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估价值
2022-06-18山长地
山长地
(嘉祥县人民医院 山东 济宁 272400)
急性脑梗死属于临床神经内科较为常见的急症之一,其主要是由于血管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之上发生狭窄,而在狭窄的基础之上,又发生了急性血栓形成,或者来源于心脏的其它部位的栓子脱落到脑部血管,而造成了脑部血管的阻塞,引起了血管相应部位的梗死[1]。该病由于发病急骤,病情复杂,往往在急性发病后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内临床症状达到高峰,对患者预后造成极大威胁,乃至于死亡。因此,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需尽早、及时的进行诊疗,针对患者病情轻重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确保其生命安全[2]。基于此,本次研究探讨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检测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估价值进行详尽的分析,以为后续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20年6月-2021年7月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5例视为研究组。按照其病情的轻重分为重度梗死组(n=29)、中度梗死组(n=28)和轻度梗死组(n=28),再另选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85例视为健康对照组。纳入标准:(1)均满足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2)均为急性发病;(3)临床病历资料清晰完整;(4)患者或其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意向书。排出标准:(1)合并脑出血、脑肿瘤等脑部其他疾病者;(2)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损伤者;(3)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4)合并自身机体存在免疫系统疾病者;(5)合并存在精神疾病者;(6)患者或家属不同意参加者。其中重度梗死组中有男16例、女13例,年龄43~75(59.26±5.38)岁;中度梗死组中有男15例、女13例,年龄43~76(59.79±5.64)岁;轻度梗死组中则有男16例、女12例,年龄42~76(59.63±5.50)岁;健康对照组中男、女则各有44例、40例,年龄42~76(59.82±5.66)岁。各组一般资料之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方法
所有入组人员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5ml静脉血液,并以3000转/min对采集的静脉血液进行离心处理10分钟后收集血清,再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及免疫荧光分析法测定入组人员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和降钙素原(PCT)水平。
1.3观察指标
(1)比较急性脑梗死的研究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清Hcy、D-D及PCT水平差异。
(2)比较重度梗死组、中度梗死组与轻度梗死组之间血清Hcy、D-D及PCT水平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SPSS21.0处理数据,计数、计量资料以[n(%)]、(x±s)表示,行卡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脑梗死的研究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清Hcy、D-D及PCT水平差异
研究组患者血清Hcy、D-D与PCT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健康体检人员(P<0.05),见表1。
表1 急性脑梗死的研究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血清Hcy、D-D及PCT水平差异 (x±s)
2.2 重度梗死组、中度梗死组与轻度梗死组之间血清Hcy、D-D及PCT水平差异
随着患者病情不断的加重,其血清Hcy、D-D与PCT水平则相应的升高(P<0.05),见表2。
表2 重度梗死组、中度梗死组与轻度梗死组之间血清Hcy、D-D及PCT水平差异 (x±s)
3 讨论
伴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尤其是人们生活习惯以及饮食架构的不断变化,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亦在逐年的增多。相关数据调查显示[3],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正处于持续增多的趋势,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有2-3亿左右,而在这当中脑卒中患者就高达1300万多人,在此1300多万脑卒中患者中,脑梗死患者约占其中八成左右,其已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残和致死的首要病因。因为该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高复发率的特点,导致患者的预后情况不容乐观。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急性脑梗死的死亡率已初步得到控制,但是如未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与治疗,错误最佳治疗的时间窗,那将大大增加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再加之急性脑梗死患者会因病情轻重程度的不同,对其采取的治疗方案亦会有差异,因此,注重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有关学者研究表明[4],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其血栓的形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则与动脉粥样化以及血管内皮损伤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同型半胱氨酸是体内蛋氨酸类和半胱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正常情况下同型半胱氨酸会继续代谢成最终产物,如果蛋氨酸代谢过程出现障碍,可能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堆积,引起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升高,造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而过高的同型半胱氨酸,会对血管内皮造成损伤,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目前同型半胱氨酸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其具体作用机制不明,但有关研究显示,其可能与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等有关,能够导致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形成血栓,进而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发生[5]。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之一,为继发性纤溶特性的代谢物,D-二聚体水平的上升代表血块在血液循环系统中形成,是急性血栓形成的一个敏感的标记物。降钙素原生理状态下主要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生成,正常情况下含量极低,能够有效反映全身炎症反应的活跃程度,而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其机体炎症反应会随着病情的发展不断增强,进而导致降钙素原水平的不断升高[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血清Hcy、D-D与PCT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健康体检人员(P<0.05);且随着患者病情不断的加重,其血清Hcy、D-D与PCT水平则相应的升高(P<0.05)。
综上所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中联合应用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检测的价值显著,且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轻重做出有效的诊断,值得推广。