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动机体验模式开展野外采药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2-06-18史菁菁王云峰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学习动机动机评价

史菁菁,王云峰

(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通 226000)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野外采药是药用植物学课程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野外采药作为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让学生直观而又全面地掌握药用植物的性状、植物特征、鉴别方法等基本知识。从学生个体层面而言,野外采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环境,通过与大自然接触,新鲜的空气能够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学习氛围,通过对药用植物的真实感触让学生远离仅仅是图片和文字的抽象课堂。通过动手采集标本让学生对药用植物产生更具体、更深刻的认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1]。从教学层面出发,野外采药给予教师实物采收和对照讲解的实地教学方法,可以对着根茎叶花进行全方位讲解,可将植物种属特征整体性地进行传授。但是目前野外采药教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野外采药教学环境限制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约束能力。野外采药一般采用教师带队的模式进行,野外教学受场地环境限制较大,教师边走边讲,由于是在山路中行进,道路条件较为恶劣,学生“跟得紧、听得多,跟得松、听得少”的情况非常普遍[2],教学环境改变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再加上教学活动是在行进中进行的,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约束能力下降,这样部分自我约束能力不强的学生便会游离于教学之外,达不到教学效果。其次,现有野外采药教学注重“教”,而非学生的“学”。野外采药教师通常在行进过程中对所遇到的药物进行讲述,学生接受教学的方式更多的是通过听觉和视觉,且多为一过性教学,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而且一路走过,教师传授的大量知识无法让学生在短期内进行消化,对知识点的记忆仅仅为浅层记忆,容易引起记忆疲劳。此外,学生获得的知识量受到指导教师本身所讲授内容以及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的限制,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学习状态[3]。

由此可见,野外教学效果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学习动机强烈,则可以促进学生“跟紧—多听—多学”,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弥补单纯课堂教学的不足,提升其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因此,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着手,将有效改善野外采药实践教学。

1 教学设计

1.1 动机体验模式简介

动机体验模式是以提升动机的体验项目作为教学项目,合理融入整体教学设计的一种教学模式,课题组将其英文名称定为Motivation-Enhancing Experience Model(简称为MEE模式)。该模式为以ARCS模型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嵌入多维度体验项目(包含任务体验、活动体验、实验体验、感官体验、实景体验等),这些体验项目允许学生在具有较少学科知识甚至完全没有学科知识的前提下,由教师辅助完成。MEE模式将课堂教学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兴趣的激发阶段、兴趣的维持阶段和兴趣的延展阶段。这3个阶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的全程始终关注学习动机水平,并通过多维度的体验项目设计,使教学设计实现学习动机从被激发到维持稳定水平、从稳定水平再拓展至相关领域。

1.2 动机体验模式的引入与设定

应用MEE模式开展课堂教学设计,将野外采药教学进行教学编排与设定。在教学设计中,体验项目应具有提升学生某种动机的作用。以Keller的ARCS模型为参照,通过引起注意而提升学习动机的归类为A动机(A代表Attention),通过与学生相关性强而提升的学习动机归类为R动机(R代表Relevance),通过提高学生自信而提升的学习动机归类为C动机(C代表Confidence),通过提高满意度而提升的学习动机归类为S动机(S代表Satisfaction)。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应用动机体验模式的教学设计概况

1.2.1 兴趣的激发阶段 在组织学生进行野外采药课程之前,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网络教学资源,给学生进行宣传和培训,告知学生野外采药的时间、地点、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本次采药基地设在了江苏宜兴周边的山脉,这样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满了期待,激活了学生的A动机,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热情度颇高。同时,要突出强调采药实践与中药职业岗位的关联性,提升R动机,即向学生说明野外采药的重要性,并对知识点进行恰当包装,引导学生对药用植物学进行必要复习,熟悉相应的基本知识点,以提高后期教学效果。

1.2.2 兴趣的维持阶段 在野外采药教学过程中,为了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动机,可通过“你说我听—我听你说”项目、药用植物特征鉴别小竞赛等方式,保持恒定的多维度体验刺激,并借此进行C动机的提升。这些任务体验能够增加学习兴趣黏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S动机进行不断刺激,也就是对学生不断取得成功后通过成果体现、赞扬、奖励等多种方式强化S动机效果。

1.2.3 兴趣的延展阶段 该阶段我们尝试着让学生对药用植物学的一些知识点进行自我发掘,并能够自主尝试或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活动体验(“你采我认—我采你认”项目)、实验体验(标本制作)、任务体验(完成见习任务书)等项目,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并采用“主动发现、主动鉴别、主动归类”的自主学习反馈机制,让学生主动出击,去获取知识,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通过自我努力能够实现成功,从而提升自我满意度。

2 教学实施

2.1 教学环节

根据采药时体能消耗的时间规律和大脑记忆时间规律,课题组把野外采药教学设定为4个环节:上山采药环节、答疑与巩固环节、记忆与拓展环节、辨识测试与评价环节。

2.1.1 上山采药环节 每天上午教师带领学生根据指定路线在繁茂的丛林中寻找、辨识、讲解相应药用植物,了解各种植物的名称、特征及药用价值。学生进行采集、拍照、记录,并做简要标识。这一环节中,主要开展“你说我听—我听你说”项目,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人数为每组4~6人,每个采药带教教师带4~5组。组内首先派出一名学生为代表,紧跟授课教师进行一轮认药学习,包括看药、听讲、记忆、拍照、采药。依据山中行走路线和药用植物分布地域,每轮学习中,教师讲解约6种左右药材。一轮讲解之后,由该学生将所学讲解给组内其他成员,并同时派出组内另一学生紧跟教师进行第二轮的听讲,之后再讲给组内其他成员。派出代表由于讲解耽误的认药学习可在之后的环节中进行组内学习补充。

这一过程中,几乎所有学生都要完成听讲和讲解两个体验任务。在讲解的体验中,学生把自己当作一名小老师,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讲出自己所学的新知识,既可以巩固记忆,也可以将新知进行重新加工,加强认知。讲解过程中,学生更容易发现自身存在的理解不足和问题,这些问题可在下一环节由教师进行答疑。实地采药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学生蜂拥而上围住授课教师,导致大家“听不清看不清”,由于“听不清看不清”还会导致教师需要经常重复阐述重点,浪费体力与时间。“你说我听—我听你说”项目体验中,只有4~5人在教师身边学习,很好地解决了“听不清看不清”的难题,也让教师可以更从容、流畅地进行讲解,提高教学质量,也能有效节约时间,延长山中行走距离,从而丰富教学内容。

行走一段时间休息时,可以开展药用植物特征鉴别小竞赛,由教师或组长指定某种植物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抢答。竞赛过程中应尽量选取重点讲解的、让大部分学生可以作答的植物和问题,提高S动机。同时,这一过程可以很好地活跃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习动机水平的有效维持。

2.1.2 答疑与巩固环节 中午回驻地休整,下午由指导教师根据采集的药用植物进行再次识别、讲解、归纳与答疑。学生对照相应植物进行图片和笔记整理。开展“你采我认—我采你认“项目,一组学生将自己组所采的药物提供给其他组学生进行认药鉴别、相互提问,并利用各组不同的资源互相补充所学。通过这一过程,可以体现不同教师讲解上的差异性,让学生在接收到的略有差异的信息中进行适当筛选、总结、质疑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其学习动机的提升。

2.1.3 记忆与拓展环节 晚上学生将白天所接触的知识点进行汇总、记忆,鼓励学生采用各种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将标本制作的视频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视频将自己采到的药材制作成标本,在课外拓展的过程中,加深对药材的认知。这样的动手体验也让学生提高了兴趣,提升了A动机,并将学习兴趣拓展到了标本制作领域。之后根据当天所学,让学生将学习过程、成果、感悟等记录在见习任务书上,形成自己的档案袋,作为见习成果评价依据。鼓励学生将采药相关的经历记录在个人的社交平台上(如微信朋友圈、抖音等),让同学和朋友之间通过点赞和评价相互鼓励。任务书的记录和个人社交平台的记录都会让学生对自己的收获有具象化的感知,提升对自己的满意度,进而提高S动机。

2.1.4 辨识测试与评价环节 两天采药常规教学结束后,教师对采集的新鲜药用植物分组进行药用植物辨识测试,以考促学。同时,根据学生的见习任务书、学习记录、日常表现等综合情况进行评价。

2.2 教学评价

在野外采药教学中,课题组设定了两种档案袋评价方法。一是制作了“集中见习任务书”,该任务书涵盖了过程性评价和最终的现场认药考核评价。二是鼓励学生采用个人空间电子档案袋,具体见表2。

表2 野外采药教学评价方式简要汇总

2.2.1 集中见习任务书 集中见习任务书作为过程性评价的有效载体,承担了档案袋评价的大部分功能。“集中见习任务书”涵盖了野外采药见习计划、要求、评价方案、每日小结、见习总结以及学生行为评价记录等内容,给学生一个档案载体,记录了学生野外采药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2.2.2 个人空间电子档案袋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电子档案袋也成了一种方便、快捷的评价方式。而且,从学生个体角度来讲,通俗、温馨的个人空间成为学生描述自我成长的一种较为私密的平台,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并使之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促进自我成长,从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建议学生将自己学习和生活的点滴通过手机拍摄图片或视频(教学过程图片、药材讲解视频、作业图片和个人成果图片或视频等)体现出来,并保存在个人空间,可以适当地撰写文字说明,也可抒发感情和发表感想,作为校园成长的记录。为了能够促进档案袋自我管理的养成,课题组也采取了直观的物质激励模式,开展学生空间展示评比活动,通过开放自我空间,让教师和学生对发表的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对学习动机给予正反馈。这样的自我记录和相互鼓励,将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记录在案,同时,这样的自我展示提高了学生对自我的满意度和自信心,从而提升学习动机。经过统计,41名学生中有39名学生维护了个人空间,其中有32名学生对外(好友)开放,反映了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采用该方式进行个人成长记录。

3 教学反馈

野外采药教学课程结束后,对41名学生参与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教学反馈调查汇总统计

调查发现,41位学生考核评价成绩均合格,其中有37名学生成绩在80分以上(优良),说明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课程项目开展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全程参与了体验项目和采药学习,且所有学生对该课程教学均表示满意,其中对课程感兴趣的人数为39人,说明学生学习兴趣很高;感到身体疲劳人数为40人(未选择的学生是因为最后一天请假),说明野外采药教学体能消耗很大,学生都觉得课程结束后需要休息;所有人都觉得这个过程很快乐,说明野外采药教学的课程能够给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环境。新鲜的教学环境、令人感兴趣的教学过程和令人愉悦的体验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对中药学专业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在课程结束后一个月,通过观察、询问和交流,教师发现很多学生在平日走路的过程中,对路边所见的植物都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对于不认识的植物都想要一探究竟,并形成一种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无形中得到了提高。

4 讨论

动机体验模式在野外采药教学中的引入克服了传统采药教学模式中存在的“跟得紧、听得多,跟得松、听得少”这一难题,也改善了传统模式中存在的大部分人因“跟不紧”而导致学习兴趣不足的动机困境。本文进行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从采药开始前到结束后,以提高学生学习动机为发力点,将山中行走、实地教学与教学评价等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安排,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合理且创新性的设计,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学习动机动机评价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及其作用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Analysis on the motivation of students in English learning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The Ways of Foster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