的学习奠定形态学基础,也能对学生开展“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思政主题教育。说课是教师把教案转化成教学活动前的一场实战演练,是一次授课计划的展示,是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渠道[2-3]。为持续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本文以“子宫”为例,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及教学反思来进行说课设计,以期提高系统解剖学课程育人效果和教学效果。
1 教材分析
1.1 教学内容
我校使用的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丁文龙和刘学政主编的“十三五”规划教材《系统解剖学》第九版,是国家级规划教材[4]。系统解剖学课程的学习可为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大体形态学基础。教学内容“子宫”为该教材第九章第一节女性内生殖器的内容,包括子宫的功能、形态特点、位置及固定装置。在前期学习中,学生掌握了骨盆、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等相关知识,将有助于子宫的学习;同时本节内容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如子宫的血供及神经支配),也为临床学科,尤其是对妇产科学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形态学基础。因此,子宫的解剖学知识非常重要。
1.2 教学目标
依据学校办学理念、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制订以下教学目标,即(1)知识目标:掌握子宫的功能、位置和形态特点;掌握子宫的固定装置。(2)能力目标:在图片、模型和标本上找到子宫,观察子宫的形态特点并能指出子宫的分部;在图片、模型和标本上识别出固定子宫的韧带。(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尊重和热爱生命;鼓励学生练就过硬本领,培养创新精神。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子宫的功能、位置和形态特点;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固定装置。(2)教学难点:固定子宫的4条韧带的名称、位置、形态和作用。
2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1)在知识基础方面,学生尚不清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部分学生正在进行组织胚胎学和细胞生物学等课程的学习,还未建立完整的医学基础知识体系;(2)在认知方面,学生思维独立性、创造性思维也在逐步建立,对未知充满好奇和兴趣;(3)在情感及性格方面,学生有较强的政治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自我意识较强,团队协作能力有待强化。
3 教法和学法
3.1 教法
在课前,采用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完成课前准备。在课中,采用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和测试题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采用演示法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采用讲授法完成知识点的总结。在课后,采用测试题巩固学生的学习。同时,配合采用信息化教育手段,包括钉钉、问卷星和在浙学软件。
3.2 学法
在课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完成课前任务。在课中,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来促进知识的内化吸收。在课后,学生及时复习、归纳小结、完成课后任务并交流心得,以巩固学习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应用。
4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并将课程思政贯穿始终。
4.1 课前(学生自行安排时间)
在课前,教师在钉钉班级群内发布课程预告、课件、课前任务,请学生在“在浙学”软件观看子宫的微课视频。课前任务就是请学生问问自己的母亲:“我出生时的难忘故事”,由此完成课程思政的准备。
4.2 课中(1学时)
在课中,融入课程思政。采用BOPPPS教学模式,这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包括6个环节,具体如下。
4.2.1 课程导入(2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住过的第一个房子在哪?在幽静的乡村,在喧闹的都市,还是……”由此引出上课内容———“子宫”。向学生展示不同孕龄的子宫模式图(见图1)。
图1 不同孕龄的子宫模式图
4.2.2 学习目标(2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学习目标,并用板书写下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4.2.3 前测(2分钟) 请学生扫描问卷星的二维码参与前测问题的回答,以了解他们对本次课的兴趣及先备知识。
4.2.4 参与式学习(30分钟) 在本环节,教师对教学内容做精讲。学生采用个人报告、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讲故事等丰富有趣的方式参与课堂,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及印象,提高学习兴趣以及对课程思政的认可。首先提出问题“子宫在哪?”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盆腔模型锁定子宫并观察其毗邻关系。教师演示子宫的正常姿势,使学生对前倾前屈有形象认识。教师展示子宫增大的动态图,提出问题:“随孕周增加,不断增大的子宫压迫到膀胱会出现什么症状?”请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分享自身体验:“怀孕的时候,由于尿频尿急,出门第一件事就是找厕所。”邀请一位男生借助道具(如篮球)来扮演孕妇,做一些日常活动,如系鞋带、捡东西,亲身感受孕妈妈的不容易。其次,知道子宫在哪了,那子宫长啥样?此部分做精讲,包括外形、分部和内腔。用剖宫产手术的图片展示母亲为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所做出的牺牲。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结合我校校史,引入宫颈癌疫苗研发者周健的故事,并请学生讨论周健的事迹所带来的启发,鼓励他们不忘初心,不忘母亲的期盼,以周健教授为榜样,练就过硬本领,不断创新,解决医学难题。最后,固定子宫的韧带采用真实的子宫标本和生动形象的肢体动作演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教师提出问题“若子宫的固定装置薄弱,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请学生讨论。教师分享“一位85岁的女性,因无法忍受子宫脱垂对生活的影响,竟在家中自行切除子宫”这一案例,讲述子宫脱垂带来的不适感。这不禁让学生产生疑问:“是什么造成子宫脱垂?”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最终得出分娩损伤是造成子宫脱垂的最主要原因。在整个课堂中,都贯穿着思政主线:尊重和热爱生命,感恩母亲。
4.2.5 后测(2分钟)请学生扫描问卷星的二维码参与后测环节的答题,以评估他们对本次课的掌握程度。
4.2.6 总结(2分钟) 应用思维导图(见图2)对本次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并总结,对思政点进行升华: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吃了不少苦,请珍惜和热爱我们的生命,感恩母亲。周健研发的宫颈癌疫苗挽救了无数女性的生命,鼓励学生学习周健的精神,勇于创新,解决医学难题。最后,请学生吟诵《游子吟》来感受平凡的母亲,伟大的母爱。
图2 子宫的思维导图
4.3 课后(学生自行安排时间)
让学生做课后练习题巩固子宫的知识点。邀请学生观看《生门》纪录片,在班级群发起“我想对母亲说一句感恩的话”活动。“母亲节”当天,请学生参与“拍下我最美的母亲”活动,将思政践于行。由此,完成专业知识的巩固,落实思政教育。
5 教学评价
通过学情分析对授课对象做诊断性评价,了解他们的已有知识、能力发展和情感认知等情况。对整个教学过程,即学生从课前准备、课中吸收内化到课后拓展,做形成性评价,从而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能力发展和情感提升进行测评与反馈。学习结束后做终结性评价,完成学生学习成果的考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在复习阶段,巩固思政教育,将思政内容践于行。邀请同行教师和学生给予点评,指出不足并提供指导性意见。
6 教学反思
对本次说课过程中教师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自我“肯定与否定”,以助自身快速成长及进一步发展。笔者将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自我反思,即(1)教学目标:授课对象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依据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设置三维教学目标。(2)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重点和难点突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增加思政教育。(3)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旨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因此,仍需在学生中开展调研,了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他们更主动地参与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彰显出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不断提高其发现问题的能力。此外,思政元素的融入方法还需进一步完善,以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4)教学策略:应用BOPPPS教学模式,采用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应用钉钉、问卷星、在浙学软件,促进师生互动交流,拓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